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二十六年九月中旬,帝辛点齐兵马将领,在朝歌城外的牧野,举行完誓师仪式后,便率领十万大军,朝着八百里外的一处港口行去。
帝辛所点的将领,都是他的心腹,诸如雷开、尤浑、张桂芳、孔宣、周信、恶来、龙须虎等,韩荣和余化在参加完秋猎活动后,就返回了汜水关。
张桂芳是主动来投,那日他来到聚贤馆,献上一张招贤榜,经过测试后,便成为了聚贤馆一员,得益于上一世的情谊和对他本人品行的熟知,帝辛特例册封他为朝歌军校尉,领一千兵马随军赚军功。
飞廉和季胜则坐镇朝歌,负责粮草辎重的调度。
因为有南郡经历的教训,帝辛再也信不过那帮自诩高风亮节的士大夫,不论是前线指挥,还是物资调度,即使无法亲力亲为,也会安排自己的亲信统筹,对此,士大夫们虽颇有微词,奈何帝乙已经应允,除了抱怨几句外,就于事无补了。
值得一提的是,担任监军职务的乃是帝辛的老熟人,初入官场的士族杨家大公子杨任,以同期右学第一的成绩,被朝廷册封为中大夫,还有一个监军也是帝辛的老熟人,乃为上大夫陈世光,两人自然以陈世光为首,下辖十余个文书和数十个仆从,随军出征。
陈世光暂且不提,这个杨任,在上一世中可谓是典型的两姓家奴,叛变殷商后,转投西周,结果武王兵破渑池,抵达孟津,眼瞅着就要攻入朝歌时,却被梅山七怪中的老大袁洪一棍打中顶门暴毙而亡。
自离成汤归紫阳,穿云关下破瘟癀;孟津尽节身先丧,俱是南柯梦一场。说的便是这个杨任,可谓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且说古史中所记载,杨任进谏帝辛关于鹿台的事,结果恼怒了帝辛,被挖去了眼睛,致死,遭到弃尸。
此段记载并非全部虚假,但也有一些出入。实则是帝辛意欲对士族挥刀,想要削去子启的左膀右臂,稳固自己的统治,所谓“进谏惹恼帝辛”一事,只是一个引子罢了,他就是借这个理由,处死了杨任,之后把庞大的士族杨家或杀或贬,一来,大大地震慑了士林,二来,也斩断了子启一条臂膀。
只是,杨任却命不该绝,乃是天生命格鸿运之辈,他死后怨气不散,冲了游历人间的道德真君的足下之云,真君掐指一算,算出杨任与自己有缘,便因此救下他,用金丹放在杨任的眼中,使其眼中长手,手中长眼。
在真君麾下修炼数年后,杨任下山辅佐姜子牙伐商,成为了封神之战后期,周营最重要的主将之一。
“那时,我真该把他的三魂七魄打碎,令其永不超生。”帝辛追悔莫及。
到了港口,那里的水师早在数天前,便奉了帝乙谕令,派来数百艘大船,停靠在这里,入眼望去,船帆遮天蔽日,大船堆满了庞大的港口,如一头头狰狞的巨兽,虎视眈眈地凝视着帝辛等人。
“大商水师主将攸侯喜,参见世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一名魁梧壮汉,身披明黄甲,单膝跪拜道。
“攸侯请起。”帝辛连忙搀扶,轻笑道,“父王常常对我说,攸国国君忠孝两全,是天下诸侯的榜样,值得万人敬重。”
攸侯喜,又称攸喜,攸是他的姓,喜,是他的名,至于侯,便是他的封号。乃为现任攸国国君。
攸国毗邻东海,与东夷族和东鲁国是邻居。
在帝乙十年,帝乙征伐岛夷和淮夷时,攸侯喜便曾率领攸国军队鼎力相助。
岛夷位于海外小岛上,波涛翻涌的大海,是岛夷的天然屏障,就是攸侯喜日夜锻造战船上千艘,载着大商军队和各路诸侯大军,一举杀入了岛夷祖地,剿灭三十余万岛夷军,残部则遁入无边的东海中,元气大伤。
帝乙念在攸侯喜忠诚为国,便册封攸侯喜为大商朝水师主将,统领大商朝水军。
封神一站时,攸侯喜曾派遣上千战船西渡,参与战争,但奈何与西周国兵力太过悬殊,且攸国擅长的是水战,而非陆战,故而经过几次失败后,便退回到了攸国境内,当殷商覆灭后,据传攸侯喜便载着箕子和殷商的遗老遗少,举国搬去了一处半岛上,辅佐箕子,建立了箕子王朝。
十万大军先后登船,帝辛等殷商将领则登上了超大型的楼船,楼船乃指挥中枢,绝对的重中之重。
在楼船四周遍布着大量的冲锋船,型号比楼船小了一倍,但速度却足足快了两倍,是拱卫楼船的重要战舰,最外围的,便是多如蚂蚁的哨船,承载量为五到十人,且比冲锋船还要小三分之一,速度也是冲锋船的五倍。
伴随一阵凄凉的锣鼓声,大商水师开始杨帆起航。
近千艘战舰,行驶到广袤的长江时,入眼望去,皆是看不到尽头的船只。
负责操作船只的,都是攸国的水师老兵,他们大多数都参加过对岛夷的战争,不仅见过血,而且作战经验无疑是丰富的。
“还请世子殿下入内歇息吧,估计一天之后,我们便能进入东海,四天后,就可抵达陈塘关了。”攸侯喜笑道。
帝辛点了点头,他站在这里也无事可做,故而便率领左右,入了船舱歇息下来。
船运的速度到底比陆运快许多,如果是帝辛孤身一人,凭剑齿虎的速度,兴许一天内就能抵达朝歌,但他此次出征,带来了十万大军,不可能人手一匹神驹。
陈塘关又接连告急,洪水已经淹没了小半个城池,每一分每一秒,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