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骑马与砍杀大帝国>第四百八十七章 燕然大战 四十三

这一次发动的攻城,虽然是在夜间,但安西军的攻势尤其猛烈,几乎是押上全军,不止是原先的亚美尼亚武士和飞骑们,连西凉铁骑和突骑们也是下马,加入攻城战中,南面的突厥守军立即就是面对如山的压力,赫连蒙孙在坚持不住下,不得不再从其余三面城墙上再行抽调一半部队来南面城墙抵御。

在安西军发狂般的猛攻下,分别指挥队伍抵御的赫连蒙孙和沙虚闾,都是忘记了先前他们想着的那个隐忧,完全是忽略了绕行到其余三面城墙的那三支骑兵,这三支骑兵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简单,南城爆发激烈的大战后,这三支部队中混杂的安西军立即就是按照原定的计划掀掉身罩的呼延氏兵士的衣袍,露出内里穿的明光铠,并且将三弓床弩的零件拿出来,开始组装。

此时黑夜已经完全降临,在的黑夜中,即便是有火把照明,三面城墙上的突厥守军,也是看不真切,并不知道城外呼延氏族兵中深藏危险,只有等到安西军士兵们将三弓床弩拼装完成,并且向城墙射出踏蹶箭,在外墙上组成几道登墙阶梯。

用踏蹶箭虽然是可以在墙体表面形成一条条登墙阶梯,但比较不是如梯子一般齐整,每一节与每一节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可以让人很是容易就登顶。

至于踏蹶箭方面,虽然掌控三弓床弩的弩手都是进过专业训练的,射的极为准,但也做不到上下两支踏蹶箭间的距离是一样的,肯定是会有长有短,攀爬的时候极不好掌握,但所幸步跋子和丹阳精兵们,因为是精锐步兵,首要任务就是攻城拔寨,都是经过特殊训练,其中攀爬由踏蹶箭组成的登墙之梯,就是他们主要的训练项目,所以虽然三弓床弩手们在黑暗中射完城墙上的踏蹶箭,组成的登城梯不完美,但步跋子和丹阳精兵们,还是犹如猿猴般飞快的踏着那些踏蹶箭,登上城墙,开始大开杀戒。

城头上的突厥守军,从来没有见过此等攻城方式,突厥太鲁部虽然是游牧民族,统治广阔的草原,领地内的大城邑,用十指之数数也是数的过来的,但因为因为靠近汉帝国腹心地带,所以也曾经参与和见识过许多攻城战,有许多攻城守城的经验,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安西军竟然能不依靠攻城塔攻城塔等登城器具,就摸到城墙上来,自然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原本这三面城墙上的突厥守军,虽然见到在外徘徊巡游的敌军数量众多,气势汹汹,但多是骑兵,并且并未带任何登城器具后,就有所松懈,后来虽然经过沙虚闾提醒的主将赫连蒙孙传来军令,要三面城墙上的守军好生看着提防这三支敌军骑兵的命令后,三面城墙上的守军倒是有郑重起来,但一进入一般不会有大战事发生的天黑后,这三面城墙上的突厥守军就都又个个松懈起来。

但这些突厥守军没想到,来夺城的安西军不止是有能射踏蹶箭的三弓床弩,而且还是善于登城作战和夜战的步跋子和丹阳精兵,三面城墙上的守军许多防御措施都无法施展出来,就是已经被大量矫健凶猛的安西步跋子和丹阳精兵给登上城墙,直接就是让突厥守军许多远程武器还有丢掷滚石擂木的守城战术失效,只能是与安西军陷入残酷的近身肉搏战中。

因为南面城墙一直以来都是安西军主攻的方向,而且还有要从南城门出动突袭部队,去捣毁安西军的重型攻城器械,所以南面城墙处精兵云集,相比而言其余三面城墙上的守军就要差上许多,多是突厥军中的轻装兵士,盔甲多是皮甲和锁子甲,少有玄铁甲等防御良好重甲的,而且更为对突厥守军来说不利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专职的步兵,而是骑兵,许多对于步战很不熟悉。

这些突厥军在拥有坚甲利刃,并且是精通步兵战阵搏杀的步跋子和丹阳精兵面前,就是被砍瓜切菜的货,被由夫蒙鹫和马九陇等安西猛将率领步跋子和丹阳精兵杀得连连后退,移尸无计,被赶下城墙,很快这三面城墙的大半就属于安西军了。

抢占三面城墙的安西军,立即就是打开城门,放外面那些呼延氏那些骑兵进城,呼延氏骑兵进城后,立即就是按照呼延攸的命令,去抢占受降城内的那些储备大量军事物资的仓库,那些仓库位置靠近南城,很可能与大量的突厥守军交战,即便是最后抢占下仓库,这些呼延氏骑兵也可能是死伤惨重,所以段寄奴才将这个任务交给呼延氏的部队。

呼延氏也是知道这个任务可能让同门死伤惨重,但在被大量他们所缺的军事物资吸引后,呼延氏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其中,对于受降城府库中的那些物资根本就是看不上眼,放不上心的安西军,于是便是同意让呼延氏的部队担任肃清城中敌人抢占库房的任务。

这些呼延氏族兵纵马在城内街道上狂驰,不时砍杀一些路上的突厥兵,但很多也都被抢占街道两边高点,向他们开弓放箭的突厥士兵射落马下,这些骚扰的突厥兵对突入城内的呼延氏部队来说只是纤芥之疾,真正阻拦他们道路的是南城派来的突厥援兵。

这股突厥援军,是刚刚突袭安西投石机阵地的铁穆耳部,不过此时这支部队经过刚刚经过突袭投石机阵地一战后,所剩下的不过七百人,而且还几乎是人人带伤,几乎已经是没有战斗力,但为了挡住汹涌而入的呼延氏军队,这些突厥太鲁部的宫帐卫队们依然是义无反顾的迎难而上。

筋疲力竭伤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七章 燕然大战 四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