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神志新传>第二百五十五章 请军令岳鹏举豪胆志如铁
之志一如朗月。今日比武乃是争先,又岂有不战之理?”

小梁王一听岳飞这话,他将眉一扬怒道:“我小梁王此番志在夺魁,谁若敢阻拦我,必教他在枪下做鬼!”

岳飞毫无惧色,他脸一沉说道:“你说要掠我之命,那就撒马来战。”

小梁王一听怒目喷火,只见他“噌”地一声,从马鞍桥下抽出一杆金枪出来。这金枪:光闪闪、挂红缨,一杆长柄丈八盈,来如闪、快如风,鬼魅神枪难逃生。

小梁王把手中金枪一举,同时他小肚子一撞马鞍桩,这马儿一抻腰,前蹄一窜,便奔岳飞而来。

岳飞沉着冷静,从马鞍钩摘下银枪,并未拍马,因为岳飞他要以静制动,坐以观山,哪管小梁王耀武扬威,势如倒海,岳飞只坚定一个方针,那就是以逸待劳,因势而动。

这就是岳飞当初为什么选中了这匹又萌又慢的雌马的原因。正因为这匹马反应慢,在疾风暴雨般的兵刃面前才不至受惊,更不会乱踢乱跳而使自己忙于持缰。岳飞要的就是这个稳字,他要利用小梁王心高气盛,容易麻痹轻敌的心里,争取抓住机会,一招制胜。

这时候场外观战的人群突然躁动起来,有人说:这一回是金枪对银枪,可有热闹看了!也有人替岳飞担心道:这个小梁王心黑手毒,恐怕这使银枪的要凶多吉少。还有人这么说:单看这几天小梁王就杀人无数,但愿这个使银枪的挑了这个白魔鬼,也替我们大家出一口怨气。

场外这叫人多嘴杂,那些杂七八八的议论咱就不多说了,咱再接着说校军场上的事儿。

说时迟那时快,眼看小梁王快马明枪已至且近,就在两马将要错身的工夫,只见小梁王双臂一振啪啪啪就是三枪。不愧是霸王枪!这三枪枪枪锁喉,招招致命。也就是岳飞,因为岳飞他是擅枪之人,各种枪法他都不陌生,尤其是霸王枪,岳飞也曾修习过,只不过岳飞他觉得,霸王枪法虽勇猛无双,可它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过于专攻而疏于防守,因此上岳飞是集各派枪法之所长,自创了一门套路,不仅是攻守兼备,而且在运枪上更是与众不同,因为岳飞的枪法是从他沙盘习字里悟出的,同样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字体,而同样的招式,岳飞也会因人而异,刺挑弹拨,只一招之间,又有轻重缓急、真假虚实等百般的变化,这就是在后来名扬天下的岳家枪。

再说小梁王,他见岳飞化解了自己三招锁喉枪,这次他翻回马来,挺枪又战。就这样,小梁王来来往往围着岳飞走马灯一样打了能有三十几个回合,小梁王几乎是使尽了本事,可岳飞仍是像个踏舟的渔者,反倒平添了一份闲情。

这时候的小梁王真是被岳飞给激怒了,他头冒青烟,俩眼珠子都快要努出来了。只见小梁王一咬牙,用枪転往马屁股上一磕。这青鬃马脚下如风,翻踢亮掌就又奔岳飞而来。

岳飞一见小梁王这副急火上房的样子,感觉自己下手的时机到了。他提马迎枪,仿佛知道小梁王要出什么招数一样成竹在胸。

只见小梁王一抖枪,这头一枪便奔岳飞的面门刺来。小梁王的意思是想先扰乱岳飞的视线,然后再暗出杀招。小梁王想得挺美,哪成想岳飞早已摸透了他的底细,只见岳飞突然一枪奔小梁王持枪的前手就扎了过去。小梁王正在出枪,眼见岳飞的枪尖就要扎到自己的手上。小梁王心说:呀!这一枪虽不是什么致命的招法,可自己还必须得躲,不然的话我的手就跟人家的枪穿一块儿啦!小梁王无奈之下,只得前手一台,他这一抬手不要紧,同时这杆枪也就举在了半空中。

你说这是啥枪法呀?哪有把枪举过人家头顶的?这不是教岳飞给逼的么!其实岳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见他突然后手一提,这枪尖向下一沉,就听“噗”地一声,只眨眼之间,这枪头就已经照着小梁王的心窝扎了进去。

大家都听说过这段故事,叫做“枪挑小梁王”,所以咱也是延续了这样的说法,目的是为了迎合大家的胃口。可大家也知道,我老瞎子从不和别人讲一样的故事,这话又当何解呢?其实我老瞎子正要跟大家掰扯几句,因为咱现在讲的是岳飞刚出道的故事,这话咱也说过,岳飞当时使的是软枪,就是说这枪杆是软的,提不起太大的重量来,至于说岳飞后来何时换的硬枪,这硬枪能力挑千钧,据说这枪杆子比电线杆子还粗,那咱就不管了,反正谁爱咋说咋说,我老瞎子只管说自己的故事。

还有一点,因为小梁王他是跑马而来的,岳飞撤枪的工夫,这俩马已经是错过了大半个身子,所以在岳飞抽枪这股力的带动下,加之小梁王的马儿跑得飞快,就在岳飞撤枪的同时,小梁王的身体向后一仰,这样人就脱离了马背,横身张于地上,血涌如柱。

这时,就听场外响起了一片欢声,还有人高声呐喊着:“好啊——真是好样儿的!”

就在场外欢腾之际,又见从场边上跑出两匹马来,这马上之人乃是两位校官,只见这两人拍马来到场中央,先后各自跳下马来,一个去撵小梁王所遗之马,另一个直奔岳飞。这校官走到岳飞马前,他一把抓过马的缰绳,牵着岳飞的马直奔台口走去。

岳飞一见校官在台口的柱子上拴住了自己的马,他先把银枪望地上一戳,顺势离鞍下了马,跟着这位校官上了台阶,便奔了台中央。

就在岳飞离台中央还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五章 请军令岳鹏举豪胆志如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