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宗宪提出的开放海禁的提议,朱明复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作为一个穿越者,显然不会反对这个建议,但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
倭国平定后,倭国的白银硫磺以及其他林林总总商铺以低廉的价格海量流入大明市场,倭寇消失后,海路安靖,关税收入大增,沿海居民也得到了莫大的实惠。
时机应该已经成熟了。
建文八年正月,朱明复正式在朝会上提出了放开海禁一事。
在会前的沟通中沈孝成表示赞同,徐辉祖不用说自然也是大声叫好,梅殷举棋未定,其余人员见梅殷没表态,大多数采取了模糊立场。
会上,先由特别嘉宾胡宗宪同志阐述了开放海禁的伟大意义,然后皇帝装作没事人似的征询群臣的意见。
群臣报之于长期的沉默。
但是随后,令朱明复大跌眼镜的是新任大理寺卿钟奇昂然站了出来,然后气愤填膺,手舞足蹈得得指责胡宗宪误国误民、唯利是图,实乃当世大奸臣,并请求朱明复为了大明社稷将他明正典刑。
钟奇此言一出,以礼部尚书陈迪为代表的大臣纷纷附和,于是一股批判胡宗宪的大会开始现场直播了。
朱明复一直努力保持神秘微笑,心中发誓:钟奇臭小子,朕要你好看!
沈孝成想站出了争辩几句,随即也被众人骂得体无完肤,而梅殷一直铁着脸不说话。
朱明复耐心忍了一会,见群臣没有罢休的样子,只好宣布退朝,改日再议。
会后,以陈迪为首的文官集团守旧派开始了大串联,他们数百人跪在梅府前情愿,直到第二天天亮,梅殷出来接见了他们,说了几句话后,众人欢喜而退。
当晚梅景正安排在梅府的眼线通报皇帝,他父亲的态度已经转变,梅殷决定反对开放海禁。
如雪片一样的反对奏章在朱明复的御案上堆积如山,直接导致小林子最近的工作量大增,当然被朱明复踢飞的次数也大增。
……
那个胡宗宪倒是出名了,不过出的是恶名,是奸臣之名。
只要他一出门,总有人向他扔各种杂物,甚至还有人向他扔钱,不过是一文的铜钱,这是儒生用一种委婉而深刻的方式在骂他爱钱如命呢。
搞得他最近都不敢回南京的寓所,只好借住在了栖霞寺,过了一段吃素念佛的日子。
这是文官集团守旧派对朝廷这三年多来政策的不满的集中发泄。
自建文四年以来,朱元璋定下的很多既定国策都被改得面目全非,政策的改变必然辉导致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团失去了原有的利益。
一些利益没受损失的人也感到感情上收到了伤害,因为一些原来不着调的人都被大力提拔了,比如沈孝成、朱友季等人,而很多熟读四书五经的人被忽视了,官场上按资历升迁的惯例被打破了,很多很多的改变让一些人心里不舒服。
守旧派发动各地儒生,写诗写词,聚众开会,挖苦讽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风暴,甚至已经有人暗暗讽刺朱明复贪财贪玩,有昏君之嫌。
伟大的东厂将所有的所有都汇报给了朱明复,朱明复没受过这种气,他在皇宫中大骂:真是一群有知识的*!
朱明复发现他们纯粹想闹事,海禁只是一个由头而已。
徐辉祖幸灾乐祸得写信给朱明复:皇上,老夫在河西看你手段如何,这些文人可比当年我手下的二十万大军难对付哦!
这场风暴的挑头者表面上是梅殷为首的内阁,但中坚力量就是礼部尚书陈迪和那个钟奇。
不过钟奇已经被整残了。
李和风知道钟奇反对皇上后,第一次和钟奇翻了脸,下重手将老公捏的遍体鳞伤,当时在场的钟奇之妾李琴儿也积极协助李和风完成了朱明复交代的任务,并数次成功堵截了想逃出自己家的钟奇。
这场守旧派发起的猛攻发展到后来,他们不仅反对海禁政策,还妄图全面恢复洪武年间的政策,于是更多的奏章飞到了朱明复的案头。
朱明复咬牙硬忍着,就是不召开朝会,任由他们骂去。
沈孝成由于梅殷立场的转变,最近闭门在家一言不发,但他上折子请求皇帝免去他职务,并推荐了胡宗宪为其继任者。
朱明复理解他对梅殷的感情,也感动于他这种无言的支持。
南京是军镇,所有人事内阁不能干涉,所以任免一个南京府尹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但问题在于宁波不是军镇,没有内阁的同意,胡宗宪是调不过来的。
这时候的梅殷显然不会同意对胡宗宪的调动。
于是朱明复让一个娶了宫女的御史上折子弹劾胡宗宪,要求将这大奸臣免职,但梅殷看穿了这一计策,也许是当年裘明德免职再复职的事情给了梅殷启示,阴谋玩到第二次总是会威力大减的。
正当朱明复没辙的时候,王真出了主意,朱明复无奈采纳了。
于是宁波知府胡宗宪突然失踪了,但几天后他就进京了,被秘密安置在大都督府,朱明复暗中赋予他南京府尹的一切职权,他将和王真一起狙击文官集团的这次大攻击。
但失踪这种把戏显然骗不了人,很快胡宗宪的行踪被人泄露了出去,于是文官们哗然,气势汹汹指责皇帝失信于天下,甚至有人已经把朱明复和商纣王等历史名人并列了。
胡宗宪和王真暗中进行了分化瓦解,虽然有一点成效,几个意志软弱的转变了立场,还掌握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