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840.第840章 844 给黎塞留的祭品19/20

美国驱逐舰卡辛杨号号的声纳兵突然对着话筒高呼:“鱼雷发射管注水音!”

“你确定?”扬声器里立刻传来卡辛杨号舰长的声音,美国海军中部分驱逐舰的舰长已经在护航战中和德国潜艇遭遇过了,但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太特么多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舰长没有反潜的实战经验,换了有经验的舰长现在一定超紧张,先转舵回避再说,因为鱼雷管都注水了,那说明潜艇已经躲过反潜网占领了有利射击阵位,保不准你就是它瞄准的目标。

但是卡辛杨号号根本没有规避,舰长想到的也是先确认状况属实。

好在潜艇一般不会花时间去攻击驱逐舰这种低价值目标,毕竟潜艇的鱼雷要装填需要的时间实在太久太久了,它得把鱼雷留给大船。

卡辛杨号的声纳兵皱着眉头回答舰长道:“我……不是特别确定……因为声音很远,而且是在我们前方。”

此时英美联军舰队正摆出反潜用的阵型,大船附近适合进行鱼雷攻击的位置上都摆了驱逐舰或者轻巡,卡辛杨号正好在舰队旗舰的右前方,如果敌人发射阵位在卡辛杨号的正前方,那基本确定一件事——它的鱼雷能打得着大船就见鬼了。

扬声器里舰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全舰广播就响起来:“所有没有值班任务的船员到甲板上寻找鱼雷航迹,鱼雷从我们前方来,谁找到了航迹奖励额外的岸上休假。”

广播结束后,隐约可以听见门外舰内走廊上有人奔跑的声音——声纳兵这才发现声纳室的门没关好。当然卡辛杨号级本身也没有特别隔音处理的声纳室,就算关上门,依然会有声音传进来。

**

此时甲板上,没有就战斗位置的人全都跑到了船舷——驱逐舰如果只是处于对潜作战状态,不值班的人手还是蛮多的,毕竟对潜作战需要的就只是操舵、轮机、声纳和深弹这几个部门而已,甲板上的防空机枪手之类的根本没事干,主炮组虽然要求待机,但实际上潜艇真上浮了再跑回去完全够时间,毕竟驱逐舰就那么大点,只要留下个人随时按照命令转动炮身就好了。

所以现在,所有人都在为那额外的一天假期奋斗着。

突然,舰艏的士兵在右舷发现了鱼雷,他们高呼起来,向舰桥传达鱼雷的位置。

很快,舰桥下令主副炮向鱼雷开火,虽然这鱼雷怎么看都无法命中任何船只,但卡辛杨号的舰长显然认为自己依然应该履行职责击毁接近舰队的鱼雷。

一通炮轰之后,鱼雷终于被诱爆,腾起的水柱被海面上的强风吹向卡辛杨号,落在船员们脸上。

“率先发现鱼雷的士兵们全都获得一天额外假期,请大家继续加油寻找其他鱼雷!瞪大你们的眼睛!德国的电航鱼雷不会留下明显的航迹,但是螺旋桨搅动产生的气泡还是可以看到,瞪大你们的眼睛!”

实际上,电航鱼雷的航迹非常难以辨认,尤其是在攻击大型军舰的时候,鱼雷的定深一般都比较深,所以更难被水面上的观察哨通过肉眼发现——同时也更难被护航舰艇用小口径炮诱爆。

卡辛杨号射击了那么多发,才在距离自己船舷很近的地方将鱼雷诱爆,由此可见德国人发射的鱼雷定深有多深——反正卡辛杨号这种小家伙的船底肯定无法触发引信,鱼雷会安全的从卡辛杨号底部通过。

突然,卡辛杨号尾部的船员高呼道:“发现鱼雷!发……”

高亢的喊声突然消失了。

其他人不明所以,全都跑向发现鱼雷的那眼尖的家伙,站在他两边向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老天……”他们当中有人嘀咕,“我眼睛出问题了吗?那东西好像在拐弯……”

鱼雷航行在离卡辛杨号很近的地方,不到一链(水手们经常使用的单位),所以只要集中精力盯着看,还是蛮容易辨认出水中正在运动的雷体的。

那鱼雷确实正在拐弯,它划出椭圆形的航迹,冲向卡辛杨号护卫的田纳西号战列舰。

“该死……”人群中混着一位尉官,可能多少懂一点反潜作战的原则,“这个角度不就和德国潜艇抢占了最佳阵位再开火一样了吗?”

其他人经过这少尉这么一说,都猛然发现了这点,便开始和少尉一起大声呼喊,希望田纳西号能转变航向。

**

实际上这个时候卡辛杨号的舰长已经将鱼雷转向的事情通知了田纳西号,虽然田纳西的舰长发自心内的觉得卡辛杨号的舰员看错了,把比较大个的鱼当作了鱼雷,但他还是立刻下令进行规避。

卡辛杨号开始向着报告的鱼雷来袭方向转向。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可以最快速度减少鱼雷可以命中的投影长度,而相比朝着和鱼雷相同的方向转向,正对鱼雷来袭方向可以让鱼雷的威胁更快的解除——这样转只要撑过了和鱼雷交错的瞬间就算脱险了,再怎么机动都不会有问题,而朝另一个方向转之后还要担心会不会转过头再被本来已经避开的鱼雷打上,因为战列舰这种几万吨的东西,不可能停止打舵它就立刻停止转向的,何况舵面打回来本身就要十几秒钟。

第二就是舰艏部分不是防护区,就算被打漏了也不会影响战舰的生存,哪怕整个舰艏都灌满水,战舰的防护区域仍然有足够的储备浮力,而舰艏中雷进水对战舰的平衡影响也更小,如果鱼雷打在侧面导致侧面漏水,那战舰就麻烦了。另外,舰艏基本没


状态提示:840.第840章 844 给黎塞留的祭品19/2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