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相宝>第334章 同机偶遇
位老者旁边的一位中年人,也对两人示意。

首长?这可不是普通称呼?卢灿吃惊的看看这老者,还别说,真的有些面熟。

见过,应该是上辈子的事情,要么电视,要么网络。只不过,他应该长居幕后,一线新闻并不多。

面熟,想不起来姓名!

卢灿牵着孙瑞欣,两人跟在那两位老者身后,上了栈桥。

前面两位的声音陆陆续续传来,“老张啊,这次核电站的选址,大亚湾还是不错的。既能弥补港岛电力不足,又能保证羊城周边工业用电。我看这次回去,就定下吧。”

卢灿心头一跳!

大亚湾核电站?那是八七年开工,九四年才并网送电,难不成现在就决议了?还有,这两人究竟什么身份?能一言而决这种大事?

卢灿并不知道,内陆建设核电,这一想法很早就有,只不过在两年前才落实。

1978年,邓公在会见法国外交部长时,就提出购置两套核电设置。最近几年香江电力需求大增,1980年,水利电力部决定向香江输送用电,首选的就是核电。

前面步行栈桥的两位,都是共和国副总理,一位是张忠平将军,一位是耿飚老爷子。他们正从深城考察大亚湾项目可行性回来。

那位开玩笑的,正是张忠平将军,川中达县人,他是将军诗人、摄影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收藏鉴定大家。

卢灿对他有印象,正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在后世非常受欢迎,算是半个古玩圈的人。

呵呵,还有卢灿所不知道的呢。

他们一行四人能坐上头等舱,还得益于卢家最近的良好表现!再加上他的港人身份,机场特准的呢。

没见两位有威胁的安保,陈晓和丁一忠,都被隔离的有段距离吗?

陈晓和丁一忠走在后面,两人也隐隐觉得有些奇怪。

卢灿和孙瑞欣更在两位老者后面上了栈桥,他俩也想跟上。可这时偏偏又有两位老者随行人员,并肩走在卢灿和孙瑞欣的身后。

每当他们想要超越时,总有一人脚步稍稍偏一点,将不宽的栈桥,挤得根本过不去人。

在栈桥拐弯处,有一内侧空隙,丁一忠再度想要内插超越,赶上卢灿。前面左侧的那位,如同后背长眼睛一般,一抬手肘,将那道空隙再度补上。

丁一忠手掌前撑,抵在对方手肘上,一拨弄,上手就是八卦掌的黏劲,想要将那手肘推开。那人头都没回,手臂下沉,很轻松将丁一忠的掌力卸去。

丁一忠此时心底跟明镜似的,对方是个高手,刚才就是故意挡路的!

两人不知不觉的吃了个暗亏,窝了一肚子火,郁闷的要吐血。好在他们还记得卢灿叮咛嘱咐,去京师可不要惹祸,这才没当场发作。

好在栈桥不长。

很快,那两位老者,从一端旋梯下去,停机坪上两辆加长红旗,正在等候。卢灿和孙瑞溪却被服务人员指引,从二楼出机场。

“机场建设的挺好的啊,比启德机场要大,要新呢。”孙瑞欣拎着带轱辘的手提箱,另一只手挽着卢灿的胳膊,兴奋的四处打量。

京师国际机场t1航站楼,今年元旦才对外开放,自然很新。启德机场已经多少年没翻新?又在九龙市区里面(大屿山机场1998年才启用),两者自然没法比。

卢灿和孙瑞欣一出机场,立即招来无数人的注目。

两人的穿着,与现行内陆的穿着,截然不同。在灰绿色浪潮中,俨然两朵红花,尤其是孙瑞欣,粉红色的长款羽绒服,红色球球绒线帽,长款皮靴,还有那惊人的容貌,就像从电视中走出来一样。

还有四人手中那带轱辘的拉杆箱,直推、不锈钢伸缩杆,看着都那么神奇。

说起拉杆箱,嘉丽服饰又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

八月份建厂,九月份正式量产,当月销量突破四万只!这已经是新厂最大的产能!

可来自欧洲、东瀛、台岛、北美的订货单,如同雪片般飞到林嘉义手中。

十月份,他不得不再添置两条生产线,一天三班倒,停人不停机!十月份的销量,一口气突破十三万只!

…………

有孙瑞欣这位活广告在,故宫博物院前来接机的邵明,根本就不用举牌,直接走到两人面前,“请问,您是香江来的卢灿卢先生吗?”

看着窗外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卢灿在心底深深的呐喊道。

京城,我回来了!


状态提示:第334章 同机偶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