耿炳文的倒下,惊呆了所有人,其中尤以朱棣和顾成反应最为激烈,两人发疯一般的冲到了耿炳文的身边,根本没有顾念到耿炳文身边还有几个卫士,如果这几个卫士不是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耿炳文身上,而是轻轻几刀,那么靖难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可是机会往往只有一瞬间,张玉等人立刻冲上来,将他们斩杀殆尽。
朱棣扶着耿炳文的身体,大叫:“大将军,大将军,你怎么这么傻?本王不会杀你的,有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啊!”还拼命用手去捂住耿炳文脖子上的伤口,伤口的鲜血已经把耿炳文的胡须和上衣前襟染红,搞的朱棣两手都是鲜血,可他却毫无察觉,而是疯狂的叫喊着。另一侧,顾成扶着耿炳文的脑袋,大叫:“快来人啊,救人啊,大将军,大哥,兄弟对不起你啊,兄弟对不起你啊,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
张玉将卫士杀光后,跑过来探了探耿炳文的鼻息,摇了摇头,低声道:“王爷,没用了,耿炳文已经死了。”可是朱棣却好像没有听到,还在叫着:“大将军,大将军,我不会杀你的......”
张玉看朱棣的样子,不由得跺跺脚,耿炳文已经死了,现在说什么、做什么都已经晚了,朱棣现在应该做的事情是突袭真定,尽可能的扩大战果。想到这里,张玉跪在地上,大喝一声:“王爷,耿炳文已死,请早做决断!”朱能等人也纷纷跪下,齐声道:“王爷,请早作决断。”
众人的请命声震醒了朱棣,他晃了晃脑袋,终于接受了现实。张玉他们没法理解朱棣的失落,如果耿炳文投降,那么自己的靖难就已经成功了大半,饮马长江、攻克京师不再是遥不可及,朱棣在刚才甚至感觉到了京师皇帝宝座的气息,那种气息是那么的让人迷醉和向往啊!可是这一切,却随着耿炳文的自杀而烟消云散,自己甘冒奇险、算尽心机却只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怎么能不让朱棣痛心疾首,精神失常?
可就在这时,就听一个撕心裂肺的声音从朱棣身后响起:“大将军,我对不起你啊,我被朱棣骗了,我被朱棣骗了啊,朱棣,我要杀了你!”随着话音,一个身影跌跌撞撞的冲过来,要从卫士身边绕过,撞向朱棣,但是却迅速被卫士制服,按倒在地。朱棣回过头来,看了看,突然怪笑道:“吆,这不是李驸马吗?怎么落到这般田地?”说着话,一脚踢了出去,将李坚踢的大口吐血。
李坚一边吐血一边骂:“朱棣,你不得好死,我怎么就相信了你!”李坚心里别提多后悔了,如果不是他坚持要统领护卫,如果大将军使用的是他自己的亲卫,那么绝对不会形成现在的局面。如果耿炳文能杀到山下,在其积威之下,顾成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谋反。朱棣的军队随后赶到,说明朱棣也没有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顾成身上,也提防着顾成变卦,可是自己的轻信却把这最后一线机会给毁掉了。想到这里,李坚悲愤欲绝,大声咒骂着朱棣。
李坚骂的越发痛快,朱棣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就在这时,李坚的骂声突然停下,一股剑尖从其胸口冒了出来。李坚挣扎着,想回头看看后面的人是谁,后面的人却飞起一脚将其踢飞,在李坚最后的目光中,看到一个彪悍的年轻人跪倒在朱棣面前,似乎是高阳郡王:“父王,这个人谩骂父王,已被儿臣斩杀,请父亲责罚。”
朱棣看着满身杀气的朱高煦,楞了一下才道:“没关系,高煦你做的很对。”到这时候,朱棣才完全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他转过身,看着顾成,道:“顾老将军,耿炳文已死,你能叫开真定的城门吗?”
顾成如同失魂落魄一般,摇摇头:“不可能的,我们这里发生的事情,城头上用望远镜是能看到的,我本来打算等大将军投降后,伪装成擒住王爷,然后大将军亲自叫开城门,那么大事可定。”
“城里受命守城是大将军次子耿瓛,如今大将军已死,耿瓛是绝不可能开城门的,城里众将看到大将军自杀,也不会开门。”
“你和何福一起也不行吗?”
“何福,也不行!”
朱棣刚要说话,张玉却突然道:“何福呢?哪里去了?”
“啊?”众人回头,发现何福已经从山上消失了踪影,众人大惊,立刻四散寻找。突然张辅指向东方,道:“王爷,山下有一个骑兵在跑,那是不是何福?”
顾成接过望远镜,看了一眼,然后颓然道:“是何福,我本来以为他会投降的。”
“我还以为你已经说服他了呢!”朱棣讶声道,可是看着顾成惊讶的眼神,却突然明白了,他回头看了看倒在血泊中的耿炳文,冲上去,一剑砍下老将军的头颅,厉声道:“这老匹夫,临死还摆了本王一道,来人,将其头颅示众三军,向真定诸军劝降。”说着,朱棣仗剑走下山坡,众人赶紧跟随。
下山后,朱棣以顾成为先帝老臣,不应过分操劳为由,剥夺了其兵权,留在身边参赞军务,将其部属分隶众将。顾成不仅毫无异议,反而提出身体欠佳,希望可以修养。朱棣立刻答应,派五千骑兵护送其往北平,协助教导世子。
看着顾成的背影,朱能低声问道:“王爷,顾成还是有大用的,为什么遣其回北平?”
“他已经没有用了,耿炳文自杀以后,他的样子你也看到了,本王怕在军前做出些什么来,比如煽动其部属背叛本王,所以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