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烁慌忙回头,只见一个胖乎乎黑不溜秋的吐蕃人,正挥手叫嚷,马熊般的急急赶来。
心里暗暗一惊,刚要撒手迎敌,听奴佤突然高声喊道:“扎布!他是公主的人!”
那人听说,不但加快了笨拙的步子,而且还高声呼喊,企图引来援军。
杨烁惊愣的瞅了奴佤一眼,也顾不得和她说啥,抓起身边的手壶朝来人投去,趁那人躲避之际,抽出包裹在背后的宝剑,便想一剑了结那人。
然而,在他蓄势待发,亮出“仙人指路”之际,见奴佤突然飞起一脚,正杨烁手臂,险些将剑脱手,正自一惊,听奴佤低声道:“树林有马。”
话音未落,见扎布躬身抓起块碗大的石头朝杨烁投来,趁杨烁躲避之际,第二块石头已经到了扎布的手里。
杨烁打来到草原起,已经领教了这里人的“抛石功”。
由于,这里遍地都有大小不等的石头,甚至,拉屎都不用事先准备,只要蹲在地,身边能见到合适的卵石。
因此,有的人抛石,甚至不发暗器还要来的方便快速,往往让对手防不胜防,只有仓惶躲避。
应对此技的最好方法,是以快制快,压制对方捡石头的速度,伺机一石击。
然而,杨烁深感此人的抛石功夫绝非一般人能及,若再纠缠下去,等引来援军,更难脱身,于是,急忙甩出飞镖,也不管没,扭身便朝不远的树林飞奔。
刚进树林,听有马咴咴,定眼一看,正是濛洁那匹漂亮的枣红马正和其它几匹战马一起被拴在那里。
于是,也不多想,解开缰绳,飞身跃,那枣红马便如兴奋的雄狮般扬蹄狂奔。
说实在的,若离开了马,要想逃出茫茫草原戈壁,势必登天还难,不说追兵猎狗还要难缠,是放开让你跑,若偏离了人口较密的地区,两日内,怕是连口能喝的水都找不到。
杨烁正自庆幸,见斜刺里冲出一哨人马挡住了去路,身后扎布也带着十几骑,群狼似的撵了过来。
凭杨烁的武功能耐,区区几十个吐蕃人根本不放在眼里,但他心里清楚,双方一旦动起手来,对方便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即使不被砍死,也会被活活累死,除非你乖乖下马投降。
于是,不敢恋战,凭着胯下枣红马的优势,闪过追兵,继续朝前飞奔,那伙追兵,只好急急跟着,眼看渐渐落远。
杨烁心里清楚,只要跨过前面那道小河,在绕两个山梁,进入大唐地界,吐蕃人即使追赶,也得掂量掂量。
然而,到了河边杨烁才发现,这段是个沟谷,河道丈深,足有一丈多深,马根本过不去。
于是,惶惶朝南北瞅了一眼,便拨马朝北飞奔。
追赶的马队因走了直线,所以,很快便能听到轰轰如雷的马蹄和吐蕃人狼般的叫喊。
杨烁心里明白,吐蕃人所以咬住自己不放,并不是自己杀了人或是抢了牲畜和女人,而是因为自己是公主的人。
从次掩护公主突围时他发现,吐蕃人对于公主的执着,要远胜于成群的牛羊和女人,凉州城已是遥遥可见,疯狗们依然猛追不舍,要不是大唐人马及时接应,结果很难说。
至于奴佤为啥要大喊自己是公主的人,而随后又暗指出拴马的位置,让其逃跑,他也顾不得细想。
走神见,身后已飘来吐蕃人身的膻气,杨烁侧脸看时,足有二十几名吐蕃铁骑,摆成个斜拉的扇形,向他软软裹来,一场实力悬殊的白刃战已不可避免。
弛一道缓坡,前面的河床蜿蜒如蚓,不见平缓,身侧对岸,草木茂密,宽在丈许,“哗哗”水声,如在井底。
若继续北逃,势必连与吐蕃人厮杀的度盘都没有。
于是,杨烁索性勒转马头,拔剑定神,准备殊死一搏。
草原人的三刀两试,杨烁心里早有数,丝毫也不手软,冲在前面的两个愣头青还没明白过来,依然血溅一丈,滚身落马。
后面的人见到厉害,便不敢贸然扑近,急忙收马,打算对杨烁形成包围之势,再群起而攻之。
然而,恶狗般的突厥人刚刚朝两翼散开,见枣红马仰头惊嘶一声,掉头朝东飞奔而去。
河沟挡道,深不见底,对岸草木丛丛难辨虚实,不说是一般马根本不敢近前,是蒙住眼睛跳河,也是如雏鸭跳水一般。
但枣红马的那股势头,却让杨烁有了闭眼一睹的勇气,即便是人马皆毁,也值得一试。
于是,便放松马缰,任其飞驰,只是将眼眯起,心跳“咚咚”。
随着一声刺耳的长嘶,那马临岸腾空而起,轰然一声,便稳稳落在了河对岸。
四蹄落地,那马便即可收势,一面打着响鼻呼呼喘气,一面调转马头,挑衅般的瞅了对岸惶惶不安,屁股直朝后退的吐蕃人马。
杨烁心头猛然一松,欣喜拍打着马脖子,情不自禁道:“你真是匹神驹!”
然而,杨烁欢喜的心还未平静下来,见不远的坡顶,足有百吐蕃人马,一字排开,像堵墙似的挡在前面。
见杨烁尚在迟疑,吐蕃人呼啸一声,便以排山倒海之势,潮水般朝他漫来。
杨烁心里暗暗一沉:看来,今儿生还已不可能,只能杀一个赚一个!于是,反倒不慌不忙的慢慢迎了过去。
虽然剑似银蛇飞舞,马如蛟龙踏海,但依然是一剑难抵四刀,尽管吐蕃人频频落马,但杨烁要想冲出重围也是很难。
杨烁见这样打发非把自个累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