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四川大捷……四川大捷……”南京城,天还未亮,一片昏黑,一支十人的小队飞驰来到定淮门前,早已经有守城的兵卒来到城下,打开了城门,验看兵符印信,确认无误之后,也是立即放行。
“胜了,满清被我们打败了…大将军出战,战无不胜啊,我们又胜了…”守城的卫士也是甚为激动,好似这场战事有他们一份功劳一般。
天还没有亮,但是内阁之中却依旧有人在,值守的是袁继咸,当他接到此番捷报的时候,也是激动万分,朝中所有人盼望这场胜仗之心,他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每天他们为了前钱调集粮草军资,那也是忙的焦头烂额,今天传来是绵州失守,德阳危险,明天传来的是汉州被围,这让他们都是提心吊胆,四川有失,西南不保,现在终于好了,胜了,袁继咸也是激动不已。
“苍天保佑啊!大明胜了!”袁继咸苍老的面颊之上原先还有些疲倦,但是此刻一扫而光,但是他并没有着急将此捷报通报出去,此刻离内朝会议还有一个多时辰,其余大臣只怕可能还不曾醒来,这些日子以来,所有人也都是很操劳,袁继咸想着,这样的好消息,还是在开内朝会议的时候呈报吧!
这份捷报乃是曹变蛟离开成都的时候派人传回南京城的,原本他不想大肆宣扬,但是李岩劝他必须要这么做,否则无以彰显曹变蛟的威武之命,也是给天下百姓一个希望,一个坚定的信念,大明中兴在即,满清是不行的。
捷报迅速在南京传开,慢慢的就以邸报的形势传到了各地,天下鼎沸,满清继南京之后再受重创,孔有德、祖泽润这些老牌汉奸都是伏诛,可谓是大快人心,曹变蛟的声望迅速在天下臣民的心中稳固下来,南京之战曹变蛟虽说挽救了危局,但是还是有人不服气的,对于台湾战役,也有一些人并不重视,毕竟一座小岛屿而已,很多人都是没有听说过,但是此番泗川之战,面对清军再次攻击,曹变蛟又胜了,这一次大家就没有任何所言语的了。
“我的想法只有两点,说出来,你们议一议吧!此战作战,我大明将官损失不少,虽说胜了,也是惨胜,所以我准备办军校,培养武官,为国效力,自古以来,书院多不胜数,然教习兵法韬略之处,无一,所有的武将,都是自我研习,让我觉得遗憾,若是我大明有一所军校,培养衷心于我大明的武官,何愁武备不兴?”
曹变蛟停了下来,端起桌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静等他们的回应。回到南京的当天,曹变蛟就召集内阁六部主事官员商议此事,他要办军校。
所有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对设立军校一事,他们不好说,这是破天荒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说,大明朝有武试选举,和科举一样,大明的武将多是世袭的,或者就是武举之中选拔的,并没有专门去培养武将的旧例。
“怎么了,怎么都不说话了?”曹变蛟看着他们问道。
还是次辅大臣张慎言站了出来,答道:“大将军,军校之事,臣等闻所未闻,不知道从何说起,不过依照大将军所言,自己培养军队之将帅,亦无不可。”如今曹变蛟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他们一方面不想和曹变蛟闹矛盾,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曹变蛟提议之事,并不算什么离经叛道之事,他们都是可以接受的。
“那我就跟你们说说关于军校的事情,我的意思是在国中选择愿意入军校者,皆可报名,设两次考核,各省一次,到了军校之后,以其实际行动再考核一次,以两年为期,在军校之中,教授他们兵法韬略、忠君爱国之理念,而后安排到各军之中,担任底层军官,通过实战之后的考验再行提拔,废除将官世袭制度,尔等以为如何?”
“大将军此举,乃开千古之盛举,下官以为,可行!”曾樱当下也是站了出来,积极赞成曹变蛟的提议,他是曹变蛟的人,自当是以曹变蛟马首是瞻了。
曾樱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是真的赞成,还是为了单纯的支持曹变蛟,对于曹变蛟来说,都是好事,曾樱一开口,万元吉、熊汝霖等人也是纷纷赞成。
“老夫还有一问,这择人可有标准,还请大将军示下!”张慎言继续问道。
朱由校摇摇头,答道:“没有标准,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只要是我大明子民,皆有资格参加,但是挑选还是有限制的,从中挑选合适之人,至于其他的,我也不必细言,那都是实施以后的方略了,到时候我自会呈报内阁备案。”
“那老夫也没有异议,单凭大将军决断!”张慎言当下也算是赞成了。
曹变蛟要将兵权掌控在自己手中,这份心情他们能够体会,军官学校是曹变蛟的手段,他们不管是否反对,曹变蛟都会推行,他们挡不住,与其与曹变蛟逆着来,还不如顺着来,谁也把握不住曹变蛟的心思,这件事是好是坏,他们都还不敢多说。
“军校由我亲自主持,我也已经想好了协从之人手,内阁传文,召前京营总督郑芝龙、前蓟辽总督王永吉、云贵总督王应熊、礼部侍郎曹学佺四人主持军校之事,为军校教官,王应熊、王永吉,专司陆军军官学校之事,郑芝龙、曹学佺专司海军军官学校之事,军校的事情,由我亲自来操办,内阁只需将公文发放到全国各州府之中,督促他们务必要告知阖州百姓,若是那一州县敢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