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闺中谋>第53章 是福非祸
张沐听了便收起桌上的册子,起身去了书房,“好生侍奉你们姑娘。”

秋生进门来刚好和张沐错过,向张沐行过礼,才进门来,垂手躬身道:“姑娘,那个宅子,好像有了买主了。”

“好像?”

“今日,我带着二郎出门散步,一路去了马场,中途意外路过那个宅子,见宅子里面有匠人刷墙,还有人在一旁看着,里面也有些人影,身着绸缎,不像是官牙的人。”

宝钗想着便道:“既已经被旁人买了去,同咱们也没有什么干系了。不过,多打听几句买宅子的人也不是不可以,谨慎些总是好的。”

秋生点头,第二日回来面色不大好,回话道:“姑娘,那宅子确实已经被人买下了。我同那些匠人问了几句话,买宅子的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公子,只带着两个随从,并没有带着家小,据说,和那位李员外有旧。”

“我不敢多问,怕引起他们的注意,得到的消息不多,明日再问几句话。”

宝钗点头道:“当心些,别叫人看出端倪来。”

“姑娘放心,我只说是住在附近的人,每日去上工路过,带着大黑更有说服力。”这一带牧民不少,多有家里养着牛羊的,定要养着几条凶狠的狗来看守羊群。那本就是大黑的老本行,叫它假扮也顺畅。

“说来,要不是大黑的鼻子灵敏,我也不会走到马场上去。”秋生来了之后只跟着宝钗行事,张沐的事多由冬实跟着。“那马场看着不小,还有人专门看着,我看了一圈,没有见到大人,就回来了。”

“你去的时间或早或晚,你们大人应当还在衙门,不曾去马场,见不到也不奇怪。”

秋生连忙点头,他刚才失言了,说的好像他们大人正经时间偷懒一样。

那日之后,秋生也时常带了消息回来,多是没多大用处的事,比如说那位公子添了家丁,买了家用之类的,渐渐的,连秋生自己都不大上心了。

张沐倒是清闲了下来。那万大人缠了张沐这些日子,见始终不能从张沐这里捞出什么东西来,又见张沐日常的衣着并不富裕,渐渐也淡了,想着是不是张沐年轻气盛,那日那般大方的掏出银子,只怕是拿出全部的家当来充大头了。

双溪很是平静了一段时间。

转眼进入了八月,谢邵亲自来了一趟,不仅将京城张府的管事婆子小厮丫鬟等带来,还捎上了薛家送来的物什。

薛蝌一直叫人在张府附近守着,生怕错过了张沐或是宝钗送回来的书信等。那小厮见张府有人进出搬运东西,打听知道双溪那边缺少人手物什,便告知了薛蝌。薛蝌本想告诉薛姨妈,奈何薛姨妈带着玉版和宝琴暂居贾府,怕搅扰了贾府中的长辈,只好同母亲纪氏说了。纪氏想着张府同她们也没有什么干系,张沐又是被发落的,便也没有上心,交给了宝钗以前的丫鬟灵儿,丝草等去收拾。灵儿两个心里没谱,只好央了赵嬷嬷来一块看。赵嬷嬷自玉版和宝琴走后便无所事事,忙了一辈子的人,忽然闲下来,反而无所适从,闻言欣然应允,干脆给自己也收拾了行囊,带上敏儿一同去了双溪。

宝钗得知赵嬷嬷也来了,很有些吃惊,从敏儿嘴里知道母亲带着玉版和宝琴住进了贾府,又很是无奈。因院子狭小,就想着自己搬出正屋让与赵嬷嬷居住,好在赵嬷嬷通情达理,也嫌麻烦,直接带着敏儿住进了东边厢房。

这院子里的人原看主子年轻,行为之间便有些散漫,今多了一个有了春秋的老人居住,便不敢十分放肆,就连柳芽儿莺儿等说话走路都放轻了几分。秋生等人更是不敢再随意进出后院,张沐也极少再来,有事同宝钗商议,都是叫管事请了宝钗来前院。赵嬷嬷见了,心里暗自点头,自去寻了宝钗说话,“我来,原是为了叫你省心,现在反而徒增麻烦,姑娘同张大人都是知礼之人,心中有谱,这些面子上的规矩便不用死守。”

宝钗点头,心知这些话不是交心之人再不会说,心中对赵嬷嬷便多了一份敬意又添了三分亲近。院子的气氛方有些松快起来。

进了八月,天气凉爽起来,宝钗吩咐莺儿开了库房给府中上下人准备秋裳冬衣和过节的打赏等东西,又想着家中东西不全,就带了莺儿秋生出门置办。

宝钗本不喜欢热闹,便叫莺儿等去挑选花灯烟火,自己在车内坐着。秋生便守在马车一旁,时不时同宝钗说一说街上的东西人物聊以解闷。

双溪镇人口不少,街上人声嘈杂,满耳只闻小贩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兼之敲梆声,摇铃声,各类小吃糕点的香味隔着帘子往人鼻子里钻。

马车内铺着软垫,宝钗微微掀开轿帘向外看去,见路边支着棚子,下面有一对老夫妻并着一个女儿卖豆花,看人多便向秋生笑道:“这些人家专一做一道饭食数年,只论这一道,不比那些大师傅差,瞧他们的摊子,来往之人也比旁的多。”看一阵,又移向别处,却瞧见隔壁的茶馆二楼有一年轻公子,眼睛一错不错的望着自己,二人眼神相对,那公子还笑着向宝钗作了一揖,宝钗勉强还之一笑,放下帘子,合眼养神。

过的片刻听见外面秋生同人说话,便问道:“可是莺儿回来了?”

秋生便回道:“姑娘,是李家公子。”

秋生话音刚落,便又传来一个陌生的清越声音,“方才李某看街上盛景,一时忘情,唐突了姑娘,因此特来向姑娘致歉,还望


状态提示:第53章 是福非祸--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