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远东野望1930>第二十七章 陈诚的难题

第二十七章 陈诚的难题

何应钦这下真说动了老蒋,不过谁来带兵却是一个难题,这个人首先一点,就要和陆铭的关系能过得去,想来想去,最后两人同时想到一个人,陈诚。

想起陈诚,蒋介石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去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1944年是蒋介石最难过的一年,先是在1943年末的开罗会议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蒋介石的态度转变,向史迪威表示,可以设法推翻蒋介石,并说:“谁接替他的职位,就支持谁。”

而在开罗会议前,史迪威甚至曾有制造空难事故,谋杀蒋介石的计划。

史迪威从开罗回来后,到昆明去看多恩,向多恩下达代了一个命令,让他制订暗杀蒋介石的计划。

据史迪威转述,罗斯福总统曾对他说:“你如果无法和蒋相处,又不能把他撤换,那就一劳永逸地把他干掉算了。你明白我指的是什么,选派一个对你言听计从的人去执行吧!”

因此史迪威对蒋更为强硬,积极物色可以取代蒋介石的人选。罗斯福对蒋介石政权失望的最直接的表现,是连一美元的美援也不愿意给了。

1944年1月初,美国正式拒绝对蒋贷款10亿美元。中国作为弱国,蒋介石没有什么可用于对美国进行报复,只得表示这样我们可能单独对日媾和,退出战争。

最后还是马歇尔和陆铭的斡旋,才避免闹翻。

1944年4月份,日军发动“一号作战”,企图击溃国民党军队,打通平汉线和湘桂线。

国民党军在河南的迅速失败,使罗斯福认为史迪威主张改革军队是正确的,史迪威的联合共产党的思想也有道理,乃派副总统华莱士来华和蒋介石具体商量派美国观察小组去延安,试图与共产党直接建立联系。

华莱士来华后,认为史迪威与蒋介石已无法合作,建议调回史迪威。

但罗斯福总统认为以前史迪威的主张都正确,对史迪威更为支持。1944年9月13日,史迪威会见中共代表,中共表示愿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他。

罗斯福又致电蒋介石,由史迪威转交,称中国必须把军队指挥全权交给史迪威,否则停止美援,蒋介石因此更加痛恨史迪威,称这“实为余平生最大之耻辱”。

作为接替蒋介石的人选陈诚,自然让老蒋很不爽,最后在戴笠等人的鼓动下,直接把对方软禁,而且后面放出,也是把他的权力给全剥夺一空。

现在让对方重新掌握兵权,会不会给自已造成麻烦,老蒋也必须考虑进去,何应钦似呼看出了对方在想什么,马上建议道:“委座,交什么部队给他,这点完全由我们选择。”

对啊,老蒋马上醒悟了过来,陈诚和谁关系好和不好,他们都很清楚,而且制造矛盾,是他最拿手的。

“嗯,前几次听说你准备辞去这个军政部长的职务,我看就由辞修来担任吧,你去当这个陆军总司令。”

何应钦一听大喜,如果能这样,他就不是以前那样有职无权了,“委员长,职下一定尽力办事。”

老蒋这次不但委任陈诚为军政部长,担任华北战区总司令,还提名他为中央执委,在接下来的***选举中,陈诚得票第6,成为25人中的一个。

这里有个笑话,陆铭不是一直挂着中央执委的名头吗,虽然他从来没有理过事,但这个名头也一直没有拿掉,这次选举,得票第一多的竟然是他,这让蒋介石脸上无光。

但即使这样,他半点办法没有,难道说提议免去陆铭这个头衔,那么就直接把对方推到他的对手上去了,本来山东河北就是八路军的地盘,要是这样一搞,北平天津和东北都会和他没有半点的关系。

陈诚自从和老头子谈过一次话后,就知道这次启用他的目的,这一年的冷落,其中苦处陈诚刻苦铭心,他当然不会放弃这样难得的机会,但是他也不愿意照老头子的想法去做。

这次给他的军队,一部分是杜聿明集团,另一部分是胡宗南的大军,这两人和他的关系都不好,陈诚明白的很,老头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架空他。

说起对陆铭的了解,陈诚比戴笠还深刻,他知道在这样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陆铭不会和南京妥协的,对方现在主要的目标,是打败日军。

当时在缅甸,有次陈诚和陆铭就谈起过假如日本投降的问题,当时陆铭就开玩笑般的说道:“我更希望亲手去收复这些失地,而不是借英美或者苏联的力量来做到这点,毕竟拿了好处,就受人控制,这点很要不得。”

这也是陈诚看出了陆铭现在为什么不和美军合作,合兵一起进攻日本本土,而是单独行动去啃日本最强大的陆军关东军的原因。

所以这件事上面,陈诚表现的很消极,更加不着急,反正现在他也很难插手进去,如果因此和陆铭交恶就更加的不值得。

他这样想,不代表其他人也会这样想,薛岳和罗卓英这两位他的老部下就找到了他。

“总座,您不能一直没有动静啊。”

陈诚笑着反问,“伯陵,你也这样想?”

薛岳现在早不是以前的猛将,只关心打仗别的都不去考虑,现在谁都能看出,在对日军最后一战中,谁取到成绩大,谁就能在将来有更稳固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作为军人,他很理解大家的想法,谁不想堂堂正正的击败日军。

所以见陈诚问起,他思考了片刻之后才回答,“胡宗南也好,杜聿明也好,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章 陈诚的难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