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这就是长安啊。。。。。。。”
这样的话,自从见到长安城,就从蒙古少女的嘴里不停的冒出来,附和她的,则是一群聚在她身边的女奴。
在这个世界以及这个时代中,可以一点也不夸张的说,汉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上最瞩目的灿烂文明,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庞大的城池。。。。。。
在当代之中,包括那些古老的民族在内,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汉人这样,花费如此人力物力,建造出如此可以供堪称庞大的人口居住的坚城要塞。
而长安,却是这些大城中的佼佼者。。。。。。。
别说来自北方荒凉之地的蒙古人,即便是汉人自己,在头一次来到长安城下的时候,都会被这座千古神都的雄浑身姿以及他所代表的身后底蕴所折服倾倒。
这座古老的城池,屡次毁于战火,却能屡次重建,其所代表的历史地位,已经无法用言语描述清楚。
可以说,自秦汉以来,这里便是汉人经济文化中心,是汉人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知多少皇帝在这里登上皇位,成为天下的主宰,不知有多少墨客骚人,在这里留下千古名篇,供后人瞻仰品评。
又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成就丰功伟业,在历史上重重的刻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在汉人眼中,这座雄城,已经意味着太多太多,根本不是初到贵地的异族人能够理解,而在蒙古少女眼中,确实也是这般,她只会想到,这是一座自己所见过最大的一座城池,在遥远的草原上,即便是集草原各部之力。穷尽岁月,也不可能建造出如此雄伟的城池。
这是对汉人的强盛最直观的一种认知,而那些内中包涵的种种,是她现在所无法理解,也是她无法触碰到的。。。。。。。。
这个时候,队伍已经打出了大将军仪仗,象征大将军威权的各色旗帜。在寒风中烈烈飞舞,队伍行进的分外缓慢而又庄重。也在等待着朝廷迎接大将军仪仗的队伍出现。
长安四城,十里长亭,是送别的好地方,也是迎接归人的最佳选择。。。。。。
但距长安十余里处,队伍却被堵在了路上,堵住队伍的可不是什么朝廷迎接冠军大将军南归的队伍,而有大将军仪仗在前,这种情形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别说的冬日里。路上行人稀少而又罕见。
就算是春秋长安城外踏青盛行的季节,也不会有人敢于拦截大将军仪仗,更别说,就这么将大将军南归的队伍堵在了路上了。
不过既然发生了,也就有着原因。。。。。。。。
队伍渐行渐缓,终于停了下来,片刻之后。队伍中间的大将军赵石便得了回报,大长公主府的车队在前面,听说是大长公主殿下出城赏雪,车辕坏在了半路,正好将路给堵死。。。。。。。
赵石听了,还能说什么?
几年未归。这定然是靖佳公主听了自己南归的消息,等在了半路上,其中所包含的是一腔深意,和浓浓的思念味道,甚至等不及过上几日,便能随意相见了。。。。。。。。
赵石打马向前,来到队伍前面。挥手让身边护卫散开,这才上前相见。。。。。。
宽大的马车静静的停在道路当中,长公主的仪仗看上去很是简单,护卫在马车左近的,是十余个背弓挎箭的公主府府卫,相比大将军的全套仪仗,公主府这边看上去颇有点冷冷清清的意思。
公主府的府卫们都有些惴惴,就这么将权势熏天的冠军大将军南归队伍拦在了路上,即便是深得当今陛下敬重,与冠军大将军有着不错的交情的公主府,要追究起礼数来,也是说不过去的。
再者说了,前面数里处,一定还有着朝廷迎接大将军回京的人在等着,这不但有损于朝廷颜面,而且一旦惹得大将军不高兴,公主府这边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见赵石孤身而来,即便没见过大将军赵石真容的公主府侍卫,也明白,看那威势,一定就是大将军本人了。
就像排斥反应一样,随着赵石的到来,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让开到路旁,翻身拜倒在地。
“拜见大将军。。。。。。。。。”
“恭迎的大将军回京。。。。。。。”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只有公主府中最忠诚的几个卫士围在马车四周,等到赵石骑马来到近前,却也都立时矮了半截。。。。。。。。
“你们都退到一旁,本宫与大将军有些话说。”
车内传来赵石分外熟悉的声音,还算平静,但语音中的微微颤抖,还是被赵石捕捉到了。
几个卫士如蒙大赦,立即便远远退开,或低着头做深思状,或遥望大将军南归队伍,像是在钦慕于大将军的威势。
绝无一人,敢于在这个时候偷听或偷看什么,公主府中那些隐秘的传闻,在他们心里面一闪而过,却被他们硬生生的埋藏在心底的角落之中,并一再告诫自己,今日所见,过后定然不能向旁人提及只字片语,不然的话,之后但有流言蜚语出来,这里所有人的身家性命皆是难保。
车帘终于掀开,一张颇有几分憔悴的俏脸就这么出现在赵石眼中,没有乍见的惊喜,也没有多余的幽怨,只有浓浓的情意和思念顺着目光传递过来,让人心中暖暖,甚至没有留下愧疚存在的余地。
只这一眼所及,便已胜却千言万语。。。。。。。。。
“几年不见,大将军风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