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将血>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圣心

当然,缩编军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千头万绪,稍一不慎,就可能酿成兵变,尤其是在如今用兵天下之时,缩编殿前司禁军这样庞大的一个军事集团,需要的不仅仅是魄力,还需要诸多的手段相辅。

这也注定一封奏折是不成的,还需要将种燧召入宫中,详细问对一番。

而奏折中所言,也多为劝说之词,表明此事其中之利弊,以表明自己的忠心和决心,是。

之后,条陈中所说的就是另外一个关节了,浅白些,便是关于殿前司禁军指挥权的归属问题。。。。。。。。。

在这件事上,种燧毫不讳言的说出。。。。。。。

当年之所以出现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这样的一个衙门,其实是因为西夏攻掠日急,西北镇军处境艰难,所以,便从各地团练中,抽调精锐成军,作为镇军最有力的补充而存在的。。。。。

镇军所成防线一旦被西夏人突破,殿前司禁军便可就此驻防,收拾残局,作为中坚力量,联合各地团练使,抵御敌军的进攻。

而平日,也可就近补充镇军兵员缺损。

实际意义上,是既可以大量节省朝廷的军事开支,又可以当做应急的援军来用,其实是权宜之计而已。

而现在看来,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已经没有多少必要存在下去,上有枢密院。兵部,下有各地宣抚使衙门,边军开疆拓土,大秦国库充盈,已无多少后顾之忧,所以,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居于中间,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这算是自暴其短了,隐含的意思也极为明白,下面的宣抚使们,不愿再受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掣肘,上面的枢密院和兵部也不愿再隔着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来给地方军伍下命令。

很可能,皇帝陛下也不希望,京师近郊有着这样一支能左右朝政的军事力量存在。

所以。左右权衡之下。种燧终于下定决心,不如自动交卸殿前司禁军兵权,顺便,撤掉这个被所有人看着都不太顺眼的衙门。

这依旧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禁军指挥使衙门一个地方,宣抚使的职权,枢密院,兵部。甚至于六部,都要多多少少有一些变动,比缩编禁军来,事情少不到哪里去。。。。。。。。

索性,这两件事有着很大的关联,从下而上做的话自然是千难万难,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但如果是从上而下动起来,朝廷戮力而为。便简单了许多。

当然,经过和大将军赵石几次相谈。皇帝陛下也明白,种燧条陈中隐含的意思。这是要将禁军兵部建成为一支脱离农事,只靠朝廷供养的所谓职业军旅了。

在这件事上,其实皇帝陛下也是有所顾虑的,只以作战为目的的军旅,将更加难以掌控,现在看来,或者有利于大秦一统天下的战争。

但仗不可能一直打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天下承平,到了那个时候,这许多骄兵悍将,又该去对谁动刀动枪呢?

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位帝王都会考量,并为之纠结的地方所在,大秦的皇帝陛下也不例外。。。。。。。。。。

接下来,种燧建议,在枢密院之下,设一衙门,专管禁军改编诸事。

当然,这一条在皇帝陛下看来,是大将军种燧为自己请辞殿前司禁军指挥使之后,暂时找的一个去处。

而由他这位殿前司禁军指挥使,来负责禁军改编之事,也算得上合情合理。

但皇帝陛下只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之前枢密院便有意在辖下设一衙门,专管军中违法乱纪事,想从吏部抢一些权责过去,后因朝争纷起,才没有正式提出来。

而现在,种燧很可能是借禁军改编之事,另辟蹊径,行争权之举。

可以想见,当禁军改编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为加强这个衙门的话语权,可以就势上书朝廷,将制衡军中将领们的升转,军纪诸事,归于枢密掌管。

到了那个时候,除了将军们摆脱不开的后勤辎重事会握在户部手中之外,其他一应事宜,文臣们就再没有多少实际上的掌控权力了。

这是一篇大文章,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的大文章。。。。。。

如果是景兴皇帝在位,定然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看到这样的奏折,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死死压制住将领们的野心。

但成武皇帝却是不同,扑面而来的进取yù_wàng,让皇帝陛下很是赞赏。。。。。。

禁军整编,已经刻不容缓,之所以悬而未决。。。。。。。原因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中书的老臣们,终于忍不住,想要争取禁军整编的主导之权罢了。

在这一点上,皇帝陛下看的比谁都清楚。

从枢密使汪道存去位,到大军灭夏还朝,枢密院人事一新,再到大将军折汇获罪,顺势裁撤西北镇军,朝中很多人一直在不停的试探。

从上书建言留大将军赵石镇守西北,再到想要插手西北镇军改编之事,还有如今接二连三的朝争,归根到底,都是在围绕着将要到来的军中鼎革在进行罢了。

大秦的将来,到底是在文人的笔下,还是在将军们的刀锋之上呢?

这个选择,让皇帝陛下也是犹疑不已,这是每一朝每一代君王都要面临的艰难选择。

皇帝陛下也一直在问自己,难道真如文臣们所言,武将权重,最终必有乱政祸国之事发生?

那文人们遍布六


状态提示: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圣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