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孝然后再找了几波人,挨个问他们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最终才明白了其的缘由。
)很简单,是利益关系,在太医院的时间待的时间长了,那些老太医不免都沾染了官场的习气,尤其是那些老太医,为了保证自己的饭碗,极力打压那些年轻的才俊,甚至和采办之类的勾结,从皇宫采购里面谋取私利,看来有一部分人虽然医术高超,品德却是无低下,这些人无疑是朱有孝推行医药发展的最大阻力。
看起来要想推动医药发展还得另想高招,首先朱有孝想的是李时珍为什么会编写《本草纲目》,目的是什么?朱有孝自己进了太医院的藏书楼,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永乐药典》、《本草纲目》,还看到了更令他兴奋的著作,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王肯堂的《六科证治准绳》。在这几部书,尤其是《本草纲目》和《六科证治准绳》引起他的注意,《本草纲目》在后世只要学医、学药的人,无不知晓,是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是识字的都知道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朱有孝自然知道。但是不知道的是李时珍曾经做过太医院的“院判”,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医疗事务的职位,怪不得李时珍对于药有这么大兴趣,人家是科班出身。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李时珍、王肯堂等好几个人都是太医院出身,或者是官员出身。为什么会在他们离开官场之后才会有这样的巨著佳作呢?
综合看历代官场,无不为了名利,人常说“无利不起早”,“无不为利来,无不为利往”,“千里做官,为了吃穿”等等,但是还有一句叫做“舍利取义”,“舍身取义”的名句,这是说在“义”面前,“命”和“利”都是次要的,“留的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等,为的是名流千古。对了,这是一切的根结了,朱有孝一下子恍然大悟,这时代的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这四个字“名流千古”。
当朱有孝看到一部《古今医鉴》这部书的时候,发现这部书的作者是太医龚廷贤,刚去世五年,寿龄达九十多,该书是由其子龚守国、龚守宁校注,便想起了自己曾经咨询过的一个年轻太医好像姓龚,于是再次招他进来,问他是不是认识龚廷贤,这位太医告诉朱有孝,龚廷贤是其祖父,他叫龚居。
代明官方的最高医学机构为太医院,它除为皇室服务外,还兼管医学教育。太医院医生主要从各地世业医生考选。被选入太医院学习者,称医丁。医丁必须由嫡派子孙告补,经太医院学习三年,通候类考,试后才准补役。如嫡派无人或不堪补用,经获准可从亲支弟、侄人等,选一人参加学习考补。
朱有孝知道龚居是龚廷贤的孙子以后,这事好办了,马对龚居进行了考察,觉得此人深的乃组家训,是一位品行、医术俱佳的人才,马下旨任命龚居为新开办的“大明医药学院”的筹备处的同知,负责筹建工作。
龚居无疑对于这个工作充满了激情,因为朱有孝明确告诉他,这项工作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并且朱有孝要求他马开始去寻找目前健在的、名声品行俱佳的、在民间行医的一些好医生,特别的指出其的《外科正宗》的陈实功,因为医、药之所以被西医打压,最主要的是西医外科太厉害了,医外科根本不了。在历史三国的时候,最著名的外科医生华佗被曹操这个家伙杀掉之后,再也没有太著名的医外科医生了,因为《青囊书》被狱吏的老婆给烧掉了,据说后世的劁猪骟羊是《青囊书》的残篇遗留下来的。但是,从此以后国历史再也没有出现过著名的医外科医生了。现在终于发现了一个国宝级的医外科医生,别管他多大岁数了,一定要把他找来,为今后医药能够走向世界做出贡献吧!
然后朱有孝又让派人去找李时珍、万全、高武、杨济时、王肯堂、吴昆的后人,这些人都是一时的名医,根据国人的习惯,行医都是世世代代父子相传的,有些都是在太医院有记录的,有些是当地有名的家族,让人找来并不是什么难事。还让他去寻找江苏吴县的吴又可、山西太原的傅青主这两位是未来的医术大家,现在让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将来的成必定更胜历史的名声。还有两位张景岳、缪希雍,张景岳在后世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大家,这人性格豪放,曾经从军,失意后从医。缪希雍这位岁数较大,但是也必须请来,此人对于药物的炮制、丸、散、汤、膏等的制作,有极高的研究,药走向世界之路他是鼻祖,这也是宝贝的宝贝,和陈实功一样的国宝。
给龚居交代了这些必须找到的人以后,也必须给他一定的权利,所以朱有孝直接授予龚居正三品的实职,又在锦衣卫骆思恭那里给他调来了二十多了精明能干的人跑腿。然后,龚居开始了在全国的大找人行动,还得说龚居真有能耐,经过他两个多月的行动,除了那些名医的后人找来不少,陈实功、缪希雍、张景岳这三位牛人都给找来了,另外还找来了不少在各地行医的地方名医。
陈实功老爷子今年已经五十八岁,听说朱有孝要邀请各地名医组建“大明医药学院”,二话不说,带自己的行医家伙跟着寻找他的人来京城了,本来老人家编写《外科正宗》的目的是为了造福百姓,流芳后世,现在皇帝给了这么好的机会岂能错过。所以不但老爷子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七八个徒弟,这一下子让朱有孝可乐坏了,要是都像陈老爷子这样,连太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