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超级壮丁>第四百九十一章 参谋长的发情期

周易很沮丧,原本还算美好的“初恋”叫英国佬变成了噩梦。好在他和赵诚交谈时声音比较低,这事只有他俩知道。

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可不是新24师的风格,周易带着几个人连夜就奔了昆明,英国领事馆暂时还去不得,可对付那家酒店却用不着有顾忌。他迫切的想知道真像,比如他那天晚上睡了谁,又或者那天晚上他被谁睡了,更为严重一点的说法是,那天晚上睡他的是男是女,这会就算把蒋委员长和日本天皇捆在一块也挡不住参谋长大人的求知欲。赵诚没打算拦着,这时候再有什么顾全大局的废话,恐怕以后连兄弟都没得做,只是让老虎带了些小玩意跟在周易他们后头,做戏要做全套,免得到最后落下话柄。

一到家就是没完没了的活在等着自己,连吃完饭都不得安身,赵诚不得不一边往嘴里划拉吃食一边听阮氏雪读文件,时不时的还要放下筷子去签个字。

战区通报了最近的情况,好消息是英国方面同意在战后与国民政府协商取消领事裁判权、交还租界,当然还有一些暗盘交易,公报上没有提到而已;英国人和美国人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大约是在讨论战后如何瓜分德国。赵诚不仅感叹,英国佬被小胡子元首揍了个鼻青脸肿,居然还有心思惦记人家的钱和女人,这份远见和不要脸还真是够可以的。

坏消息有很多,比如冈村宁次并没有因为中条山作战失利受到处罚,反而被任命为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这老小子在中条山没捞着便宜,便调集七万多人马奔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岳区和平西区,想来八路军那头可能得吃大亏。

所谓唇亡齿寒,真要是晋察冀那边听不住了,恐怕冈村回过头来还得接着揍中条山。赵诚盘算了一下,让阮氏雪给曹二宝发了密电,向延安方面再移交各种子弹三十发、炮弹一千发,东西不多,但是按照八路军的习惯,至少能干死大几千日本人。

再有就是家里的事情,陕州那头夏收的情况统计出来了,共计两亿九千万斤小麦外加九千万斤玉米。去年队伍开销颇大,人吃马嚼、赈济灾民、支援友军和补助弟兄们家用,杂七杂八都刨出去,库里的陈粮依旧高达两亿一千万斤。

粮食不是食盐,不可能在库里摆上几年都不坏,再说了,家里的库房容量也有限。在确认能有大批夏粮入库后,曹二宝让人在洛阳、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开设了十几家粮店,借着陇海铁路的便利,以低价大肆销售去年的库存。陕州周边的老百姓也得了大优惠,一斤新玉米可以向保安旅换回一斤半陈粮,如果是用新小麦换,一斤可以换四斤。

反正陈粮只是口味不太好,再多摆上一两个月也照样能吃。为了增加换购量,曹二宝还搞了激励机制,本地人家一次换购三百斤的可以赠送一斤盐,每天来换粮食的人都排出了长队。

赵诚并不反对曹二宝处理陈粮的做法,俗话说藏富于民比藏富于库好,粮食在老百姓的家里,损耗肯定比存在农场库里小的多,而且家里存有足够的粮食,民心也就安定了。在陕州、洛阳那种准前线,民心有时候比几千人马都重要。

往东川的物资输送就没停下来过,武器弹药、民生物资,甚至还有帆布军装和胶底鞋这种奢侈装备。赵诚还是一个想法,东川这边看着兵工厂和滇缅公路,装备家当够用就成。

盘县那边也发来电报,说是基地准备进一步扩建。盘县那边多是山地,而且不少地方还是光秃秃的石头山,稍微平坦些的地方都被老百姓变成了粮田。现在家里弟兄多,搞训练根本展不开,李有财准备铲平两个小山头修建训练场地。住处也成问题,现在夜里的岗哨加上巡逻队足有四百多人,就是因为没地方睡觉。按照计算,至少得把营房扩建四分之一才能满足需要。

李有财那头报上来的工程预算是十二万大洋,有些偏低,赵诚估计他们是打算让部队自己动手,石头、木料什么的都在当地解决。节省开支是好事情,可要影响到部队训练就不好了。

涉及到钱的问题,犹太人最有发言权,赵诚直接把文件批给了秘书处。要求很简单,新建设的营区在战后移交给地方上当做校舍用,按照这个标准,该花多钱就花多少。

区区二十来栋宿舍而已,这算不得什么大活。晚饭才吃完,阮氏雪就把工程预算拿了回来,她顺道还带回一份名单,有几个犹太工程师自愿报名去盘县担任工程监理。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赵诚毫不犹豫的在报表上签了字,拢共三十大洋而已,加上水泥还是自家厂里产的,应该不会超标。

钱么,有进有出才是正理。把一堆金子都藏在床底下,等夜深人静再拖出来舔上一遍,那是乡下老地主才会干的事情,赵诚逼格高,干不出那样的事情来。

吃完饭照例要散散步,今天没有下雨,操场上晃悠的人不少。阮氏雪没捧着文件跟着,只有娜塔莉和凯西娅一左一右在伺候,一个帮拿着烟、一个还拿着当令的果子。

不少弟兄们看的眼热,不是赵司令一言九鼎的威风,更不是挥金如土的阔气,纯是羡慕这份左拥右抱的女人缘。赵大司令却没有这份觉悟,正跟媳妇们蘑菇呢,不为其他,今天已经抽了根,想抽第二根得有正当的理由。

前一回是因为部队在中条山打了胜仗,今天的理由有些牵强,庆祝周参谋长摘掉处男的帽子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一章 参谋长的发情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