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雨大宋>第131章 京城来使

五天之后,陈希志陪同朝廷派来的使节,同修起居注的贾黯到了胜州。并带来朝旨,让陈希明与贾黯一起,乘火车赴京。

迎了贾黯入官衙,分宾主落座,杜中宵道:“使节此来,除朝旨外,不知朝廷还有何吩咐?”

贾黯道:“今年夏天,铁路就可以修到居延县。朝廷不想停留,想一直修到伊州。现在赵滋大军在居延,西域的黑汗国和高昌国尚在犹疑,要趁他们定计之前,占住伊州。”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倒与朝廷同计。铁路到居延,当在七八月间,还可以向西修两三个月。如果能修到马鬃山下,那就极好了。星星峡虽是要地,并不险要,铁路到了马鬃山,大军可以直起,顺势直下伊州。大军只要到了那里,就一切都好办了。”

贾黯道:“节帅的奏章,圣上和枢密院看了极是认可,愿意照办。此去京城,如果陈希明本人没有异议,可以不回伊州,改为在京城居住。伊州一切,交予节帅处置。”

杜中宵想了想道:“居延到伊州约有一千五百里,铁路修起来并不容易,要从容行事。现在河曲路修铁路的人,是顺化渡一战时,俘的党项战俘,已经修了一年路了。前些日子我问过,这些人在本朝修造铁路,因为饮食充足,过得倒还舒心。不过,时间长了,人心难免会变的。我本来想的是,他们把铁路修到伊州,便就放为良民。一部分在西域屯田,另一部分则沿铁路分布,维护铁路。”

贾黯道:“节帅如此安排,朝廷没有异议。不过,这些人终是外族,如此布置当安排妥善。”

杜中宵点头:“是啊,终究是外族,让他们守铁路,要冒些风险。没有办法,他们是修路的,对那里熟悉,是合适人选。而要从中原招人,以这条铁路沿线的条件,实在难啊!”

贾黯默默点了点头,这是实情。这条铁路过了胜州,便就穿行于荒漠之中,人烟稀少。周边本来人口就不多,到哪里去招人来驻守。那些党项战俘,因为生活条件反而要强于党项军中,管理修路的人员又用的方法和缓,并没有怨言,兢兢业业修路。不过时间长了,就很难如此。

铁路到了伊州,就打开了进入西域的大门,后面的事情没有那么急迫了。

前些年对党项的失败,让皇帝赵祯对军队非常失望,很多政策都是由此而起。河曲路一战,彻底改变了前面连战连败的阴影,朝廷政策大变。重入西域,复汉唐雄风,被放到了一个特殊地位。陈希明主动入京,表明态度,朝廷坚定了加快进入西域的决心。

王拱辰回去之后,说服了皇帝赵祯,让他明白,对禁军的改造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京城军校出来的人,还不能跟河曲路这里相比。要想完成转变,需要大量撤换禁军人员,而这需要的是时间。便如杜中宵在随州练兵时一样,大量招人入军校,并大量选汰,用四五年的时间,禁军才能整训完成。在这之前,真正能打的军队,还是河曲路这里。

河曲路的新兵已经整训完成,补入各军,军队的规模基本保证。但军官的质量,用杜中宵的话讲就是惨不忍睹,与以前自己的那支军队相差甚远。这没有办法,来的军官都有职级,从军校出来,只是学了些知识,能不能用,能用多少,都控制不了。新成军时期,就是如此,只有经过大量战争,从这些人里选出合格的军官。进入西域,面对并不强大的敌人,是个练兵的机会。

人员已经撤换,新来的人,对自己的身份很清楚,这个时候也不怕杜中宵权重。因为如此,朝廷对进占西域十分热衷,一心想在今年进入伊州。

杜中宵听贾黯讲朝廷的情况,有时点头,有时沉默不语。出乎自己意料,朝廷对于建功立业,有出人意料的兴趣。自己本想稳扎稳打,在朝廷的眼里,显得有些过于迂腐。现在的西域,各方势力对于铁路的出现还没有反应过来,几乎是放在那里的桃子,早一步过去,就早一步摘到手中。

贾黯说完,对杜中宵道:“后日,我就与陈希明等人一起入京,节帅不必再为此费心思。后边只要用心于到居延的铁路,尽快修通,而后向伊州修去即可。”

杜中宵道:“朝廷既是如此安排,我自无异议。不过修铁路不是容易的事,怎么也要明年,才能修到伊州。这一年多的时间,难保契丹和党项没有其他的变化。”

贾黯道:“出了事情,朝廷再另行安排就是。节帅只管催促赵滋,尽快西进。”

杜中宵点了点头:“那便如此。对了,留陈希明在京城,随他去的那些商人怎么办?据我所知,里面不少人,本来就不是伊州人氏,只是随着商队做生意而已。”

贾黯道:“看陈希明的面子,这些人此次生意,朝廷会成全他们。以后使节入京,都是坐火车,不会再如此郑重了。西域的生意,现在朝廷的意思,还是由胜州安排。此次入京的使节,入京之后,可以先行返回,由节帅处置。是让他们留在胜州,而是放归故里,节帅自决即可。”

杜中宵听了笑道:“他们都是西域人氏,回来了当然放归故里,留在胜州哪个愿意?真要到胜州来做生意,他们必然仔细安排,才安顿下来。”

贾黯道:“这些边事的细节,非我所知,我只向节帅转述朝廷意见。”

杜中宵道:“好了,朝廷的意思,我已经知道,自会处


状态提示:第131章 京城来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