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这个遥遥有多么历害,常乐现在都只能够跟她斗到底,因为现在的常乐已经骑虎难下,只有与遥遥决出来个胜负。
常乐上体前伏,两脚后滑,右腿离地抬起,猛然向前踹出。
遥遥将右脚后撤一步,与左脚成并步站立,右掌护于体侧,左掌护于体前。
她以右掌抓击常乐下颌,左臂屈肘左掌护胸左侧,右掌掌指向前冲出。
常乐右脚微内收,左脚前上一步,同时右手向外反腕,缠拧遥遥右手腕,左掌按压遥遥右肩。
遥遥两脚快速移动为轴,同时左掌展于身左侧防御,右手掌心向前推出。
常乐身形不变,他右手用力下拉遥遥右腕,同时上体前探,左掌下按其右肩。
遥遥左脚为轴,身休右转,收右脚上体前倾,右腕抓向常乐,左掌护于身体左侧方。
常乐双手向前突然发力,放开遥遥右手腕,两掌心斜向内推出。
遥遥右脚向右滑步,身体左转,双掌向前送出。
常乐连忙后撤一步,同时厄加特两掌收回体侧,右掌展于体后,左掌展于体前。
在武技实战中,把握时机进行攻防的感觉,叫做打时间差。
时间感有进攻时间感和防守时间感之分,能否及时进行攻击,称为进攻时间感。
其分为直接进攻时间感和佯攻时间感,在对战当中,够上进攻的有效距离,又发现空档,所发起的及时进攻时间,就是直接进攻时间感。
这种瞬间的时间感觉,要求非常敏感,也非常难以掌握。
而在佯攻时,由于对方上当,已出现防守动作,在这一刹那的时间里,所作出的第二次进攻,就是佯攻时间感。
一般来说,这种机会是非常短暂的,过早或过晚都会使佯攻失去意义。
慢了,对方就有第二次防守,和防守反攻的机会。
快了,对方就不防你的第一次进攻,只须防你的第二次进攻。
这就是感觉的重要性,对于这种时间感的反应,是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当对方进攻时,能否做到及时防守的时间感觉,则身防守时间感,防守过早,对方可改招,也易受佯攻的迷感,防守过晚,即失去防守的意义。
所以防守时间必须恰到好处,而做防守动作的时间越短越快越好.
在对方进攻发出到结束前的瞬间,动作不易变化,即便有变,动作的速度一定会受到影响。
因为这是从第一动作,到第二动作之间的时间差,称为“空档”,也就是所说的“旧力略过,新力未出”之时,这是进行反击的最佳时刻。
在对战中,要想击中对方,距离一定要掌握好。
距离太远,击不着对方,距离太近,又往往使不上劲,而防守也一样,实际上距离太远,不会击人,而却作出防守的反应,这就容易上当。
这距离要靠步法,或身体前后摆动进行调整。
进攻时,出一拳或踢一脚即可击着对方的距离,称为有效距离。
在有效距离时,双方均有进攻的机会,对于对方的进攻,也必须作出防守的反应,否则将被击中。
而如果对这种距离感无条件作反射,判断的能力也较差,在进攻时,就往往会产生“击空”的现象,防守也常会作出过早或多余的动作。
因此,对于有效距离的距离感训练,尤为重要。
而在对战中,拳脚击不到的距离,就是无效距离,在无效距离出一拳或踢一脚,白费力气,出现的防守动作,也是白防。
在对战当中,一般来说,只有三种距离,即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
远距离,是交手双方相对距离在很远的距离,这时任何一方无论采用什么招式,都很难击中对方。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上步才能出击,反之,也是摆脱对手进攻时,退却所应达到的距离。
中距离就是指不用上步,直接出拳或出脚就能击中对手的距离,处于这种距离,拳和脚,是有效的打击手段。
而如果突破这种距离,再靠近对方,则形成近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贴身武技才能充分发挥威力。中距离和近距离,实际上就是有效距离。
这交战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战中,需要不断移动步法,三种距离经常无规律地反复出现,可说是变化无常。
而常乐要在瞬息万变的打斗中,准确无误地判断距离,以便及时地采取进攻和防守的相应措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这时要求在大脑里产生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建立起牢固的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这是一件相当艰难而必须完成的动作。
而防守反攻必须及时,要在一刹那时间作出反应,并进行有效的反击技术。
这是因为对方在进攻时,也是防守最差的时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时进行及时的反击,必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而在对手进攻时,不招、不架、不格、不拦,也不注重对方出手还是出脚,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方法。
反应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技击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在对方进攻时,常乐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
实际上,任何技击运动,均离不开进攻与防守。
在进攻前要隐蔽行动的企图,从其意想不到的时机和方向发起进攻,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并且更要有明确的进攻目标,也就是说,不可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