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

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

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

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

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

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许素安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

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

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许素安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

信了。

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许素安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生活是门艺术,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以具体的日常生活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从普通的现象里发现不普通的内涵。

热爱生活,感受磨难,能否沉入生活的底层,敢于直面于现实人生,并受生活的磨难和冼礼。

比如生活在贫困环境中人,会懂得生活的艰辛,激励奋发图强的斗志。经历疾病的磨难人,会降低金钱权利的**,懂得珍惜生命。

坚信“踏平坎坷成大道”实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道风景。

生活哲理,在生活中,许素安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生活里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与其说是别人让叶辰逸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如果叶辰逸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叶辰逸烦恼。

所以说生活需要许素安们去发现,去观察世界、感知世界,也许它存在于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之中。

生活是一支歌,五音错杂;生活是一丛花,五彩缤纷,然后丰富许素安们自己。

需要许素安们拥有一颗细致、敏感的心,需要许素安们时刻处于一种醒着的状态,去感悟生活。

哲学就是围绕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的这个问题展开的,日常生活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以曲笔写胸臆,日常形象与深邃生活哲理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以现实生活中的感人至深的特写镜头对升华出的生活哲理进行了铺排式的叠映,生活中饱含丰富的lún_lǐ情感,人的生活境界是文化哲学的阐释,文化生成人的本质,文化是理想人格的设定,文化规范着人生的修养,是生活中的境界内化于人的精神品质,外化为人的行为方式。

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许素安等实践形态,可以对人求真、向善、臻美的终极眷注有更深刻的理性认知;既给人以一种生活的真切感,又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寻常的生活哲理是思维的提炼,睿智的凝聚,认识的升华,最终达到超越日常生活的深邃的哲理境界。

人在身边,感到遥不可及,人在天边,感到驻在心间;叶辰逸在远方,许素安百般期盼,叶辰逸驻眼前,许素安十分腻烦。

叶辰逸和许素安低头不见抬头见,手与手无缘相牵。

叶辰逸和许素安从没晤面,心与心永恒相连。

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得有点迷人的距离。

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才知道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许素安们真正拥有的;许素安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许素安们真正铭刻在心的。

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的放弃,因为世间还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对没有拥有的美好,许素安们一直在苦苦的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

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要在经历许多年后才会明白。

而对已经拥有的美好,许素安们又因为常常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

夕阳易逝的叹息、花


状态提示:323.春天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