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禹本想将帝位让给皋陶,却又得知皋陶离世的消息,这便让他无比痛心,为此他一直难过了很长时间。长老们也很惋惜皋陶的离世,他们继而推荐皋陶的兄弟伯益为新君。/p
伯益也曾跟随帝禹治水多年,他俩也曾是兄弟加朋友的关系,因此帝禹也很赏识他。帝禹知道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于是,他就将伯益召到帝都来,向他了解一些问题。/p
帝禹问伯益道:“伯益,作为帝君者,凡事要怎么做才能合乎常理呢?”/p
伯益道:“作为君王者,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yù_wàng。/p
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只有得到天下人的信任,才能真正将天下治理好。” /p
帝禹很欣赏伯益的回答,他又问伯益道:“伯益,如果让你来做帝王的话,你又该怎么做呢?”/p
伯益言道:“禹帝,臣以为,我们先要提倡以仁德治理天下。我们只要由衷地信奉尧帝、舜帝所代表的仁德来作为治国之谋,就必定能够取得成功。那样以来,群臣辅弼君王就会更加和谐,方方面面的朝政就会相得益彰。”/p
帝禹听伯益这么一说,他心里也有底了,就很赞成伯益的观点。/p
伯益又道:“禹帝,伯益还认为,治国之道需要小心谨慎,既要忠于职守,还要未雨绸缪。这样以来遇到偶事件时,就不会毫无准备的遗失分寸了。/p
做人还要有原则与法度,不能贪图享乐。不能以违背自然本性为代价。不要好大喜功,也不要盲目冒进。更不要拂逆万民的心愿,来屈从强权者的一己之欲。只有这样,才能抚顺四夷,安抚天下万民。”/p
帝禹高兴地对伯益道:“伯益呀!我就喜欢你这一点,虽然你的性格懦弱一点,但你不藏私心敢于直言。在我治水的过程中,你就是我的好帮手。因为你是个十分勤奋,十分正直,又十分能干的人,所以我很欣赏你。/p
但是你这个人又太谦虚,做人也太懦弱随和,做事也缺乏决断力。作为我的接班人,我真担心你这样的性格做了君王后,难以管束天下之众。可是我依然看好你的人品,还是决定将帝位让给你。”/p
听到帝禹的许诺,伯益心中虽然激动,但是他也没底气。他认为,要像尧帝禅位舜帝一样,他接受帝禹的禅位也不是毫无风险。因为,帝禹的儿子姒启也是个精明强干的人,说不定他也……。/p
当年伯益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他曾得到帝舜的赏识,并获得了与帝舜女儿联姻的殊荣,因而,伯益的政治地位也大为提高。/p
而大禹在继任帝舜担任部落联盟共主之后,他也很欣赏伯益为奠定九州所做出的努力,便举荐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p
不过此时的帝禹拥有天下九州,已俨然具有了帝王应有的威势。此时又天下太平,国富民强。泱泱盛世虽然得来不易,但帝禹也已经能够坐享其成,如沐春风了。/p
其实,此刻帝禹也开始致力于培养自己家族的势力。帝禹一方面欣赏伯益的贤能,他表示要把天下传给伯益。另一方面,他又专门选拔自己儿子启的手下充当各级官吏。结果伯益却徒拥帝禹继承人的虚名,/p
/p
帝禹的儿子姒启,自幼特别聪明,父亲虽然不在他身旁,而母亲却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也给了他足够的学习机会。母亲曾请来了好几位天下最博学的先生来教他,他也跟随老师们学到了很多渊博的知识。/p
姒启的聪明好学,再加上后来他父王帝禹经常带他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这让姒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也让姒启从很多方面打下了基础。/p
姒启有了父亲的帮助,老师地启迪。他虽然年少,却早已必备了管理行政事宜的条件,掌握了迈入政坛了诀窍,他小小年纪也算是个满腹经纶的人了。/p
帝禹很看重自己的儿子,也想好好地培养他。因此。每当工作繁忙的时候,帝禹就常让姒档案之类的大宗事情,也常常交给姒启去做。/p
或许姒启真有这方面的天分,帝禹每次交给他的任务,他都做的井井有条,尽善尽美。这让帝禹非常满意。虽然帝禹不说什么,但他心里却也认为自己的儿子或许才是继位帝王的最佳人选。/p
因为帝禹付出了太多的辛苦,他的身心早已疲惫不堪。所以他在位只有短短十五年时间,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好在自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御妃女娇都一直形影不离地陪在他身边。/p
有一次,帝禹与女娇游历到了会籍山,大禹却在那里生起病来。女娇见大禹的病情不见好转,她就赶紧通知儿子姒启来接他们回去。/p
这天,病重的大禹突然对女娇道:“女娇御妃啊!以前有那么多年我都不在你身边,你却为我和我的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你所做的一切我都不会忘记。一直以来,你都默默无闻地为我吃苦受累,无怨无悔地支持我的事业,所有这些我都记在心里了。”/p
女娇道:“夫君,你看你,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你还提它干嘛呀?我是家中的一份子,为这个家庭做出牺牲也是应该的。”/p
帝禹却又深情地道:“御妃啊!我的好妻子!实在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