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天启录>第六十五章 察哈尔汗的前途

随着卜石兔台吉带着他的蒙古部落退出河套地区,而素囊台吉的部落全部汉化成为明朝的一部分,整个河套地区被明朝彻底收入囊,战后重建的任务落到了袁应泰的身,至于袁应泰日后如何按照朱有孝的思路去建设,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察哈尔部落的林丹汗自从知道科尔沁蒙古部落和大明朝交好时,从心里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总是感到大明朝会对自己下手,土默特部落对大明朝的延绥地区骚扰,林丹汗心里自然清楚是什么原因,开始时他还以为自己的计划无的英明,结果没有想到的是明朝军队的反应是如此的迅速,先是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平定了素囊台吉的骚扰,并且擒获收复了素囊台吉的部落。在接下来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走了卜石兔台吉的整个土默特部落,特别是当他听说卜石兔台吉的一个万户,被卢象升的一个千户在一个时辰都不到的时间里打得丢盔卸甲的溃败,更是让林丹汗心惊胆颤,那可是十倍的兵力呀,竟然连一个时辰都挡不住,这大明朝的军队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强悍的战斗力了?

随着土默特部落的退走,察哈尔部落的右翼已经完全暴露在明朝的兵锋之下,明军随时可以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动对他的攻击。而现在的整个察哈尔部落的各个鄂托克却是离心离德,大的鄂托克开始和明朝勾勾搭搭,小的鄂托克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联系,也是私下开始派人联系商品的交换。所有这些不寻常的事情,都让林丹汗心里非常的不安,其实他没有想到这些事情都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察哈尔部落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历史号称蒙古央万户,在北元时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其各鄂托克的领主历来都由“黄金家族”达延汗的长子图鲁博罗特和六子翰齐尔伯罗特的子孙承袭。他们属于蒙古央汗庭和“黄金家族”的嫡系的嫡系,精锐的精锐部分。

自从元朝政权从原地区退出以后,北元政权在大漠两边重新开始运行,在将近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和明朝进行战争,但是游牧民族的特点让他们无法一直保持强大的战争能力,每当一代汗王去世之后都会引起内部的权利纠纷,到了现在央汗庭和“黄金家族”对个部落的向心力越来越弱,矛盾越来越多,想要和明朝军队进行战争的能力基本已经失去,在历史他们也是在不到十几年的时间里,被后金政权分化、收服,失去了独立统治大漠南北的资格,成为后金政权的附庸。

林丹汗思来想去用什么法子来加强自立的势力,重新具备和明朝分庭抗礼的能力,免得自己和卜石兔台吉一样被赶出大漠南北。在林丹汗想的脑仁都有些发张的时候,有了好消息传来,努尔哈赤派的使者到了。林丹汗故作冷淡的晒了那使者两天,这是作为以前努尔哈赤部落对自己的不恭,但是等到使者递努尔哈赤的书信时,林丹汗再也矜持不住了。

努尔哈赤在信里面告诉林丹汗,现在的明朝实力以前强大了许多,为了保证我们不被明朝灭亡,我们必须联合起来,从东西两面夹击面朝的军队,一旦成功我们可以平分辽东的广大地域,甚至可以南下重新灭亡明朝,重振元朝的盛世。到那时您林丹汗将是蒙古族再造的新一代大汗。

看完努尔哈赤的来信,林丹汗先是激动无,雄心被再次点燃,仿佛明朝的北京城又一次成为了大元朝的京都,自己成为了整个天下的大汗。不过等他冷静下来盘点自己的实力的时候,心理面又凉了半截,看看七零八落的鄂托克们,林丹汗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为了将来的前途着想,林丹汗还是决定召集所有的鄂托克首领门来商议一下。

来到白城的各个鄂托克首领门也是内心忐忑,不知道林丹汗打的什么主意,当林丹汗拿出努尔哈赤的书信让大家轮流观看,然后询问大家意见的时候,大帐里立刻像开了锅的沸水,争论声响成一片。察哈尔左右翼三万户深知现在明军的强大,尤其是右翼的万户,他的部落里有人见识过明军的火器,也见识过河套轻骑的彪悍,一千人杀得土默特部落的一个万户丢盔卸甲,让整个部落失去战争的意志。因此左右翼三万户坚决反对与明军交恶,更何况现在明朝和自己的商品交易量非常大,而且部落过得也很舒心,根本没有和努尔哈赤结盟,共同对付明朝的必要,再加努尔哈赤已经被明军打得退缩到了老巢附近,根本没有能力和自己联合。而漠北的三万户则是极力支持林丹汗和努尔哈赤结盟,他们还没有见识过明军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对明军很无知,只想着如何恢复大元帝国的荣耀。商讨的结果很悲观,多数鄂托克不赞成和努尔哈赤的结盟,反而愿意与明朝保持现状。

且不说林丹汗很是失望,却说察哈尔右翼三万户的首领对于林丹汗的能力更是非常的失望,认为他的眼光有些毛病,放着强大的明朝不去交好,却要去联合努尔哈赤去招惹明朝军队,你想早死早托生,我可是还没有享受够呢!右翼的首领叫颚木布楚琥尔,这家伙在历史早早投靠了皇太极,不过下场不好,孙子造反被康熙皇帝给杀了。颚木布楚琥尔回到领地以后,和手下的头领门商量如何自保,共同决定向离他们最近的袁崇焕部告密。

袁崇焕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刻将情报秘密汇报到朝廷,朱有孝得知情报后,立即命令袁崇焕迅速出兵截击漠北蒙


状态提示:第六十五章 察哈尔汗的前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