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身负着重要任务的赵云、和郭嘉两人乖船渡海而归,薛仁贵则在竹木城开始了大规模的募兵行动,此次募兵人数在五万之众最为合适,再多了就会伤及百姓根本,二十比一的比例已经实属不低了。
而带来的三万兵马,则由宇文承都、陈庆之、岳飞三人带领着沿鸭绿江江头南下。
那将是一场血腥与残暴的征服。
如今的高句丽已经可以说是内忧外患,超级大洪水席卷肆虐,涂炭生灵无数,大片的房屋被冲毁,万顷良田被席卷一空,造成死伤者无数,更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饥寒交迫之下有的人自甘堕落、有的人为了生存下去拿起了长枪走上了打家劫舍、起兵叛乱的道路。
整个高句丽南部四、五百万人口被一场大洪水,冲垮了整个社会阶层,就目前为止短短半个多月已经数十万百姓生死未卜。
整个高句丽当局已经步入了强弩之末。
平壤城中,高句丽国王李若贤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终于自暴自弃、不思如何治理洪水,解救百姓,恢复生产,反而征天下壮丁,意欲打造一艘超级船舶远洋逃避。
这一举动更加的激起了民愤,无数百姓揭竿起义,反抗着李氏王朝的暴政。
“放肆,你们何以忤逆孤王的旨意?大隋铁蹄就在北面,我们根本抵挡不住,难道你们想让整个高句丽一族被汉人贼狗屠戮一空吗?孤王如此作为实属无可奈何啊,如今国难当头,吾李氏王朝六百年江山毁于令日,孤王不甘心,孤要保全种族、远离大隋,找一个无战之地,休养生息,等他日羽翼渐丰之时,孤必归来,重整旧山河。”
朝中大臣的百般阻拦,并没有让李若贤打消逃走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打造超级船舶带着有数的百姓远遁逃命,他说是为了保全族人的延续避免被宇文承都全歼灭族,是非成败,这一行为的对错,我们不必再议,民族之间的战争并不是不计后果决一死战这么简单,特别是高句丽一族这种偏安一偶的民族就更加难以预料。
若说士可杀不可辱,集中全部兵力殊死一战,胜败的几率暂且不论,但有可能胜,自然就有可能败,若是败了,该当如何?
大隋的铁蹄是否会进行一场超级大屠杀,将整个高句丽灭族?
谁敢赌?
国王苟且偷生的私心也罢,民族延续的大义也罢,战争从来都是以血腥的手段开启征服旅途,世界格局的洗牌自然是惨无人道的,从来没有听说仅靠一张嘴就能改变局势的。
事实上确实如此,任何一个种族都持有着一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哪怕是一直秉持着开明、开放、承接着万朝来邦的隋唐也是如此。
这其实无可厚非,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民族间存在的融合,最开始的初忠就是征服,就是战争。
“听着,城中卑劣的高句丽人,打开你们的城门,恭迎你们主人的到来,否则等我大军踏破城门那一刻,你们绝对一个人都活不下去。”
宇文承都带领着三万大军从鸭绿江江头南下,向着最近的一座城镇宜城进军,不得不说洪水蔓延过后的路是真的难走,即便是经过半个月的阳光爆射,道路依旧是充满了泥泞起伏,步兵还好,骑兵却失去了灵活的机动性这一优势,直到当天傍晚的时候,才堪堪走出五十多里的路程,来到宜城城下。
宜城地理位置更加苦逼,西面是无尽东海、北面临近鸭绿江,南面却是一座陡峭的山峰,这种天然的低谷地上,让宜城所遭受的灾难比其他地方更甚。
好在宜城地处要地,整个城墙修建的厚实高大,像丹东城那种城墙在它面前完全就是小儿科。
若不是为了避免土地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会变得不适宜耕种粟米、红薯之类的比较喜欢干旱土地的植物,宇文承都是绝对不会刚爆发洪水没几天就疏通鸭绿江的。
但即便是如此,整个宜城此刻却依旧浸泡在半尺之深的水中。
天灾人祸、圣上失德,高句丽百姓已经失去了抵抗之心。
此刻,宜城守将及一众幕僚,齐聚一堂,人心惶惶的商讨着该如何是好,该怎么抵抗,或者说是保全。
“如今我军大势已去,大王携带朝中文武百官及数万百姓已经走水路逃向了不知名的地方,这很明显就是抛弃了我们,我认为归顺隋朝至少有三大好处,其一,众所周知,隋朝一直以来都是极为开明的的王朝,会接纳真心投靠他们百姓,若我们投靠隋朝至少不用担心生命危险,其二:隋朝极为富有,粮食堆积如山,如今我国惨遭敌军水淹,无数粮食毁于一旦,如今的百姓手中基本已经没有食物,如此下去怎能活命?而若是我们投靠了隋朝,想必就可以获得隋朝的救济,避免饿死街头,其三:隋朝之强大,横推天下,无论是曾经以一度君临天下的气势横扫大草原的突厥、还是周边各国都不畏惧三分,若我们投靠隋朝自然可以得到应有的庇护,再也东边无惧倭国、北面各大部落的欺扰。总之投靠大隋实是明智之举。”
几人一讨论,一拍即合。
“城下可是中原帝国——大隋的将士们?我们愿意开城投降,但请不要杀害我国百姓,国之战争,百姓是无辜的人,我作业宜城守将自愿以死慰贵军军心,还望将军怜悯百姓,手下留情啊。”
通过丹东城百姓的翻译,宇文承都明白了城墙上守将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