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盗墓江山>第277章 因果关系

好在尴尬没持续多久,几人下来之后,张如铁就跟刘东开始在石台四周寻找所谓的开启机关了。三个女人被晾在一旁,因为刚刚余味未去,三个人脸上都是显得有些燥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平常叽叽喳喳的几个人竟都不说话了。

张义满显得有些尴尬,特别是刚刚这么一闹腾,好像自己真做了什么坏事似的。对其他人还自然一点,但见到自己至亲的侄儿的时候,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的。他倒是不怕张如铁回去告诉他那个徐娘半老的婶子,但心里还是隐隐膈应的谎。

张如铁觉察出这层尴尬,索性自己走到了石台的另一头,这边单独留下刘东跟张义满两人。

夜色里,张如铁绕过圆形的石台外延,慢慢绕到了背面,对着一米五六的石台,细细打量了起来。

也不知是什么工具的打磨,石台因为没有灰尘沾染,竟跟繁华都市里刮瓷的墙壁一样光滑,若不是四周还是一片黑暗,真让人有种置身都市水泥楼子之中的感觉。

刘东一边跟着张义满,一边听他在传授自己如何听声辨物,毕竟也是入了摸金校尉这个行当,总不能这些应该有的本事都不能掌握。平常张如铁倒是愿意教他,但总爱时不时拿他取笑,日子久了之后,刘东也不太爱愿意向他请教了。

因为面子。

而张义满则不是,无论是对刘东还是其他人,他都是一样的看待,这在他们这个时代的人中算是少数。他们那一代人,刚刚经历过最初的改革开放,以前原本集体主义的理念在他们这代人面前轰然丧失,市场经济对大家刚刚形成的固有思维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特别是越往后这几年,原本大家同样出身,同样背景的人,有的人因为敢打敢拼,几年时间易经将身边同龄人远远甩在了后面;而另一些人,因为胆识不够,或者考虑太多,还在守着老本。在这个市场经济瞬息变化万千的年代,大多数老实人都下岗了。而胆大的,下海经商的,很多人却轻而易举就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此走上了异于常人的快车道。

如果不是因为张如铁跟刘东误打误撞走上倒斗这个行当,也许今天他还会蹲守在他那个半死不活的小门面房里。做着要死不活的小本买卖,或是简单开些感冒发烧的小方子。

如今不同了,因为摸金校尉这个行当,他自己账户里头的存款已经超过了六位数,运气好的话,再等一两年,再多干上一两笔,差不多就能够到七位数了。

这是以前从未敢想过的数字,但却真正已经快接近了现实。在一个万元户已经算是惊天新闻的时代,他腰包里已经装了不止几十个万元户,这难道不值得他高兴,让他有底气?

因为这层关系,加上多年前的道门修行,在物质生活得到丰盈的同时,他总想着去对身边人的回馈。而对于自己侄儿跟刘东这两个毛头小伙,对待他俩的态度更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或者比自己亲生儿子还亲。

有时候张义满又有些感叹:为什么老爷子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提过《易经心注》这本书,难道是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还是因为他这个老大的没有张如铁他老爸受老爷子待见。但即使那玩意真是自己拿到又能怎样,他年轻的时候,能有现在这个年月自由,能够有这么方便的市场吗。

所以他认为,这一定是天意,而他们张家的命运,也是因为他这侄儿张如铁,或者说是刘东他家缺钱而引起的。前面刘东家里面缺钱是因,而后张如铁利用所学的《易经心注》用在倒斗上是果。而这些因果关系,转换之间,最终将他们几人同时推上摸金校尉的行列,更有了后来乃至今天这一系列的修为。

厘清了这些关系,张义满嘴角微微上扬,看到刘东在想自己请教的同时,好像也是一种对于回馈。不过刘东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的,要知道不是诡异道门,哪怕是俗家弟子,有些东西都是不能讲的。

这叫道义,或者称之为规矩。

……

刘东眼珠子不断在上下翻找着,一边试着学张义满叔侄俩常用的所谓望闻问切,在这墓室里,张义满说最多只能用到望字诀跟闻字诀,他也照着上面讲的方法,认认真真试验起来。

屏住呼吸,将自己注意力集中到最好的状态,看着上下光滑的石台壁面,就像是挨个扫雷一样,反反复复仔细甄别。哪怕是石壁上的一个黑点,或者是发出一丝轻微的信息,都要及时捕捉,然后在脑海中得到有力的反馈。

当然由于他脑海中累计的知识有限,更多的时候,他无师自通的问字诀更常用到,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就在他扫到石台三分之二面积的时候,张如铁也已经差不多快绕了石台一转,他跟刘东的目光接触,看着他睡眼惺忪的样子,心底暗道:咱这堂叔,真不怕把人家带沟里,有这么教的吗。

直腰板,竖起耳朵,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你那算哪门子望闻问切啊!看,要像我这样。”

张如铁一边做着示范,一边稳步扎着下马盘子,刘东看到这架势,跟练武术那架势也差不多,倒也一下子有模有样做了起来。

这下一站稳,再仔细看的时候,果然跟刚刚的状态不一样,现在他的眼神里,就像是一把认真考量的显微镜,而前面石台上的丝丝纹路,都是看的一清二楚。

张如铁点点头,自己重新看了起来,但转了一圈之后,似乎还是没有什么收获


状态提示:第277章 因果关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