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流贼>第一百三十七章 刘宗敏

九江本来是李自成准备去的地方,可奈何阿济格攻击的实在太过凶猛,而且迅速,根本来不及反应。

武昌撤退之后,李自成自率一军向南进发,避开清军的锋芒。

刘宗敏原本就是殿后的,后来还去处理了一些襄阳附近的战事问题,便慢慢的和李自成失去了联系。

此刻,他已经很疲惫了。军师宋献策跟着一起,也是累的不轻。

二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二十三日那天:会议之后,皇帝立刻下令,驻守汉阳和大别山的人马于二十三日撤回到武昌,并下令黄州守军坚守到二十六日,然后撤到长江南岸,与东下大军会师。

当时驻守武昌城外的各营人马,只有白旺一营,除拨出去一部分外,尚有一万五千人,没有到过北方作战,未曾经过败仗,加上白旺在德安经过用心操练,如今比较整齐。

皇帝就命他率领这一支人马先离武昌,前往兴国州,然后进驻江西,以便随时接应皇帝亲自率领的东下大军,为下一步前往宣、歙开路。?

下午,清兵不知道为什么非常猛烈地猛攻武昌城外营垒。而己方已经很少有火器了,在大炮的轰击下,武昌大小东门外的阵地也陆续失去,随之江夏县城也失守了。?田见秀与郝摇旗只能率领残兵退守大东门外几座较小的山头。?

当时他们都看到了这种状况,也听到了皇帝说要亲征的话语。

无奈之下,刘宗敏亲自率领三千人马出了大东门,命田见秀从小东门营垒中抽出两千人马出战。

两支人马在战鼓声、呐喊声中向前杀去,在傅家坡夺回了两座营垒,继续向洪山前去。

但是没有走多远,便同大股清军相遇,在洪山脚下展开了激战。己方的骑兵远不如敌人的骑兵强,火器也少,加上战士们连番败仗,怯敌心重,刚一接仗,便纷纷后退。战场上你越是畏敌,敌军越是攻得凶猛。尽管刘宗敏拼死督阵,大顺军还是没有反攻能力,营垒一个接一个地失去,最后在郝摇旗接应之下,只得退到大东门和小东门一带死守。

二更时候,己方大军水陆同时离开武昌,张鼐率领五千人马保护全营老小家口,几乎是日夜不停地东下,打算趁九江空虚,占领九江,船只由湖口进人鄱阳湖。皇帝更是亲率步卒走陆路撤退。

而今,两支队伍失去了联系许久了。

想了又想,宋献策叹口气说:

“是啊,”

李自成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实在困得要命,便在临时给他搞的地铺上和衣躺下,将花马剑放在枕头旁边。一倒下去便沉沉入睡,但是他又仿佛觉得自己并没有睡,而是坐在大帐中一把椅子上纳闷,(如今哪有椅子呵!)他对自己问道:?

“难道大事已经完了么?”?

突然,有一个人影,低着头,披散着头发,飘然而人,李自成吃了一惊,心中奇怪:为什么没人传禀??

那人影抬起头来。李自成认出来是李岩,不禁十分害怕,只觉脊背发凉。他用右手握紧剑柄,心中想道:这是李岩的鬼魂,趁我兵败,前来向我讨命的。?

李岩跪下,向他恭敬地行礼,并不起身。李自成见李岩不像是怀有恶意,才稍稍觉得放心,问道:?

“林泉,你是从何处来的?”?

李岩回答:“臣是从平阳来的。牛丞相奉陛下密谕,将臣兄弟斩于平阳,陛下已经忘了么?”?

李自成感到惭愧而且恐怖,说道:“那是朕一时错误,斩了你兄弟二人。你今日前来见朕,是不是向朕索命?”?

“陛下差矣!自古忠臣蒙冤被杀,不计其数,可有谁向皇帝讨还过血债?臣只恨自己死得太早,不能效忠陛下于危难之际。”

“她在她能够存身的地方,臣亦不知。”?

“林泉,你建议在河南就开始设官理民,抚辑流亡,恢复农桑。倘若早听你的忠言,好生经营河南、陕西、山西,还有山东、湖广,不要急着打进北京,何有今日!”?

李岩说道:“倘若不是清兵进关,陛下破了北京之后,还可回头来从容在各地设官理民,奖励农桑,也不算晚。无奈到了北京,局势突变,一旦失败,节节受挫,无地可守,无民可恃,遂成处处瓦解之势,不可挽回。如今陛下虽然深自后悔,为时已晚,只能留给后人感慨系之了。当日……”?

“林泉,你坐下说话,坐下说话。我朝兵败如此,不必再拘守什么君臣之礼了。唉,快有一年了吧,朕不曾听到你的忠言了。”?

李岩叩头起身,在一个较矮的椅子上坐下,接着说道:“当日倘若缓去北京,以巩固中原、秦晋、山东为急务,截断运河的漕运,使江南好财富不能接济北京,不过一二年,北京必将瓜熟蒂落。那时命一大将前去收拾北京残局,就可以了。朱洪武不是也不曾亲去北京,而是命徐达率军北伐,统一中国的么?”?

李自成说:“你的这个好主意,朕记得好像在你去伏牛山得胜寨的路上写给朕的书信中就已经提出来了。”?

“可惜,可惜陛下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将臣的忠言都忘记了。”?

“朕去北京,过了大同以后,只有六万人马,实在是孤军远征,只能胜利,不能受挫,犯了兵家大忌。卿为什么当时不谏阻呢?”?

李岩欠身回答:“自从崇祯十四年下半年开始,陛下兵马日多屡胜而骄,后来就听不进不合意的忠言了。到进了长安以后,陛下以为天下已经到了手中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七章 刘宗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