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的黎明>章 101 夜郎万里道-15

[章节目录]

------------

“轰隆隆——”天上的闷雷已经响了一个晚上,但雨还没落下来。平原上的云层越压越低,雷声与铁桶的炮声交织在一起,令不少契丹人心生恐惧,在帐篷中伏地祈祷长生天保佑。旷野中,耶律大石猛抽了坐骑一鞭子,随行骑将簇拥着皇帝飞奔上一处小丘,举目望去,只见空旷的原野上布满了辽宋士卒和战马的尸体。两里外便是宋军大营,一队队人马就在契丹拦子马的眼皮子底下整队,只要天际露出鱼肚白,大队宋军就会出营邀战。辽军与宋军已整整鏖战三天之久,很多人有些精疲力竭,但这场战役还要继续下去。

“铁哥走到哪里了,区区百里之距,他怎么还没到?”

耶律大石脸色如铁,皱眉望着远处乱哄哄列阵的宋军。西京军原先如鼠辈一般畏畏缩缩,耶律大石原以为只需威慑就可以令曹迪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岳飞所部突然如同疯狗一样突入了战场,西京军也随后掺合了进来。一目了然,西京兵的军纪远不如镇**。然而,西京军毕竟是宋朝四大行营之一,人马众多,兵甲犀利。倾力相战之下,数万辽国精兵竟然难以招架。耶律大石一边利用骑兵的优势,与宋军反复争夺铁桶炮垒,一边传令耶律铁哥带精骑抄所率的数万精骑与耶律大石的御账相距不过百里,若是马不停蹄,一天足矣。然而,一天一夜过去了,耶律铁哥的人马还没有到。

“陛下,北院大人快马传来消息,赵行德所部突然拔营南下,似乎想要和曹迪、岳飞合流会战,为确保御营的后路,北院大人正都督各部人马,全力阻止赵行德所部人马行动。”

“又是赵行德?”耶律燕山不耐烦地听着,猛然大喝道:“陛下,让我再带兵冲阵,杀光这些南蛮。”他额头上缠着白绢渗出丝丝血迹,那是昨天冲阵时被一颗铁弹子擦伤的。南蛮恶毒地在铁弹里掺了铅,一夜工夫,伤口仍没愈合,反而有发烧化脓的迹象。

“燕山要先养伤。”耶律大石摇了摇头,沉吟未决,抬头望着天空中如墨的乌云。

突然,一道闪电从低垂的乌云中刺了下来,仿佛一柄巨大的光剑要把大地劈开,闪电一个接着一个,“轰轰——”“轰隆隆——”“噼里啪啦——”的雷声如连珠一般,紧接着,大雨如瓢泼一般下了下来。这场豪雨的来势极大,伴随着狂风大作,辽宋两军大营都乱成一片,军卒们纷纷走避。刚刚出营列阵的西京军乱哄哄的退了回去,旁边另有几个镇**营队方阵似乎没得到军令,仍笔直地立在狂风大雨之中,竟丝毫不为所动。

远处的闪电一个接着一个,令人心惊胆战,大雨滂沱而下,皇帝仍立马山丘瞭望,诸辽国重臣也不敢走避。“回去吧,”耶律大石皱眉道,“让勇士们休息几个时辰也好。”诸大臣这才如蒙大赦一般簇拥着皇帝,狼狈不堪地返回御营。

数十里外,厚厚的云层垂地,雷声隐隐。不知因为雷鸣还是马蹄声,地面在微微震动。

在无数契丹骑兵的围困中,数万宋军士卒结阵向南。空旷的原野上,数十个营方阵宛如棋格错落,交替向前。每一营到达指定位置后,立刻插下鹿角做固守之势,落在后面的营队随即拔出鹿角,通过前方营和营之间的空隙整队向前,超过最前方的方阵后,随着军官大声号令,军卒们再度插下鹿角。

不断有大胆的契丹骑兵靠近宋军阵势,历经多日的鏖战,双方都摸透了对方的底细。契丹骑兵恪守着“成列不战”的规矩,驰马到距离宋军三四十步外,一边高声恐吓,一边放箭骚扰,期望以最小的损失延缓宋军前进。与此同时,宋军方阵不时响起“砰砰”“轰轰”的排铳之声,一阵阵青烟腾起,有些骑兵被铳击落马,其余骑兵如受惊的兔子一样扬鞭远遁,然而,隔不了多事,又极为嚣张大笑着打马而回。因为骑兵的骚扰,宋军虽然没吃什么大亏,但行军的速度也变得十分缓慢。

“大帅,暴雨将至了,”欧阳善秉道,“要不要扎营避雨?”

“军中连帐篷都没有,”罗闲十笑道,“一人就一块毡毯,避什么雨?”陆明宇、邓元觉等将点了点头。为了减少辎重而不带帐篷,将士们颇有怨言,但赵行德身为主帅也是如此,这些日子来,宋军也习惯了餐风露宿的行军生活了。

在河南平原上,辽军的坚壁清野做得极为彻底,如果没有后面的粮草输送,赵行德所部仍然不能在一地停留太长时间。而且,短短数日,举兵前来投效的义军骤然增多,繁县的军需顿显紧张。宋军前后面皆有大队契丹骑兵,辽军拦子马四出,凭借骑兵的优势,几乎完全割断了赵行德所部和其它宋军之间的联系。曹迪、岳飞与耶律大石会战的消息,赵行德整整迟了一天一夜才从契丹俘虏口中得知,他当即下令,留下三千火铳手防守繁县,数万人马整队向南,争取和岳飞、曹迪配合,从北面威胁耶律大石的御账。

“各部坚持,再往前行,契丹骑兵虽然来去如风,但我们攻其必救,他们就不得不在此与我们相持消耗,”赵行德的脸明显凹下去一截,粗短的胡须宛如贫瘠土地上的野草。他喉咙沙哑道,“我军固然疲累已极,但契丹骑兵也是一样的。大雨不利于骑兵,咱们火铳雨天不行,但辽狗也够呛,对付弯刀骑矛,咱们还有大斧和枪刺!”

“大帅说的是,管他辽狗,”陆明宇笑道:


状态提示:章 101 夜郎万里道-1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