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茂闻言,欣喜若狂。
宋延昭则满脸不高兴,还待要阻,却看到江嬷嬷做了个不要阻拦的手势,只得忍下了。
等到人进去,江嬷嬷却带着谢姝宁走了出来,一边俯首对她道:“小小姐暂且先自个儿玩会,晚些再来看小姐。”她是宋氏的乳娘,自小看着宋氏长大,如今便是众人皆改了口叫宋氏太太,她也依旧只肯用小姐称呼。
谢姝宁听着,心下感慨,江嬷嬷来得太及时。
可这会,宋氏发话要见谢元茂,她哪里放心得下,便想躲在里头旁观,但宋氏不允,江嬷嬷也不答应。她只能先行出来。一旁的谢翊见了她,倒是吸吸鼻子,将面上泪痕抹去,上前来牵她的手,小声道:“爹爹可是同舅舅吵架了?”
说话间,他几乎贴在了谢姝宁耳畔,可话却仍旧被宋延昭给听见了。
宋延昭便笑,让月白跟丁香先带着俩人下去。
谢姝宁低着头,无奈至极,跟着两个大丫鬟走了。
而宋延昭则同江嬷嬷在无人处交谈了起来。宋氏发了话,要单独见谢元茂,江嬷嬷便是想留下,也无法。宋氏骨子里的执拗,便是她这个亲近的乳娘也没有法子更改一丝。若不然,当初宋氏也就不会自己带着孩子进京。
她想着昔日往事,重重叹口气,看着宋延昭这几日一直不大好看的面色,道:“大少爷。您差不多该动身了。”
“我放心不下福柔跟两个小的,再多留几日吧。”宋延昭正色听着她的话,摇了摇头,“既然已经来了,也就不在乎这几日。”
江嬷嬷面上冷厉渐消,换了副愁苦的模样,劝他:“本就是冒险,如今能走还是早些走为好。”
宋延昭却不赞同:“已过了三代,当初又改头换面得彻底。如今只要我们小心些,麻烦也不会自己寻到跟前来。”
可话音落,江嬷嬷却激动了起来,急急道:“万不可掉以轻心!若非当年局势凶险,昔日老太爷也断不会背井离乡,让后代尽数改作他姓。如今虽过去了多年。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祸端迟早还得再起。”
宋延昭沉默。
过了良久,他才道:“若眼下便能带着他们一道走,便好了。”
江嬷嬷苦笑:“只怕小姐并没有要走的心思。”
“什么?”宋延昭大吃一惊,“她难道还想留着被人害了性命不成?”
“小姐不是孩子了。有些事,她心中有数。”江嬷嬷虽一见宋氏便骂了她一通笨。可心里却明白宋氏。
宋延昭却想不明白,眉头紧皱,道:“嬷嬷,依我看,有些事还是告诉她为好。呆在京里,终归是不像话,我亦不能时常来看她。如何能放心?”
江嬷嬷听了,却不直接回答。反倒说起了旁的,“自榆关入京,远近于延陵,可您却为何宁愿绕路先赴延陵,也没打算直接入京?”
话毕,她便不再说下去了。
然而宋延昭已经听明白。
因为他们自一开始,便将他赴京一事,当做是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事。即便他口中说着那样的话,似蛮不在乎,可他清楚得很,京中盘踞多年的那些世家一旦察觉,随即引发的腥风血雨泼天而来,他定然难逃一劫。所以他必须先回延陵,将事情处理安置妥当才敢悄悄入京。多少年了,宋家人连京都附近都不敢靠近,如今这一代唯二的两个人,却都已身处风暴中央。
也莫怪江嬷嬷会怕,会担忧。
有些事,甚至从一开始除了家主外,便只有江嬷嬷几个家生子知情。
宋氏这个迟早要出嫁的闺女,没有知悉的资格。
而这,也恰恰正是酿成眼下这一切祸端的源头。
可事已至此,又该如何跟她说?按江嬷嬷看,已是不能提了!
谢家虽是京中新贵,根基浅薄,但同诸多世家都脱不开干系。宋氏入了谢家的门,便不易脱身。这一点,他们很清楚。可宋延昭不甘心,他亦懊恼,若当初不救谢元茂便好了。
可如今,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他连连叹气,沏了盏茶一口喝尽。
两人一时无话。
内室中,宋氏同谢元茂,亦相对无言。
宋氏披着深绿色缎面袄,面色苍白,垂首靠在炕头,一头青丝散落在肩上。
自谢元茂的角度望去,他只能瞧见宋氏一侧尖尖的下颌。他看着,有些出神。宋氏虽是身形娇小纤细的江南女子,可从来都没有瘦成这副模样过。下巴上的圆润弧线似乎彻底消失不见,只余下叫他莫说的锐利锋芒,显得极冷。
她在等着谢元茂开口。
谢元茂却不知从何说起。
过了许久,见宋氏丝毫没有抬头看自己一眼的意思,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轻声唤她:“福柔……你身子可好些了?”
宋氏手中握着一支发簪,闻言头也不抬,将手中发簪遥遥递给他,道:“这东西,你且收回去。”
谢元茂一看便愣住了,迟迟不肯伸手去接。
这簪子原是当年宋氏诞下龙凤胎后,他特地寻了延陵最好的金匠,耗费多日订制出来的,天上地下,唯有一支。簪子的尾端,刻了行极细致的篆书。上书五字——此生不负柔。
然而此刻再看,于宋氏,这五个字是笑话。
于他,却是委屈。
谢元茂满心不是滋味,觉得自个儿委屈得要命。
他并不曾将她抛在延陵,再不相见,亦不曾对两个孩子冷言恶语,甚至也从未觉得自己变了心。他一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