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第二帝国>第51章 尾声

莽莽榛林,茫茫沙土。由于汽车火车在远东地区通通的没有,清英只得乘坐马车,开始了从螨清京师到圣彼得堡的漫漫征途。

黄土夯成的官道没有想象中的平整,坑坑洼洼,碎石遍路。拒车身采用了很高明的减震装置,但在车里还是能感受到明显的抖动。5个月以来,清英已经习惯了有一只温婉萌秀的萝莉在他的身边;此番看着空荡荡的车厢,心中失落,只留下一声叹息,几多感触。

这个时代的北国大地,还没有后世那么重的工业污染和沙漠侵袭,天穹高远、野域苍茫。高山原野披霜覆雪,大河上下凝冰冻流。时值腊月,临近年关,这条本就荒僻的官道上更是人烟稀少;出了直隶省之后,便只有清英一行还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所幸风雪一直不大,得以累积跬步,徐徐前行。当夕阳西下而又没有遇到驿馆的时候,清英也只能在马车里和衣而卧。在这漫长而孤寂的冬夜里,清英总是特别想念雪儿萝莉;如果她也陪着自己一起北上,定然是浓情蜜意,欢声笑语吧?

一个月之后,清英一行离开外蒙古,正式踏入了毛子所统辖的西伯利亚地区。阳光惨白,万里无云,极目远眺,只能看见一座紧挨着一座的起伏丘陵,迤逦连绵,不见尽头。由于人迹罕至,这条依山而建的毛国官道更是破损的严重,若不是在路边偶尔可见一块光秃秃的指路牌,在没有gps卫星定位的19世纪,简直就是一处杀人于无形的迷宫绝地。每到夜晚,飞沙走石,朔风怒吼;车队必须找一块背风的山坳,方能勉强生火造饭,熬过寒宵。荒芜的原野上,偶尔可见零星的茅草木屋被田地簇拥;每隔一周的时间,才能遇见一座破败的毛国驿站,得以洗浴补给,焕然上路。

就在清英于漫漫前路中长途跋涉的这几个月里,远东局势也终于告一段落。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谈判,螨清政府终于在2月5日,和日本政府签订了最终的停战文书。这份条约一共有11款,其中还附有“另约”和“议定专条”。

在政治上,朝鲜同华夏近千年来的宗属关系不复存在;虽然朝鲜在名义上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但实际上已完全沦为了日本的殖民领土。短短半年,就有十万朝鲜妇女怀孕,还有数千人被充为军妓,日夜凌辱。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朝鲜半岛上的原著居民都在绝对威权的白色恐怖之下瑟瑟颤抖;面对着日本军队的刺刀和枪炮,他们被当作奴隶使唤,家破人亡,过着牛马不如的惨痛生活。

在领土上,螨清和日本以当前两国的战线为依托,分轮谈判,设定出了新的边界线。辽东半岛一大半的地区被划归出去,纳入了日本所控制的版图。而在台湾的数千日军却由于补给不力,瘟瘴横行,加之制海权丧失,故而放弃了对这片区域的攻取,退出了这一地区。根据大本营的命令,日本军队罕见的没有在临走前烧杀抢掠,掘地三尺;伊藤博文已经有所预料,等到日本海军重掌优势的时候,台湾迟早是日本的囊中之物。

在赔款数额上,螨清和日本争夺得尤为激烈,双方各施手段,互相威胁恐吓而又反复试探。最终签订的条约里,螨清向日本支付兵费7000万两,分两年共6批逐次付清。此外,螨清还被迫又开放了几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商人在这些地方建厂,并实行最惠国待遇。当李鸿章签完字走出春帆楼的时候,外面的天际已经变得一片黑暗;冷风怒号,霜雪纷飞,千古骂名,怎生得脱?

——————————————————————————

按理说远东的波澜到这里就该趋于平息,但欧洲列强已经向目光转向了远东地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这里的事情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经由电报传到圣彼得堡,俄国统治阶层大哗:在螨清和日本正在谈判的时候,俄国就百般暗示日本不得对中国的辽东半岛有领土要求,可最后的条约里面,日本还是执意要侵占辽东!早年差点被日本人砍死的尼古拉二世,登时国恨私仇一起算:为了保证俄国在螨清东北的利益,不惜用战争的方式来使日本屈服。

不过,尼古拉二世仍旧有所顾虑,毕竟日本后面是有英国在为其撑腰;俄国就算是要教训一下这条恶狗,也必须考虑到英国主人的感受。不过这点顾虑很快就被德法两国的加入给打消了。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俄国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威廉二世尝试干预中日议和,借此机会与俄国接近,使俄法的亲密关系松动,以摆脱德国的孤立处境。而在德国尝试拉拢俄国之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马关条约》签订次日的2月6日下午,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联袂来到东京外务省,向日本方面送交备忘录,发表了让日本方面放弃占领辽东的“友好劝说”。俄国的备忘录全文如下:“俄国皇帝陛下之政府,兹查阅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的媾和条件,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不但认为有危及中国首都之虞,同时亦使朝鲜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以上实对将来远东永久之和平发生障碍。因此,俄国政府为了向日本天皇陛下之政府再度表示其诚实之友谊,兹特劝告日本政府,放弃确实领有辽东半岛一事。”三国公


状态提示:第51章 尾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