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逆流伐清》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新书《血路救赎》已上传,书号:3472638.。敬请朋友们继续支持鼓励,并祝朋友们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精明睿智吗,朱永兴承认自己不笨,但却达不到那么夸张的程度。而他最与别人不同的是眼光的深远,以及务实不好虚名怠
务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名与利同列,是人们最普遍的追求,朱永兴其实也不例外。他辛辛苦苦地工作,殚心竭虑地筹划,为的是什么,可别说他不喜欢成为这个时空的中国历史上最有功绩的千古一帝。
但凡事有个限度,也要有原则。而且,朱永兴那后世的思维模式使他并不满足于当时传统意义上的一些东西。比如,表面上的恭顺和口头上的称臣,他不欣赏也不大接受;泱泱泱大国的气度不是牵就弱小,用吃亏来换仁义。所以,在很多时候,朱永兴象一个小商人似的斤斤计较、精明盘算,非要实际利益才能打动他。
虽然这显得有点不合传统的“仁”和“礼”,但确实是使国家、民族得到了好处。比如明王朝的附属国很多。是明王朝依靠自己的实力让众多的国家服气,“臣服”而自愿加盟的。而朱永兴却不满足于此,灭安南。灭占城,伐缅甸,他完全是以武力说话,并从中得到了国家复兴所需的钱财和物资。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儒家传统的“内圣外王”已经不太适合,至少是要有选择的接受,有批判的吸取。
所以。不管卓布泰、达福能否接受大明的条件,秋季攻势的准备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弥补骑兵的不足。朝廷甚至从西北调了四千骑兵参战,作战计划也变得激进,非要一举解决鞑虏,或者至少要到打残的程度。
既然建奴深沟壁垒。准备与明军打阵地战,总参谋部便最终制定了正面强攻,侧翼穿插直进的作战计划。
首先是明军主力由沈阳、本溪两路出动,东向攻击建州,锋锐直指赫图阿拉(现新宾县);在强大正面攻势的掩护下,由三个骑兵旅、一个混成旅组成的突袭兵团将秘密集结于朝鲜的慈江道,趁着建奴主力被吸引到正面战场,适时渡过鸭绿江,直插建奴后路。
按照现在敌我力量的比较。只要建奴主力在正面战场与明军展开战斗,突击兵团便完全可以直扫其腹地的空虚防守,杀人、放火、抢掠。就食于敌,就算不能一举将建奴彻底消灭,遭此摧残,建奴也只剩下了一口气。
毕其功于一役,朱永兴终于可以向军队发出这样的期许和希望。而在这豪言壮语背后,则是一场巨大的投入。弹药粮秣。被服棉装,从陆路、海路运抵前线。从南到北,很多民间百姓都意识到战争即将走到尽头了。而现在发放的将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批战争债券,不仅有利息收入,更有纪念意义。
商家的购买是最踊跃的,他们的嗅觉也是最灵敏的。东北虽然苦寒,但人参、毛皮、东珠等却是珍贵之物。而购买三十万两以上的个人或团体,可是有朝廷的奖励和优惠。有民爵之赐,可得东北行商执照,拍卖东北光复地区的商铺房产可享优先权。嗯,即便不从利益考虑,得到爵赏,对于商人而言,也是光耀门楣的盛事。再说,这钱是借给国家的,又不是白白捐输。
五百万两银子的战争债券,民间百姓的小额购买只有很少的量,没持续多长时间,中央银行便宣布债券已经卖光,倒让一些百姓直呼太少,时间太短,全让黑心商人给买了。
时间就在这准备和筹划中飞快流逝,除了战争之外,朱永兴还在悄然作着另外的准备。密折和书信沟通一下子繁忙起来,各地的巡抚,各军区的长官,朱永兴在试探,在商议,在征询,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把握的思路和章程,就等着东北的大胜,等着威望再上一个台阶,再对外宣布了。
这也是做皇帝的优势,无论是什么好事,总能沾上点边。君明臣贤嘛,没有明君,哪有贤臣,哪有名将?
当秋风萧瑟,落叶满地,令人顿生苍凉之感的时候,东北战事终于爆发了。掌握战略进攻主动权的明军,以威不可挡之势向满人的巢穴压去。
…………
胜利是可以预料的,建奴舍长就短,想用深沟阔壕来守住巢穴,却正是取死之道。在火力强大的明军面前,无论是攻坚,还是防守,都足以发挥优势。如果建奴以轻骑游动,那才是明军不太好对付的。
当然,建奴采取这种战术也有不得已的原因。首先是兵力不足,工事则可以稍作弥补;其次是战略回旋余地小,东北地区不象草原,建奴也不是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家眷老小必须要安置在相对固定的地方,这也影响了其人员的机动。
而明军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构思也是很毒辣的。即便建奴想再度北迁,也要考虑到重新找到居住地,再建房盖屋以度过寒冬,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搬家穷三年,看似丢弃的是一些可要可不要的物件,但到底是固定资产,总有用处。建奴从关内到关外,立足未稳,又从辽东退到建州,损失极大,人心已是不稳。不打便撤,恐怕族人便要星散了。
朱永兴虽然盼着胜利的确认,但也知道需要等上些时日。毕竟正面进攻不是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