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庞氏有心帮衬,那日后,不管发生何事,不仅是柳氏,就是她也要照看几分的。
要是庞氏不闻不问,同样的,该孝敬孝敬。不过,这就要有个度了。
“恩,这件事你决定就好,要是日后出了事,有四叔帮你顶着。”
盖房子的事,大房三房闹都没有事,随他们怎么折腾。
怕就怕,自家娘来闹。
到时候两家人闹起来,背后遭人指指点点,两家人都逃不了。
不过,以后的事,现在谁也无法预料。
既然三丫这么说,他照做就是。
做完这些事,苏锦夏和苏云康往家中走去。
出了镇上已是半下午,阳光正暖,微风徐徐,吹得人很是舒服。
远处的大青山若隐若现,近处的庄稼已经在偷偷的慢慢拔高。
一望无际之处尽是一片葱绿。
天高云淡,一个个村庄错落有致,偶有鸟鸣犬吠。
如此美景,苏锦夏的步子不禁愉悦起来。
回到苏家村,整个村落亦是一片祥和。
三三两两的孩童早早就脱下冬衣,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满头大汗。
稍微年纪大些的村民们围坐在一片空地上,拿着一副破旧的象棋,也是一番热闹的场景。
一些妇女们也搬着家中的小板凳,几个几个的聚在一团,有纳鞋底做鞋的,有打络子绣花的,也有缝衣的。
她们一边做着手中的活计,一边谈论着十里八村的新鲜事,还要时不时看顾着家中的孩子,笑闹声传出了老远。
回到家中,院中也围了一群人。是隔壁的邻居,一个年纪和庞氏差不多的婆子,姓赵,人称赵奶奶。
她领着自家的儿媳,年纪三十七八的妇女。
围坐在一起的还有老苏家的四个媳妇儿,张氏和王氏靠着庞氏,柳氏和陈三娘坐的有些远。
两人小声说着话,手里拿着针线,在绣品上指指点点,大约是在交换着彼此的意见。
一群女孩子们一排坐在另一边的两根大木桩上,手里各自拿着针线筐,练习着女儿家的基本功。
农村里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见了赵氏,苏锦夏也不用跟她打招呼。
进了院,抬步就要往杨翠那边走去。
“老四,你和三丫上哪儿去了,跑出去都快一整天了。”
见苏云康和三丫一块儿回来。
庞氏倒只是看了一眼,因为正和赵氏说话,便没有理会。王氏也看了一眼,也没有开口,估计是懒得搭理他们。
只有张氏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口问道。
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没干啥,就去了镇上一趟。”
张氏开口问,在外人面前,苏云康也不好意思抚了她的面子,便开口回了一句。
说完,看了陈三娘一眼,就大步回了四房。
张氏见苏云康态度如此,只气得手中的针差点儿没捏断。
但终究不敢发火。
这边,苏锦夏已经走到了杨翠跟前儿,笑了笑,在她身边坐下,道:“你咋来了?”
“天气这么好,我在家里待不住就出来找你玩儿,谁知道你不在家,我就在这里坐坐。你要是不回来,我正打算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