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呓语刃谭>三十九,黄河挂双龙

黄河九曲十八弯,黄河九曲抱冲关。黄河到底有多少曲曲弯弯,谁也说不清楚。但要说黄河的第一弯在哪,世人皆知在潼关。黄河经由潼关开始变得迅猛,浩浩荡荡奔腾南下。曾有传言:“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太华,怎么可能。要知道西岳太华离潼关可是差的远呢。黄河渡口旁的一座小茶棚里。一名茶博士正在唾沫四溅的向周围的客人讲着黄河挂双龙的故事。/p

多年前的黄河可不像现在这样平缓流淌,潼关百姓也不像现在这般如此幸福生活。那时候黄河两边哪里来的渡口,更不要说渡口附近这么多的茶棚摊点了。那时候的黄河水势湍急经常翻舟覆船。任你水性再好再熟练的弄潮儿也游不过黄河的彼岸,任你再大再坚固的船也经不起黄河水的拍打。据说夜间黄河经常传来哀嚎,那就是那些溺死在黄河中的来往行人。他们的冤魂化为水鬼。每当有那些想要渡河的人都会被他们拉下水,成为和他们一样的溺水鬼。永远地陪着他们。永远永远。/p

人不能游,船不能行。那时候这边的人想要去对面的潼关城得绕行好远,走上几天几夜,多行上一百多里路才可以到达潼关。这都没什么,要命的是黄河还经常大水。两岸的村庄农田常常被淹没,人畜难存。可以说当时的这一片人迹罕至,远远没有今日的繁华。人们常常为了生存而忧虑。/p

那是一个秋日的傍晚。人们还在地里收获着自己的作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不是咋地,今年的黄河竟然出奇的没有过大水。两岸的作物在河水的滋润下,长得异常茁壮。玉米棒的杆子都快有一人高了,豆子杆也沉甸甸的快要弯到了地上了。人们一边擦着自己额头的汗水,一边感叹要是黄河年年如此安静该多好啊。那样的话,年年都是大丰收,日日都胜似过大年。/p

一声声铜盆的敲击声和急促的犬吠从田间地头传来。敲击铜盆的人衣裳破旧,脸上也脏兮兮的,就他连身边的那只黑狗也是细细长长长满癞疮。他一边敲击着手中的铜盆,一边大喊着:“快跑啊,快跑啊,黄河要大水了,大家快跑啊。”他身边的那只狗也配合着他叫个不停。/p

这么多作物还在地里没收割完,好不容易有了个好收成,谁也不愿意离开。再说了,黄河都平静了这么多日子了,怎么可能说大水就大水。难不成就凭你一句话不成,你以为你的嘴巴开过光不成。忙着收割的人们没空搭理他,依然热情如火的收割着田里的作物。看到没人搭理自己。那个敲击铜盆的人把手中的铜盆反而敲得更用劲,喊得更卖力了。有人实在受不了他的聒噪,破口大骂道:“狗蛋,牵着你的狗子走远,再来烦我们,打扰了我们秋收。小心我们在你压到这好好收拾一顿,再把你的狗子宰了炖着吃。”可能是真的害怕大家收拾他,也可能是真的害怕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狗子被大家炖了吃。那名名叫狗蛋的少年停止了敲击,带着自己相依为命的狗子自个逃命去了。/p

没了狗蛋的打扰,大家收割的度再次提升起来,都想着在日落之前将自己的作物收割完毕。人群中不知道谁突然问道:“哎,我说,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p

“哪里有什么声音,赶紧干活,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赶紧的。”他的质疑被压下了去。/p

过了一会,另外一个人说道:“好像真有什么声音,你们仔细听听。”这下,人们才竖起自己的耳朵仔细倾听着。我老天爷,还真有声音。一种隆隆的声音,响天彻底,而且这个声音越来越大,离他们越来越近。人群中终于有人反映了过来:“大水,黄河真的大水了,大家快逃啊。”人们这才如梦初醒,四散逃命。只是他们逃得了吗?逃得掉吗?/p

说来就来的大水顷刻而至,那些被人们放置成堆的作物当即就被冲得没了踪影。两岸的农田都已经看不见了,有些步子慢的人已经被卷到了水中找不到了。可是黄河大水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依旧咆哮着向前冲个不停。照这势头下去,很快,剩下的人们也逃不过大水的肆虐。他们的村庄,他们的家园都将荡然无存。可是就在逃亡的人群中,一个少年和一只癞疮黑狗却逆流而上,用力分开人流迎着洪水而去。正是刚才那个提前预知了大水并且通知大家的逃命的狗蛋。可是刚才他的话,并没有人相信。现在,即使他的话人们已经相信,可那也已经晚了。/p

这个叫狗蛋的少年带着他的癞疮黑狗奋力游在大水之中,用自己的双手一下一下捞起那些已经快要沉到水底的人。这些人中可能就有刚才说要收拾他人,可能就有刚才扬言要宰了他的狗子炖了吃的人。可现在的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只想着救人,救人,能救一个是一个。可是呢,大水无情且迅猛。他一个少年又能救得起几个人呢。很快,他的体力就消耗的几近殆尽。他游不动了,胳膊也抬不起了。实在没有力气再去捞其他人了,因为他自己都快要沉下去了。一波大水蓄势接踵而来,把他一下淹过。幸好那只癞疮黑狗叼着他的衣服,他才没有沉下去。/p

人们已经不跑了,跑,能跑到哪去呢。跑得了一时,跑得了一世吗。自己祖祖辈辈住在这,黄河一直没有停过大水。就算自己侥幸逃过了这次,下次呢,下下次呢。自己不可能次次都有命逃过。人们绝望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状态提示:三十九,黄河挂双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