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天启录>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乱

安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正月十六传来消息,居住在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土默特部出兵骚扰延绥地区,陕甘总督张鹤鸣派人平叛不利,都指挥陈愚直进退适当,急需调集援兵。

原来历史,由于察哈尔部落首领林丹汗对其他部落的压榨,以及女真人的不断打击,部分蒙古部落西迁,集聚在河套地区,并且不断的骚扰陕甘地区,而且由于支援辽东战事,致使陕甘兵力空虚,造成河套地区被土默特部落入侵。

但是这次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事情还是出在林丹汗身,这家伙得到和大明朝贸易的机会,大肆购买明朝的各种商品、粮食,有大肆提高价格向其他部落出售,凡是不听话的部落一律禁止贸易。因为有了大明朝的支持,现在的林丹汗历史强大得多,故此一些部落还是像历史一样西迁河套地区。这些部落都穷的叮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虽然有牛羊肉,但是没有茶叶消食也不行啊,于是便配合着俺答汗部落开始抢劫延绥地区的大明朝老百姓。

朱有孝不由得苦笑,看来蒙古人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了,自己的日子刚好过起来开始自相残杀,结果还连累的大明朝要操心。自此朱有孝决定分化蒙古人,不再想着让这些人兵合一处去远征西域,而是决定把他们同化,让他们变成自己汉族的一部分,像后世一样成为华民族的一个分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的西夏人、辽人、金国的大部分女真人都变成了汉人的一部分,他们的字、语言到现在已经基本同化,自己的化特色已经失去。像时下的蒙古人,无论是察哈尔部落,还是土默特部落,都已经失去了成吉思汗时代的勇猛精神,虽然看起来像狼,但是已经失去了狼的那种合作、凶残的本质,仅仅像豢养在动物园里的狼一样,只具有其形状罢了。既然这样,朱有孝下定决心,全力平定这场叛乱,争取连打带拉,彻底收服土默特部落,然后在加以严格的军事训练、化的同化,使之彻底成为具有血腥的汉族战士罢了。

朱有孝及下定决心要平定河套之乱,要派出合适的统帅和将领。熊廷弼在辽东,孙承宗还在四川没有回来,那么让谁做主帅和将领呢?在这时来了一个人--袁崇焕,袁崇焕这次是到京述职的,于是吏部尚书周嘉谟举荐袁崇焕去担任河套平叛的御史。

朱有孝对于袁崇焕的认知仅限于对历史资料的评价,因为袁崇焕杀了毛龙,所以朱有孝对他并不是十分感冒,为的是怕他再刚愎自用,说不定又自恃清流杀了另外的将领,但是对于他的军事才能还是较欣赏的,毕竟袁崇焕还是明末三大名将之一。思来虑去朱有孝还是决定任用袁崇焕,但是前提条件是派出掣肘不能让他滥杀无辜的监军,这个人选谁呢,太监肯定是不行,朱有孝想起了袁应泰,袁应泰为人正直,又善于搞地方建设,尤其善于治理水患,擅长农田水利建设,何不用袁应泰替换张鹤鸣担任陕甘总督制约袁崇焕,又能充分利用二人的优点呢。武将调洪承畴,这家伙虽然在历史投降了女真人,但还是有相当不错的军事才华的,不然的话也不会让皇太极的皇后去陪他睡觉,还有孙元化、卢象升也一起派过去。孙元化现在正在新建立的大明兵器厂里,配合宋应星、雷鸣天、毕懋康试制新式大炮呢,卢象升还在大明官吏学校的军事科学习呢。

在这天启元年的一年里,为了练出好钢、铸造好炮,朱有孝是费尽了心思,宋应星花钱制造炼钢的坩埚费尽了金钱,炒钢技术日渐臻熟,从江西弄来的乌沙在宋应星历尽无数失败的情况下终于练出了几吨钨钢,做成了合金钻头,利用朱灵制造的钻床可以制造各种枪管和小口径炮筒了。而雷鸣天则在付出了三个手指头的代价,研制出了炮弹底火的制造,还有炮弹的触发爆*,这样以来只要炮弹打出去无论多远,只要一碰到地面或者硬东西会爆炸,朱有孝的大炮计划终于可以彻底实施了,虽然不了现代的能够打几十公里的加农炮,但是现在只要能够打出两公里足够使用了,至于以后海战装到战舰的需要打到十公里以的大炮,目前根本用不到,最起码也要几十年以后才会用到。而在徐光启、宋应星等人的培养下,在大明技术学校的培养下,在朱有孝的指点下,这些东西诸如锻造、锻压等技术,合金钢技术将会在朱有孝无穷的金钱堆积下都被攻破,几年后朱有孝将制造具有蒸汽机动力技术的铁壳战舰,甚至钢甲战舰,将会把世界秩序重新整顿。

天启二年二月初二,大明朝北京城前门外,排列整齐的大明神机营二万官兵整装待发,这二万军队是孙承宗走后由孙元化配合兵部训练的,具体操练方法是由戚金的退役老兵们亲自指导,其的三千人炮兵则是由孙元化亲自训练,不但配有普通的“二踢脚”小炮,还有迫击炮,更是配备了十门能够打到五里以外的大炮,并且都安装了炮镜,计算图表,使士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攻击目标。另外二千人带着四千匹驮着炮弹和弹药的骡马。

雷鸣天制造出大炮底*以后,在朱有孝的指点下,孙元化、毕懋康、还有徐光启推荐的王徵、李之藻共同努力下,制造出了原始的手摇机枪,不过和历史的第一款手摇机枪不同的是用的一根枪管,子弹是转盘型的,其实是一杆大型号的半自动步枪,每盘子弹二十发,弹壳可以重复使用。至于步枪还是使用纸质弹壳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