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两千八百三十五章 落幕,澳洲战争(上)

澳洲战场上的数十万盟军士兵,不知道盟军总部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们的两个司令官,已经开始进行前期的准备,还在与日军进行着血战。

自从日军改变战术和打法之后,像三月份那样的大规模进攻,基本上没有了,但日军弹钢琴般的小规模进攻,却在整条战线上,到处都在进行着,整日炮声轰鸣、枪声不断,硝烟和战火,弥漫在北澳洲的上空,来自太平洋的四月份温润的海风里,都充满了呛人硝烟味儿和刺鼻的血腥味儿。

好在,制空权总算没被日本人全部控制,因为日军轰炸机给盟军士兵造成的伤亡,大为减少,不过,最近这段时间里,日军飞机的猖狂劲头儿,似乎又有所恢复,总体来说,盟军还是处在被动防守的挨打状态。

而在战场对面,日本西南太平洋派遣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在四月份的心情,倒是很不错,改变了战术和打法之后,皇军士兵的损失减少了,而战场上的优势,则是进一步扩大,如果没有盟军航空队夺去战场的一半儿制空权,一切都非常完美。

伊藤大将有绝对的信心,在今年年底之前,彻底耗死澳洲盟军,所以,他现在不着急,在派遣军兵力不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一点点儿地消耗盟军的兵力,最后发起致命一击,彻底解决澳洲问题。

不过,伊藤大将这种悠闲的心态。在得知海军的山本五**将,指挥陆海军航空兵,对美国东海岸进行大规模轰炸。且取得巨大战绩之后,便荡然无存了。

伊藤大将着急了,急得眼冒金星,他始终认为,最先踏上美国本土的,应该是勇猛善战的帝国陆军,而不是牛皮哄哄、却决定不了战争最后结局的海军。现在,这个荣誉,被海军的家伙们夺去了。身为手握一百余万精锐士兵的自己,如何能够咽的下这口气?

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陆军,海军的军舰和飞机。能在美国的土地上登陆吗。伊藤大将决定请战了,他再给大本营的请战书里,这样写道,“历经几年,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来,对澳洲盟军的进攻,澳洲战场上的态势,已经完全有利于帝国。盟军经过长期的消耗,已经是疲惫之兵!”

“因此。对澳洲盟军进行最后一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伊藤请求大本营,批准立即发起对澳洲盟军总攻击的要求,以尽快结束澳洲战争,为下一步进攻美国本土,赢得足够的时间,有关发起总攻的作战计划,正在制定之中,稍后上报大本营!”

伊藤大将的请战,倒不是盲目的好胜心强,都是战场上的老鸟了,最近一段时间,通过潜伏特工不断发回来的情报,他发现一点,在近期内,没有新的盟军增援部队,到达澳洲战场。

这就是机会,当然,伊藤大将明白,造成盟军不继续增援澳洲战场的唯一原因,就是山本那家伙,对美国东海岸地区的轰炸,不过,他从内心里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罢了。

伊藤大将的请战电报,还没有发出去的时候,便接到了大本营的密电,一看电文内容,他便泄气了,“帝国目前的战略重点,依然在解决澳洲战争问题上,前提条件是,帝国在澳洲战场上的兵力,不能损失过大,对于这一点,你应该有所准备,天皇陛下以及大本营,不求以付出帝国皇军士兵,最大伤亡的代价,迅速解决澳洲问题!”

得,所有的问题,又都回到了老路上,伊藤大将气愤愤的撕碎了差不多写完的电报,等冷静下来之后,他从大本营的密电之中,看出点而门道来,彻底解决澳洲问题,却不让付出重大伤亡,那自己现在的打发,正对路啊,再者,帝国西南太平洋派遣军,不是正在做着,牵制和消耗澳洲盟军的事儿吗!

那么,大本营所担心的,是怕澳洲盟军大部或者部分,撤回美国本土,给以后在美国本土的登陆作战,增加困难,想明白这一点,伊藤大将的心情好了很多,不过,若想完成自己所猜测的,现在的进攻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第二天,伊藤大将想一线的进攻部队,下达了新的命令,“从即日起,对盟军阵地的打击,由大队级别的小规模进攻,改为联队以上中等规模的进攻,且进攻的密度和频率,加强一倍!”

伊藤大将一声令下,战场上的一百多万日军士兵,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重新拿出来三月份的劲头儿,开始了凶狠的进攻,顿时,战线上的炮火,燃烧了半个天空,双方的作战飞机,也开始了激烈的厮杀,盟军的第二道防线,吃紧起来,部队的伤亡也在猛增。

日军一反常态的凶猛进攻,可是把澳洲盟军司令官巴赫利斯曼中将,副司令官费尔南德斯上将,吓得不轻,他们以为,日军指挥官觉察到了盟军正在悄悄进行的撤退准备,才加大了进攻的力度和密度,不准备放盟军撤走!

直到三天之后,紧张得差点儿窒息的两个盟军指挥官,才把心放到肚子里,虽然日军的进攻突然加强了,但绝不是全线总攻击,否则,第二道防线所承受到的压力,就不仅仅如此了,更大的可能,是进一步消耗盟军兵力的战术。

事实也的确如此,三天的激战下来,盟军阵地没有一处丢失的,只不过,士兵的伤亡增加了几倍,前线的局势稳住了,两个人又把主要精力,都用到安排撤退的事情上来。

到目前为止,盟军总部撤退的密令,还仅限于两个人知道,保密是绝对保密了,但承受的压力,也


状态提示:第两千八百三十五章 落幕,澳洲战争(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