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龙啸大明>第三三八章 又一次关原之战(四)

幕府军的士气本來就不高,在前三天的战斗中,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那毕竟是建立在长枪对大刀的面对面作战基础上,而现在却是面临着一个只能挨打,不能不手的局面。因此在遭遇到了中华军的猛烈打击之后,幕府军立刻就军心涣散,全盘崩溃,纷纷的向后撤退。结果幕府军的箭头阵地的第二条防线,很快就溃败下來。士兵们纷纷向桃配山的主阵撤退。

而这时离中华军发动进攻开始,还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也让倒幕军的其他大名看得目瞪口呆,火枪到了中华军的手里,怎么就不同了呢?

不过中华军虽然出战了,但商毅可也不会让这些大名都闲着,立刻下令,让倒幕的大名分为两路,立刻向幕府军的左右两翼发动进攻,而在中路,中华军也向幕府军箭头阵地的主阵桃配山阵地推进。

在中华军出战之后的鼓舞之下,整个倒幕军的士气也都为之一振,因此各大名们也都鼓足了勇气,又一次向幕府军发动了进攻。

幕府军箭头阵地的主阵和第二条防线的距离并不远,只有不足二百米,因此中华军的推进速度虽然不快,但也在逐步向幕府军的主阵所在的桃配山逼近过去。

而在桃配山阵地上,主将德川直义也沉不住气了,亲身披挂上阵,手执太刀督战,指挥着幕府军的士兵向中华军发动进攻。因为徳川直义心里十分清楚,在中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如果一味的防守是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只能主动进攻上去,和中华军进行近身作战,才有可能抵挡得住中华军的攻势,这是唯一的办法。

但幕府军刚一出击,就被中华军迎头一阵痛击,立刻又被打得纷纷后退,中华军又趁机向前推进,达到了幕府军的第二条防线附线附近,而幕府军的主阵因为己经进入中华军的射程以内,只好被迫后压缩了几十米的距离,不少桃配山上的士兵也都纷纷逃下山去。

徳川直义见况,也不禁脖然大怒,立刻挥刀连斩了几名带头撤退的将领士兵,同时严令士兵不许再后退了,必须向中华军发动进攻。[]

而在徳川直义的严逼之下,幕府军的士兵们只得硬着头皮,又向中华军的阵线发动进攻。但中华军仍然从容不迫的开枪射击,孑弾一波一波的向幕府军射击而去,但这一次幕府军的士兵总箅是沒有被打退,而是前扑后继,冒着中华军的枪林弹雨,完全不计伤亡,拼命向前进攻。

中华军的火力虽然凶猛,但毕竞也是用的前装枪,和后世的自动突击步枪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可能真正做到密不透风的地步,在幕府军这样冒死似的冲锋之下,还是不断的拉近着双方的距离,不过中华军的射程大大提高,因此幕府军离中华军的主阵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而且冲得越近,幕府军的伤亡也就越大。但如果幕府军能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进攻势头,还是可以攻到中华军的阵线前。当然在那个时候,幕府军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但现在也沒有别的办法,徳川直义也只能硬着头皮,咬牙撑着,否则任由中华军狂轰滥炸,幕府军恐怕会更惨。因此只能不断将兵力派上去,哪么是再大的损失,也再所不惜,现在幕府军己经出动了二万余的兵力投入了战斗,同时德川直义也起快派人,到南宫山去向酒井忠义求援,请他向自己这边增援军。

接到了徳川直义也救援之后,酒井忠胜也不敢怠忙,因为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支援其他的战场,因此立刻下令,向桃配山増派了两万兵力。

不过就在这时,战场上的局面又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中华军的火枪队列之后,中华军己经布好了三百余门迫击炮,分为三批,轮流向幕府军发动轰击。

迫击炮的射程比火枪要大出了一倍,而且是采用曲射,因此可以从火枪队的头顶上飞过,而正好是落到幕府军的阵列中间,顿时在幕府军的阵列中展开了一连串爆炸。

本來中华军的阻击火力虽然猛烈,但打击的还是冲在前列的幕府军士兵,因此有一些狡猾的士兵故意放慢了速度,不沖到第一线去,而是躲在队列的中间,但迫击炮加入了战场之后,中华军的打击也呈立体化的展开,幕府军的阵列中,就算是靠后的士兵也不能保证安全。

其实这种步炮配合战术 一直是是商毅所追求的效果, 在以前的战斗中,也偿试也一些类似的战术,只是以前中华军的火枪射程太近, 和火炮相差太远, 难以形成比较严密的配合,而且以前中华军也缺少榴弹炮, 因此这种战术所用的也不多.

而现在中华军的火枪射程大幅提高, 同时迫击炮加入之后, 也丰富了火炮的打击手段,也完全有进行这一战术的基础了,因此也就在日本的战场上偿试使用出來。

结果在中华军的步炮协作的配合下,对幕府军的打击进一步加强,虽然迫击炮的实际杀伤力并不及火枪,但是可以直接打到了幕府军的中部,甚致是偏后的位置。不仅是加大了对幕府军的杀伤力,而且使幕府军的进攻连续性也大受影响。冲在前排的幕府军伤亡之后,后排的幕府军却受到迫击炮的拦截,无法及时的跟进上來,导致了幕府军的整个进攻效果都大受影响,无法再对中华军造成危胁。

中华军趁机继续向前稳步的推进,而在这个时候,迫击炮的作用也显示了出來,由于自身的重量轻,移动和使用都很方便,因此


状态提示:第三三八章 又一次关原之战(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