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新明之冒牌皇帝>第十章 一夜明悟

任何阴谋(如果用中性一点的词语的话,就叫计谋,如果冠冕堂皇一点的话,就叫发展战略)的施展都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方针来的,偏差和意外总是存在的。

朱明复知道秀吉和朱棣有勾结,并放任这种勾结,从而诱使朱棣出兵高丽,这是他早已经设计好的,他和徐辉祖认为以朱棣的性格,绝不能忍受在国际人口贸易中处于被压榨和被戏弄的地位,他一定会反击的。

而就地理位置而言,朱棣只能出兵高丽。

但朱明复没想到朱棣会立马把秀吉的倭寇全部消灭,他以为朱棣会和自己一样利用倭寇,但朱棣不喜欢这么拖泥带水,这么扭扭捏捏,这么从容雅致,他是崇尚力量和速度的拳击手,讲究一击必死,弱者无存。

戚继光部队进入朝鲜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退回倭国,扰乱倭国作为殖民地的良好国际秩序,所以登陆的人数只有十万,其实他们只是来维和的,不是来和朱棣决一死战的,所以他们在高丽国的推进速度很慢,他们边走边搜寻倭寇的踪迹。

令戚继光意外的是,沿途没有发现一个倭寇,谨慎的他下令放慢行军速度,这样就给了朱棣喘息之机。

朱棣这段时间强抑悲痛,把部队分成两部分,十五万人布置在汉城以南防御戚继光部队,另外十几万人布置在北部平壤一线,防备逆子朱高煦的异动。

暂时没有问题并不代表永远没有问题。

汉城内朱棣寓所,空气中笼罩着萧瑟和沉闷的气氛。

一代名将朱棣独自盯着羊皮地图,发呆。

他新近甚至学会了抽烟,他早已探查到香烟是皇帝在皇宫里鼓捣出来的,为此他无数次在会议上嘲笑皇帝的玩物丧志,他下来严禁在燕国销售这种靡靡之物,违者以贩私盐同罪。

可如今他自己违反了自己的禁令,在看到部下聚在一起在抽高丽进口的大明香烟时,竟然也开始抽了起来。

“原来这物品真的可以解忧啊,难道是皇帝在被我围困时发明出来给自己解闷的?”

“看来,这小子确实长大了啊,竟然能把老夫算计得这么惨!根本不像他爸,完全像他爷爷!”

朱棣此时也暗自佩服皇帝的手腕,作为一名政治家,对于对手,都是欺软尊硬的,你比他厉害,把他打得鼻青脸肿,他越尊敬你,反之你摇尾乞怜,你大喊“我错了,请你消消气”,人家越是鄙视你。

夜深了,满地烟蒂地毯残,朱棣仍踱步不止。

他在仔细考校目前的形势,很显然他儿子朱高煦已经被皇帝策反了,燕国故地包括他新开辟的数千里黑土地很快将落入朝廷手里,戚继光又在南部虎视眈眈,两方面两面夹击的话他很难有逃脱的机会。

好一个请君入瓮之计。

姚广孝早就提醒过他了,他太大意了,他一直以为徐辉祖已经和皇帝闹翻,朝中已无可以和他抗衡的大脑。

近来无事,时势又让人绝望,他想了很多很多。

从很久很久以前想起,其实从就藩北平的开始,他并没有称帝的野心,他只是按照父亲的指示防守边疆,打击蒙古人,那些年他很尽职,也很拼命,他修筑城池,训练士卒,上马杀敌,下马治民,以实实在在的战绩和政绩赢得了父亲的信任和朝野的尊敬。

可是有一天,太子朱标,也就是他大哥突然死了,于是他开始心动了,觉得在父亲的儿子中,论战功论智力,都应该是他继承皇位才对。

可最后父亲洪武皇帝就是违反历史惯例,选择了十五岁的朱允炆为皇长孙,这可是史无前例,不合逻辑啊。

他不服,凭什么?无论是为了朱家,还是为了大明,都应该选择他才是最优的方案啊。

于是在姚广孝的唆使下,他开始了造反的伟大征程。

一开始事情比他想象得还要顺利,可最后朱允炆重用了徐辉祖,于是他最终败走。

但朝廷终究没有实力消灭他,他的势力范围反而比造反前要大许多,他内心判断朱允炆终究是个文弱的人,不敢和他决一死战,于是他对未来又产生了希望。

他计划逐步从辽东向东夸张,最后收服高丽,然后先成一大燕国,雄踞于东北,日后乘朝廷有事,再趁机南下,实现未竟之宏图。

…………

可如今,一招不慎,满盘尽输,他明白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低估了皇帝,这小子不仅聪明,还特能装,懂得放长线钓大鱼,最重要的是特别阴险。

……

整晚朱棣都在研究皇帝,他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他又想起天不怕地不怕的姚广孝似乎在皇帝面前很服输,自从退出南京后,姚广孝就住在西山未曾出门,每每自己图谋朝廷时,他总劝自己不要妄动,令朱棣很是郁闷,并产生了一点小小逆反心理,这也是这次朱棣不听劝告一定要吞并朝鲜的一个动因。

……

“皇帝的变化确实有点太快,姚广孝也有点太欣赏皇帝了点?”……“欣赏他?难道是他?”

朱棣一想到这里,握着烟的手一松,半截烟掉在地上,碰到羊毛地毯发出“嗤嗤”之音。

“朱明复!难道真的是那个冒牌货在做龙庭吗?”

此时的朱棣万念俱灰,心境反而特别明朗,心思无比细密,他从种种迹象中扯出一个大胆而能很好解释一切疑问的答案:现在做龙庭的那位并不是朱允炆,而是以前他抓到的那位冒牌皇帝朱明复。

那时姚广孝就特


状态提示:第十章 一夜明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