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联军大营到处都是伤员的哀嚎声,余下的十多万人也全都坠坠不安,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一般,整个大营都呈现出了一种颓败的气息。
面对华夏人发出的投降通牒,埃及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几乎毫不犹豫的就想答应下来,但英国顾问团却极力反对。
这次,一向唯英国佬马首是瞻的埃及人,在事关小命儿的时候也顶起了约翰牛。至于土耳其人的意见,已经和放屁没多大区别了,战死的没剩下多少人了。
激烈的争吵过后,英国佬甚至威胁,若是埃及人敢擅自投降,那英国将取消埃及独立建国的权利。
可不是英国顾问团自大,自作主张,而是已经发电报请示过国内了,英国首相指示,无论如何埃及的十多万大军也决不能向华夏投降,何况叙利亚的10万大军也正在赶来,这个时候怎么能投降?
如果是他们英国自己的军队,面对如此困境,没得商量,投降,立即投降,但埃及人就另当别论了,炮灰就要有炮灰的觉悟,这连敌人都还没有杀伤多少就投降,以为他们英国支援的武器装备是大白菜吗?
就是临死前也得拉两个华夏军人垫背,最不济十个换一个也行,兵员埃及有的是,埃及不够别国凑,也不差这一二十万军队,反正就是不能投降。
埃及最高指挥官恨的是牙痒痒,可此时埃及境内的军队已经没有多少了,以英国在埃及的驻军,轻而易举的就能再次占领埃及,为了埃及能够独立,也只能咬牙拼了。
何况埃及现在已经和华夏势不两立了,没有英国佬的支持,其下场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同样十几万埃及士兵,也被告知,若是他们不拼死而战,敢投降的话,不但埃及将再次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就是他们的家人也将受到牵连。
十几万埃及士兵都大骂英国佬将他们往死里逼,心里愤慨的同时又无可奈何。
张兴武得知这帮家伙竟然都落到这步田地了,还不肯投降,心里大怒,他倒要看看这帮家伙还能撑多久?看看这帮家伙光喝水能不能填饱肚子?
次日,联军没有再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了防守,十多万大军紧紧的抱成了一团,很明显想等援军抵达后,拼死一搏。
一天两顿,改为了一天一顿,大营和周围能吃的东西全被横扫一空,这样一来,英国佬算了一下,起码还能再坚持个三四天,足够等到援军赶到了。
联军不进攻,张兴武当然也不会进攻,对方明显已经快断粮了,这个时候只要死死的困住,对方还能跳天去?
但当中午接到侦察机发来的报告后,总算明白这帮家伙为什么死不投降了,原来是固守待援啊!
而且援军距离阿布凯马勒已经只有一百余公里左右了。人数约十万,还伴随着众多的战车,数量不知。
一百公里要是拼起命来,最迟三天也能赶到,对方两面夹击之下,龙小明能不能挡住还真两说,想到这里,张兴武立即就来了计划。
他决定先不管包围圈里的敌人,而是抽调剩余的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前去伏击对方的援军。
包围圈里的十多万敌军,现在肯定不会主动发起进攻,以便节约弹药,等援军赶到后两面夹击。
所以大军可以选择时不时的发起佯攻,迷惑包围圈里的敌军,以便抽调主力前去伏击对方的援军,等消灭了对方的援军后,包围圈里的敌军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想到这里,张兴武觉得自己有名将的潜质了,这不就是当初少爷说的围点打援吗?
就在张兴武想要下令时,参谋长却不赞成这样做,理由是风险太大,双方意见相左,争吵不下,只好发报请示蔡锷。
蔡锷接到电报后,差点没吓死,这个计划看似虽然很完美,但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漏洞,所以立即就回电,不赞成此举。还要求张兴武立即发起进攻,吃掉包围圈里的敌人,怕部队伤亡可以理解,可怕成这样就有些过了。
虽然计划成功收益会很大,但同样风险也大,将两个机械化步兵师都调走了,对方发起了进攻,光凭那剩余的五六万附属国军队,能不能挡住对方十多万大军的猛攻,只有鬼知道。
何况对方的援军一旦遭到伏击,肯定会第一时间向包围圈里的大军发报,届时即便人家在傻也会想明白,包围他们的大军抽掉了大量的部队,这么好的机会岂会不拼死一搏?
所以蔡锷才不同意张兴武的计划,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精打细算为了减少伤亡,冒这么大的风险,若是华夏自己军队,倒还可以一试,可那些附属国军队实在让人不放心。
张兴武却有自己的想法,一百多公里的距离,按照机械化步兵的行军速度,最多也就四五个小时,难道6万大军连四五个小时都撑不住?何况还有一百多辆坦克助阵。
最不济,到时候他将粮食全部烧掉,弹药炸掉,这6万多大军崩溃了也影响不到战局,没有粮食,对方的十几万大军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去的。
他却没想过,万一这6万人被击溃了,怎么向那些附属国交代?好家伙,一起来打仗,母国的军队伤亡屈指可数,而子国的军队却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任谁恐怕都会有想法的。
蔡锷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同意,但张兴武此时却被自己的计划冲昏了头脑,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立即就下令两个机械化步兵师悄悄撤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