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御都宝藏传说?这又从何说起啊?”我不解道。李子良笑了一下,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这事…还要从宋朝那会儿说起!话说北宋末年,金军大举南侵,于靖康元年攻破东京城,俘虏了宋朝的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史称靖康之变!后金军携两位皇帝北去,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南宋政权初建。”
“赵构宠幸汪伯彦、黄潜等奸佞之臣,不久金兵来袭,赵构放弃中原广袤地带,从应天府逃往扬州…建炎三年,金军奔袭扬州,赵构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罢免汪伯彦、黄潜善等人!苗傅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兵变,杀了宋高宗信任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宦官,宋高宗逼迫退位,史称苗刘兵变。”
“兵变之后不久,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先后又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他一方面派使臣向金朝求和,另一方面任命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防务,但只把军事部署作为乞降的筹码,始终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他把金朝派到南宋进行诱降活动的秦桧予以重用,任为宰相,同秦桧加紧进行投降活动,竭力压制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要求。”
“绍兴二年,宋高宗迁都杭州,南宋朝廷初步在东南站稳脚跟!但前线战事仍旧十分吃紧,新生的南宋朝廷国力贫弱,随时有可能遭到金军毁灭性打击…面对严峻的形势,赵构召集群臣商议解围之策,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主张向金军乞降,而以岳飞等将领为代表的主战派,则建议与金军血战到底。”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时,枢密院事张浚却私下向高宗秘密提出了一个新的点子:将南宋朝廷现存的一大批金银珠宝全都收集起来,藏匿于杭州以西的深山之中!这样的话,万一哪天抵挡不住金军南下进攻,他日还可凭借这笔巨额财宝东山再起!原本就无心抗敌的高宗,在听闻这个建议后大为赞赏,立即将此事交于张浚全权办理,并特意嘱咐要秘密进行,切不可走漏风声。”
“由于此事干系重大,所以除了张浚和高宗之外,朝中其他大臣一概不知!大约十几天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辆满载金银珠宝的马车,在数十名神秘黑衣人的押送下,趁夜悄悄出了临安城,直奔西面的深山之中而去!这些黑衣人是京城的禁军,由张浚亲自率领出城…这些人在深山之中寻了一处秘密所在地,将这笔富可敌国的宝藏悄悄藏匿了起来。”
“当宝藏藏好之后,张浚带禁军返京,一路上倒也相安无事…两天后,众人途径一个小镇,由于天色已晚,大家便留宿在了镇上!谁知夜间熟睡之际,一伙武艺高强的杀手突然从天而降,顷刻间将上百名禁军斩杀殆尽,唯独只剩下张浚一人幸存!禁军乃是皇家禁卫,战斗力自然不俗,谁料却惨遭毒手。”
“原来,此事乃是高宗和张浚一手策划所为!那些杀手正是高宗暗中委派,为防止禁军泄露宝藏的藏匿之地,所以故意让张浚将其带到小镇之上,将其诛杀灭口!这可真是无毒不丈夫…回京之后,高宗暗地里犒赏了张浚!由于藏宝之地位于钱塘江支流所在区域,高宗和张浚还暗地里为它取了个别样的名字‘钱塘御都’。”
李子良讲到此处时,阿灵开口问道:“钱塘倒是好理解,那御都又代表何以呢?”吴皓荣言道:“所谓御都,可以解释为御用都城!我想,这应该是宋高宗赵构专门为这个地方所取的名字!为什么呢…因为这笔财宝数额巨大,甚至又关系到南宋王朝未来的命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此地才被比喻为御用都城。”
肖扬道:“那后来呢?这笔宝藏到哪儿去了?”吴皓荣道:“后来,宋金之间签订了和约,双方终于结束了多年的争战,化干戈为玉帛!没过几年,宋高宗赵构禅位,其子赵昚登基,史称宋孝宗!后来南宋朝廷在江南一隅逐渐站稳脚跟,而御都宝藏的秘密,从此天下便只有赵构和张浚二人得知。”
“赵构晚年时,身体每况愈下,眼见时日不多…临终之际,他特意将儿子赵昚叫道床边,将此事告知了他!但十分悲催的是,宝藏一事赵构只说了没几句话便一命呜呼,病逝于临安城,结束了他庸碌无为的一生!宋孝宗赵昚在初步得知宝藏之事后,连夜将张浚召进宫商议此事,孝宗认为天下已经初定,眼下宝藏完全可以取出来交回朝廷。”
“但老奸巨猾的张浚却早已心生贪念,一心想要将财宝据为己有!他几番言语试探之下,已得知孝宗并不知晓宝藏藏匿的具体地点…于是张浚表面积极答应,率人前往山中装模做样寻找一番,结果自然一无所获!回京之后,张浚借口时间已久,加之自己年迈愚钝,记忆力下降,一口咬定已经忘记了宝藏的埋藏之所。”
“宋孝宗起初并不相信他的说辞,后来又派出多人前往山中寻找,最后均无功而返…由于南宋朝廷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国力日益增强,所以御都宝藏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慢慢被孝宗忘在了脑后!不久,张浚在朝中受到他人排挤诬告,突发疾病去世!在张浚死后没多久,不知是何原因,钱塘御都宝藏的下落,就成了当地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
“八百多年来,不少人纷纷前往浙西的大山之中,去寻找御都宝藏,然而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