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蒙山军>第六节罗马尼亚攻略一

孟恩范在夜袭战中的行为获得了1营官兵的认可。1营因为承受了阿隆达防御战主要的压力,伤亡严重,本来赵欣上校已经决定不使用这个营了。但1营自诩主力,强烈要求参加进攻,团部还是给1营下达了攻击的命令。但明确要求1营只抽调1个连的兵力配属3营作战。

孟恩范决定以白河上尉的2连为主,从另外三个连(4连是机炮连)抽调了30余名老兵组建一个突击连。由他亲自带队参加夜袭。

中校军官亲自带突击队上阵立即获得了1营官兵的好感。军队就是这样,高级军官的威望是靠胜利取得的,下级军官的威信则更多地依赖身先士卒。

而孟恩范在进攻前细致的准备工作也令突击连官兵佩服,当孟恩范率领突击连潜伏至敌阵前,白河命令两个士兵“看住”中校,不准他亲自上阵了。但仗打起来后便乱了套,孟恩范操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入了德军阵地,亲手干掉了两名敌兵,救下了一个被德军压在身下的上士班长,彻底赢得了军心。天亮后,突击连所在的3营达成了任务,毙伤俘敌93名,缴获机枪六挺。然后又跟团主力一道转向了西,强行军侧击西翼的奥军,再次取得了大胜,3营俘虏奥军官兵140余人,缴获大炮两门。一直战斗到次日天黑,精疲力竭的部队停下了追击的脚步。转入了防御。

在团部深夜召开的总结分析会上,赵欣上校表扬了孟恩范,正式任命孟恩范为1营营长。会上赵团长通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普洛耶什蒂已被军主力占领了。

“下一步怎么办?”孟恩范问了一个军官们关心的问题。

“这是将军们考虑的事情了,”赵欣笑道,“关键是我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秦师长说,德军第64师基本被歼灭,其师长及参谋长都被俘虏了。开门红是肯定的啦,德国人不过如此,光是大炮就被我们缴获了几十门。还有大批的炮弹。哈哈。”

“我看仗没完呢,不过是个开始。或者西进打奥地利的那个集团军。或者东进和德国人干。不会停在这里的。”孟恩范指着地图说。

“老孟说的对。抓紧整顿部队,抓紧休息。准备接受新的任务吧。”赵欣结束了会议。

孟恩范在74团总结会上说出令高层困扰的一个问题。他们这些下级军官不过是随便聊聊,但远征军第1集团军司令部的首脑们却必须迅速决定部队的行动方向,必须将闪击普洛耶什蒂取得的战略优势化为胜势。

勃鲁西洛夫将军的命令是华军应向布加勒斯特攻击前进并且收复罗马尼亚首都。但叶延冰则将目光盯住了位于勒姆尼库沃尔洽一线的奥军第1集团军。

叶延冰认为。法金汉部队正在迅速回援,估计会抢在自己之前回师布加勒斯特。法金汉手里有三个德国师,依靠9军和5军攻占布加勒斯特比较困难。即使占领该城,两个军的伤亡不会小。出国前总统反复强调要发挥我军运动能力强的优势与敌军打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对布加勒斯特的进攻八成是一场阵地进攻。

而奥军第1集团军已经占领勒姆尼库沃尔洽,9军及5军侧翼受到了威胁,后续三个军进入战场最快需要七天的时间,这种情况下熊勋部队不敢全力向布加勒斯特攻击,必须顾及自己的后路被奥军切断。

如果换个思路。示敌以弱,以5军主力坚守普洛耶什蒂吸引德军来攻,为远征军主力集结争取一周左右的时间。9军则转入短期休整,准备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待其余三个军抵达战场后,以5军守卫普洛耶什蒂钳制法金汉,主力西进打奥军第1集团军,在野战中将这个基本是奥军的集团军歼灭,南线敌人两个集团军将不得不退出罗马尼亚了。布加勒斯特将不战而下。叶延冰站在法金汉的立场上分析,认为对手不大可能因为普洛耶什蒂的失利而放弃罗马尼亚攻势。一定会命令勒姆尼库沃尔洽一线的奥军第1集团军西进,配合德国军队夹击华军,争取在普洛耶什蒂一带歼灭突击的华军主力。

德国人难道不愿意找一个歼灭自己的机会吗?叶延冰坚信德国人对于中国的“背盟”恼怒异常,这种情绪必将因普洛耶什蒂的失败而放大,将领因怒而兴兵是兵家大忌,这就给华军创造了继续打歼灭战的机会。

叶延冰在接到勃鲁西洛夫将军热情洋溢的贺电及南进攻占布加勒斯特的命令后没有行动,甚至没有申述自己的战略设想,而是与自己的主要助手就战役的后续展开进行了沟通。薛晓才完全赞同司令官的设想,但熊勋尚在前线,是用加密电报进行沟通的,熊勋也同意叶延冰的设想,反对硬碰硬的阵地进攻。

9月24日,叶延冰正式电告勃鲁西洛夫,反对其南进战略,建议在普洛耶什蒂方向暂取守势,为远征军第1集团军战略集结争取时间,然后西进以野战形式寻机歼击奥第1集团军。

电报发出后,叶延冰不等回电,立即命令熊勋在普洛耶什蒂修建前进机场,以便已经抵达切尔诺夫策的空军进驻。

勃鲁西洛夫将军于25日晚亲自飞抵切尔诺夫策叶延冰司令部,面见这位尚未谋面的中国上将,面商罗马尼亚战略。华军在普洛耶什蒂的巨大成功逼迫因“布鲁希洛夫”攻势获得极大名声的方面军司令官屈尊前来华军司令部了。

勃鲁西洛夫将军赞赏了华军部队的英勇行为后明确反对叶延冰计划。早勃鲁西洛夫看来。华军不利用已经取得的优势顺势


状态提示:第六节罗马尼亚攻略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