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我真不是神探>第七百三十章 命案(十)

纪老爷子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差在脸上写着你是不是个警察

韩朝阳没办法,只能答应连夜找。

但过去二十多年燕东变化多大,当年的农村变成了现在的城区,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新园因为离老城区最近,变化更大。曾经的新园乡可能不到两万人,现在的新园街道包括外来人口在内估计有二十万,一时半会间想找一个在已倒闭多年的化肥厂干过的人真没那么容易。

韩朝阳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回到警务室让晚上值班的蒋晓敏、王家勇一起发微信打电话,先联系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认识的老新园乡的人,问他们知不知道有谁在化肥厂干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联系了半个小时,一个热心群众终于帮着打听到一个在化肥厂干过的老职工。韩朝阳先给黄莹打了个电话,随即开警车去对面接上两位老爷子,连夜赶到那位老职工的家里。

找到的这位老人姓王,叫王庆湖,今年67岁。

十六年前征地拆迁,分了两套房。后来把房子卖了,又加了点钱买下这套与省政府仅一街之隔的房子,跟他在民政厅上班的儿子一起住。

警察大晚上找上门,他儿子吓一跳,一开门就不快地问“公安同志,这么晚,你们找我爸到底有什么事”

“王处长,不好意思,这么晚登门只是想找您父亲了解点情况。”

“了解什么情况”王副处长扶着防盗门问,丝毫没请韩朝阳三人进去的意思。

韩朝阳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王副处长的父亲披着衣服微笑着走到门边“轩民,你这是干什么,快请韩警官进来坐。夏海刚才又打电话了,说韩警官不是外人。”

“好吧,三位请。”

换上拖鞋,跟着王家父子走进书房。

韩朝阳很尴尬地说“王大伯,王处长,这么晚登门打扰您一家休息,真抱歉,真不好意思。”

王老爷子比他儿子好打交道,一边倒茶一边笑道“小韩,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夏海说你想了解化肥厂的情况,到底想了解什么”

“王大伯,我想了解化肥厂倒闭前厂领导和职工的情况,一共有几位领导,一共有多少职工,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他们现在都住哪儿,现在能不能联系得上”

“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了解这些干嘛。”王老爷子不解地问。

“对不起,我不是不信任您,而是有保密纪律。”

“既然要保密,我就不问了。”王老爷子也是一位资深烟民,从老纪手里接过烟,沉吟道“想了解这些情况,你们找我算找对了,我以前是化肥厂的会计,领导、供销员和工人的工资奖金全是我经手的,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但对厂里有多少人还是有印象的。”

“太好了,麻烦您回忆一下。”

“第一任厂长姓汪,叫汪建宝,原来是乡工办主任,有能力、有魄力,化肥厂就是他一手搞起来的,当了三年厂长,被县里提拔到另一个乡当乡长去了,结果当了两年乡长就得了癌症对了,还有程双喜,那小子不老实,手脚不干净,不但偷化肥,还偷工友的钱,严打时被你们公安局抓了,判了五年。”

王老爷子如数家珍,不知不觉回忆出三十多个人。

韩朝阳看看记满名字的小本子,暗想只有名字、只知道大概年龄有什么用,并且其中有十几位已经去世了,剩下的也不知道还有几个健在,连住哪儿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他们的家庭情况,尤其子女的情况。

纪老爷子也意识到想通过这条线查不下点功夫真不行,禁不住问“老王,麻烦你再回忆回忆,包括厂领导在内的这三十多个人,有没有谁家的孩子腿脚有毛病”

“腿脚有毛病”

“对,腿脚有毛病,别人瘸子。”

“没有。”王老爷子想想又确认道“我是后来才搬到市里的,没搬过来之后跟他们虽然联系不多,但见着面肯定得聊几句,毕竟在一个厂一起干七八年。大多领导和职工的家属子女都见过,没听说谁家孩子腿脚有毛病。哦,想起来了,李大生的儿子不太正常,脑子有问题。他跟他媳妇是近亲结婚,当时我们跟他说,他还不信。”

折腾了半夜,就查到一个傻子。

回到朝阳社区居委会,纪开元也累了,用手机拍下韩朝阳晚上记录的那些名字,端着盆去打水洗脸洗脚睡觉。韩朝阳把警车停到警务室门口,跟晚上值班的王家勇打了招呼也步行回理大宿舍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跟往常一样陪黄莹吃早饭,然后借队员们交接班的机会带队上街巡逻。

巡到长途汽车东站时,分局指挥中心打电话通知今天上午省领导要来视察高铁站、地铁站、长途汽车客运东站工地,市区两级的主要领导会全程陪同,范局担任省领导来视察期间的安保总指挥,让立即赶到城东交通枢纽工程指挥部去向打前站的范局报到。

韩朝阳一刻不敢耽误,叫上许宏亮、李晓斌火急火燎赶到工程指挥部。

范局果然到了,一看到他们三人就下命令部署安保的各项措施。

从朝阳桥到最后一个工地的所有路口都要有队员执勤,反扒队是巡逻队的应急机动力量,全要赶到附近协助分局特巡警大队应急处突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公安局而言这是一件天大的事,但对燕东分局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一年不知道要执行多少次类似的安保任务。

韩朝阳不折不扣地落实范局的指


状态提示:第七百三十章 命案(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