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石到底在哪里呢?
海珠石原为珠江河道的巨型礁石,长百余米,阔50余米。海珠石高出江面四米多,周边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因有海珠石,故岛名为海珠岛。岛上建海珠寺,即慈度寺,规模极大,寺在水中,围墙若城,四周,离水五尺许,有洞,设大炮以防海寇。自古以来,既是海上贸易的集市,又是游览胜地,宋代称“珠江秋月”,明代称“珠海晴澜”,清代称“海珠夜月”。
海珠岛在广州市越秀区珠江北岸。1931年民国二十年,广州修筑新堤今沿江西路143号,海珠岛划入填埋范围,并炸去露出地面的岩石,将海珠岛填埋为平地与北岸连成一片,并在上面修路建楼宇,海珠岛从此被埋于地下,与市区相连。
海珠岛曾名新堤大马路,具体就是现在的新堤一横路,二横路。九十年代初,修建爱群会景湾,地上49层,地下4层。“脚压千年海珠石”成为这个楼盘一个响亮的宣传口号。这个楼盘东西方向就是新堤一横街和新堤二横街两条路。不过“海珠石”,海珠公园”早已不在,代替她的就是高耸入云,每平方米均价2万元的豪华住宅“荟景湾”。
2000年1月广州市政在沿江西路与新堤一横路交界口附近进行濠涌排污工程施工,意外发现深埋地下近七十载的海珠石。古藉记载,海珠石长百余米,阔50余米。瞬间现世的海珠石,地面部分长宽只见区区几米,只不过是巨型礁石的冰山一角。发现海珠石也不可能将它全部挖掘出来,四面用砖砌墙,建成围观坑,上罩玻璃窗,供人观瞻。
袁秋华下楼,一辆越野吉普靠拢,副驾驶门推开,司机不说,她也不问,弯腰落坐。司机先把她送去看海珠石,再把她送到华林禅寺。一路上,都没有交流,都心知一场战役已经打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每一个参加者都是一枚棋子,必须服从命令和保密,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不打听,也互不相认。
中国佛教禅宗之源在哪里?
在西来庵,也就是华林禅寺。
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北边,街口立块石碑,碑刻quot西来古岸quot四字。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远渡印度洋和太平洋,经过三个寒暑的跋涉奔波,来到广州,在绣衣坊码头今下九路附近登岸,并在此建造西来庵传教。达摩是天竺香至国王第三子,达摩在西来庵宣传佛教佛经,创立中国佛教禅宗,后来被尊为中国佛教南宗的始祖,称“达摩祖师”。华林禅寺也因此被公认为是禅宗第一祖庭。
人们尊崇达摩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西来初地位于广州西关,又名绣衣坊,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聚居之地。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西来庵的住持宗符禅师募资扩建,增设了禅房、僧房、大雄宝殿,又开拓庭院,广植树木、引入流水,营造起一座更清新、典雅、幽静的颇具规模的佛教丛林,面积达3万平方米,并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寺,成为广东名刹。
从清末至抗日战争之前,西来初地曾经相当兴旺,很多店铺经营出售多种民间工艺品,成市成行,很有特色,如西来北地的酸枝,新政街的顾绣、石器,吉星里的骨制品。尤其是玉器,更为有名,许多人家祖辈相传,手艺精湛。民国初年,着名的玉器店有生昌和、宝济生等。云南人“玉石大王”李生泽在这里经营宝石生意,他在滇省购下玉石山,开采后运到上海及广州,上好质地的玉石加工后制成手镯、指环、耳扣等,成为达官贵妇与富商喜购之物。
1986年后,西来初地又逐渐恢复了传统工艺特色,出现了玉器街和酸枝街。现有玉器店约二百家,酸枝店约十多家,多是个体私营的。它吸引着不少顾客和游客,有的酸枝店更常有驻华使节光顾。上、下九路和第十甫辟为商业步行街之后,这里就更为繁盛热闹了。
华林寺身处闹市之中,这里地方很小,面积不大,进门更小,方寸之地被周围的玉器大街小巷所掩盖,清净之地藏在车水马龙,喧嚣的玉器街内。真个是咫尺天涯,繁华闹市与清静丛林,只是一步之隔。
街面繁荣依旧,消息封锁甚好,人们脸上不见恐慌。
寺坐西朝东,山门两侧各放两只石狮子和两只石鼓。山门石额上铭刻着“华林禅寺”四个字,两侧石柱刻有一副对联华严世界观十万诸佛,林茏鹫山隐五百应真。
进了山门,两端是星岩石塔,南面为一列平房,内有一间功德堂。
袁秋华进入殿门,只见一尊笑口常开,且大腹便便的弥勒佛在迎候着。转到佛的背后,是寺院护法神将韦驮大将军。殿堂北端供奉着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兹师佛在左边,阿弥陀佛在右边。巫师,归根结底也是儒,佛,道,三家兼修之人,入寺庙拜佛祖,入道观拜天尊,入圣殿拜孔孟。袁秋华对着三位神佛还是要拜一拜。她毕恭毕敬焚香,叩拜,磕头,退步出。殿堂的西墙供奉着全身地藏王。殿堂东墙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与地藏王相对。
执事合掌回礼: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善哉!善哉!居士愿意拜就拜,香火钱看着给,不要太破费,心意点到,就好!
佛教徒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这是佛教中最美的语言,表示光寿无量的意思。光代表智慧,寿代表福德,见面互相道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