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军甲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所穿甲级品级代表着这支军队的战力级别。级别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而在这四个级别中,甲、乙两种军甲的配置实在是太高,哪怕是倾尽国力也没办法给大规模的军队武装,所以仅有少数特殊的隐秘军伍得以装配,甚至于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多少人见过身披甲字号和乙字号的军伍现世过。
据说上次乙字号甲军出征,就是在三十多年前李昊天征战北蛮王廷的那一次。仅仅六千骑乙字号甲兵直插对方十万大军,足足杀了个三进三出,斩敌不下两万人,直接将北蛮王廷的胆子都给吓破了,几乎可以说是一战定鼎了通场战斗的胜利,到后来见到大唐军,那些蛮军脚都在发颤,就像是一个个见到了魔鬼一般。而边关这三十年多年的平静,便是建立在了那无尽的恐惧之上,如今北蛮王廷新旧两代交迭,过去的事恐怕也渐渐淡忘,所以才会有如今这再次犯进的大胆举动。
乙字号甲军都如此的厉害,那甲字号就更不要提了,都只有传说中出现过。相传天威堡的上一代老堡主韩国忠曾经为先皇打造过一支甲字号甲军,仅有十八人,因为身处燕云大漠,故有名为燕云十八骑。
这十八骑如战场幽灵,来去无踪,通体覆黑甲,面载青铜鬼面具,每人腰间悬长短钢刀四柄,有冲阵的,杀敌的,割头的当然还有最后一柄是在任务失败时,自尽使用的。除了四柄钢刀,战马之上各挂有短戟戟囊两副,内藏短戟一十八柄,用于投刺杀敌。早在将近一甲子之前,这传说中的燕云十八骑已经配备上了当时最先进的劲弩,不过带箭不多,每人只带十枝箭,不为别的,因为当时那种手弩仅仅允许他们射出十枝箭,之后弩机就会损毁。最后就是人手一柄八尺战矛。
由于这十八骑仅仅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所以关于他们的战绩,世间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有善兵事者曾经做估计过,这样十八人的军队,投入战场之上,无论放在哪一点,那都将是一柄锐利的钢刀,指哪儿插哪儿,所向披靡。
甲字,乙字两号甲军不会轻易现世,这可是大唐手中的底牌,当然了在他们看来,目前也没有什么敌人值得他们掏了这样的底牌。南疆的七十二藤族?那不过就是些乌合之众,还是说西北草原联军,北蛮王廷铁骑?那可都差的远了,东海的瀛岛诸倭国就更别提了,连小鱼小虾都算不上。
现在的边军,大多数是标配唐国编制的丁字号军甲。比如说一向以装备精良着称的青州军,太守王阳明在时,曾经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将青州城大量的赋税用于军政建设。
那可不仅仅只是加厚加高城墙那么简单,军卒的配甲,兵器几乎都已经达到了顶峰。毕竟那么大几万人口,不说别的要做到满甲,那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王阳明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去打造青州城,同时也打造了青州军,这当中的艰辛和付出不足为外人道,要即使如此那青州军也就是丁字号甲衣军卒,始终没能够挤身进入丙字号,这一字之差战力声威可就是天壤之别。
沧州的军伍素来号称大唐精锐,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天子身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几乎每年朝廷都要投入大量的钱粮,把沧州那一万五千大军拉出去进行大演武。当然了比起边关军的真刀真枪,生死搏杀,演武的效果肯定是要差上许多,但是沧州军伍的战力,铁定是不俗的。光从一点就不难看出,那就是沧州军的所有军官,必须都是在边军前线立下过足够多战功的人。这就给整支沧州军注入了一股血杀气。
沧州的赋税各方面远远不是青州所能比,身为沧州兵马司的主官王远与王阳明是故交,两人几乎是同年被分封到两州主持政务。相比于王阳明的一州太守,王远则要稍稍差一些,不过主管一地军政也是非常不错的,至少他提出军政改革后,几乎是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在他的强烈建议之下,沧州的赋税也开始朝着兵马建设倾斜。当然了,像王阳明那些倾一州之力建城养兵那肯定是做不到,沧州毕竟不是边城,沧州的太守也须得考虑当地的民生等许多问题。
不过日积月累到如今,还真被王远凑出了一万五千副的丙字甲。
只是很可惜,这抠抠索索存了十多年整出来的一万五千副丙字甲还没有来得及上沧州军的身,就被李墨香套到了招降来的南疆蛮卒的身上。
对此要说王远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这可是沧州的心血啊,只不过在和李墨香经过一夜的长谈之后,王远终于释然了,第二天就派人送去了军甲。
所有人都很好奇李墨香,那位传说中的七皇子到底开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价码,能够让这平日里铁公鸡一般的兵马司主管一下子就痛痛快快得将十年存下的家当都捧了出来。
可是当那些副官们询问王远时,王远只是笑而不语,显然这笔交易中他觉得自己是赚大发了。
披上了大唐制式丙字号军甲的南疆兵卒,在气势上显然是大不一样了。自古以来南蛮藤甲兵都以悍勇着称,特别是他们步卒,几乎冠绝天下。不同于北蛮王廷和大唐主战的铁骑,步卒的机动性和战阵冲杀能力都要薄弱许多,可是在攻城拔寨上,却远非马背上的骑卒所能比。
当初南蛮藤甲兵就曾有过日下三城的豪华战绩,而且还都是守卫森严的大城强镇,如果不是在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