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大时代小访客>第141章 一模考试

两人很有默契,都没有谈合作的事情,而是跨越了年龄的界限,从音乐入手,各自谈论着彼此对这个领域的见解和看法。

贺穆阳回忆说:“我记得97年刚到申圳那会,正值黄昏时分,从火车站走出来,心里很茫然,但广场上放的一首歌叫《有你有我》,优美的旋律让我顿感温暖,申圳这个陌生的城市,在那一瞬间让我备感亲切。我感觉到了一种关怀,音乐的关怀,也许这就是城市的关怀。”

“当时,我看着街道上的万家灯火,或者辉煌,或者星点,非常的美丽,让我感到温暖。这时那首《夜色阑珊》响起:晚风吹过来,多么清爽,申圳的夜色,绚丽明亮……从此我对申圳的感情一发不可收,后来写的《申圳爱人》,就是为这种感动作的一个回应,献给申圳。”

苏庆知听了,笑道:“我觉得贺老师你应该从音乐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贺穆阳不解:“音乐丝路?”

苏庆知点点头说:“对,就是音乐丝路,一条从蒙古大草原到新江云漠黄沙,再到清海冰雪高原,最后连绵至巍巍青藏、多彩芸南的音乐丝路,这些地方的音乐有中国人血脉中千年流动的音律,时代在发展,但传统不能丢。”

贺穆阳沉思着,彻底被他的话震惊住了,喃喃自语道:“难道这就是原生态民歌元素和现代城市人文色彩的歌曲表达方式?”

茶香四溢,苏庆知没有打扰他的思考。

两人倚窗而坐,除了音乐不谈其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数字时代为什么选择我?”最后,贺穆阳率先开口,最终回归正题。

玩艺术的大前提是先填饱肚子,他需要一份工作,而数字时代因为有乐队坐镇,目前来看是一个不错的安身立命之处。

苏庆知说:“数字时代只有乐队撑门面远远不够,我想挖掘更多的新人,在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同时,向外输出我们的音乐文化……我相信贺老师有挖掘新人这方面的能力,做那些音乐追梦人的伯乐。”

贺穆阳平静的看着他,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使他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他起身,向苏庆知伸出右手,说道:“希望咱们能合作愉快……”

劳动协议在他手上,薪酬什么的都被白纸黑字的写在合同里,所以关于福利待遇这方面他没有再问。

此次北上,他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摸底数字时代,因为他看不懂这家突然崛起的明星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苏庆知谈过之后,他依然没弄明白……不过,这些似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当天下午,苏庆知坐车返回了学校。

一模考试在即,他一点都不敢大意,以他目前的学习成绩,想考入985院校除非是超常发挥,否则难度相当大。

一模考试前夕,409宿舍集体失眠了,包括苏庆知情绪都有点烦躁,翻来覆去睡不着。

学校老师把一模考试说得神乎其神,给大家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好像考不好一模就被判死刑似的。

“不能抄,打死都不能抄,听到没有?特么的说你呢,啪——”

高超群坐在床头,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时不时的抬手抽自己一耳光,警告自己明天考场上一定要放老实,绝对不能抄袭。

他这样告诫自己,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综合以往来说,一模考试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通过这次考试查漏补缺,确定下阶段的复习计划,吹响高考大战的冲锋号。

第二,练习估分,这是重头戏。

在先报志愿后出分的年代,估分准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估分对于文科生来说是门技术活,因为理科的答案只有一个,而文科就未必了,只要在大框架内能够自圆其说,阅卷老师就可以“酌情给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说这个“酌情给分”,大有讲究,因为怎么个酌情法,怎么个给分法,谁也说不准,因此在文科生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考得好不如估得准”。

这话不全对,但有一定道理。

每年高考都有这样的例子,考得好未必就能走好学校,考得差未必走不了好学校,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估分和填报志愿,而文科生估分往往偏差比较大,所以高考前的几次模拟估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啪啪啪——”

下铺又传来抽耳光的声音,苏庆知很是无语的说道:“考试的时候你自觉点不抄就行了,至于这么自虐吗?”

高超群揉着脸说:“你不懂,哥们现在已经养成了坏习惯,到考场上不喜欢自己做试卷,哪怕是会做的题,也习惯性的瞄别人两眼,这样心里边踏实。”

苏庆知说:“你这是不自信的表现。”

这时,贺伟从下铺探出脑袋:“我跟老高一样,不瞄两眼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心里不踏实。”

成学玉也掺和进来:“这次一模考试,考得最好的请客吃饭,哥几个觉得怎样了?”

众人异口同声:“严重同意!”

苏庆知表示反对:“那不行,这摆明了讹我嘛。”

诗人刘建国不乐意了:“万一哥几个都考砸了,那你是不是要表示表示,安慰我们那脆弱的受伤的心灵?”

苏庆知认栽了,这个“万一”是不存在的,他们什么时候没有考砸过?

第二天早上去操场跑步,苏文婉忧心忡忡的说:“感觉还没有准备好,忽然间发现,


状态提示:第141章 一模考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