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修道者>第一百零六章 姑娘
。眉头略微皱起。

只见她身受剑伤一十二处。最深的在肋下。前后对穿,其余有三四处在四肢,深可见骨。探脉一看,五脏六腑也有损伤,应该是被内力所伤,若不尽快治疗,只怕再难活命。

这姑娘究竟什么身份?跟谁结这么大仇?

安逸心头疑惑一闪而过,但紧接着却摇了摇头。暗笑道:“等她醒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其实他本来不是一个好管闲事的,若是平常时候,这女子救还不救还两说,何必管她那些?只不过现在有许仙在身边,而且他还想知道许仙对这女子如此关心究竟是出于善心还是好感或者是喜欢,所以才打算施救。

而救人可不是随便就能救的,这姑娘受这么重的伤,一看就知道其身上麻烦不小,虽然也看的出来是世俗武功导致的,但不代表没有麻烦。

要说以安逸现在的修为。莫说凡人,就是神仙他也能交交手。并保证多半没有生命危险,可是他谨慎加怕麻烦的性格,注定让他考虑面非常的广。

就如这姑娘来说,无论是江湖背景还是世族皇权,但若救了,都有可能招人报复。虽然他不怕,甚至可以来一个杀一个,但若来的多了,难免不厌其烦。所以他才会考虑这姑娘究竟是什么身份,仇家究竟是什么人。

若真的是什么皇亲国戚或者武林名宿,他还真有点发怵。毕竟像那种势力,杀不死人还能恶心死人。而他现在却只想看看许仙最后究竟会走到哪一步,与白素贞的爱情是否还会像原着般忠贞不渝,根本没有屠家灭国的戾气,所以救了人,就可能是救了一个无休无止的麻烦。

不过如此一来也可以看出,他现在改变了不少。因为如果是以前,即便他再想看许仙对这姑娘的感觉会变化到什么地步,他也很可能选择为了躲避麻烦而不去救。而现在,他虽然同以前一样还是考虑的很多,但是在行事作风上,却有些随心所欲了。

境界还是被外物影响而改变?

要弄懂这些,首先要知道境界是什么!?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不一样的,所以境界,并不单指修行。或者说,人这一生,就等于一场修行。因为人们总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的人,以便来体现自己在整个生活中的位置,所以不论是凡是仙,境界,始终存在,随时都有。

如在痛苦的时候想到那些痛苦,在痛苦还没有来的时候,脑海中又随时出现痛苦的威胁,这就是苦恼的境界。高兴的时候,又越想越得意。年纪大的人,喜欢回忆往事,特别是年青时候的事。有时候自己坐在那里想起来,还摇个头笑一下,回味那个境界。这些都属于境界,所以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

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或者画一张画,特别有一种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个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砖头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别平,心里头很舒服,原来这样砌才好,这是他做水泥工时候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换句话说,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古人诗中所讲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这是普通人生的境界,不是烦恼,就是病痛,或者是衰老了,眼花了,头发白了,这就是人生苦恼境界。所以古人说:“学道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因为他的境界、气派、胸襟与众不同。这种不同的境界从何而来?从自然而来!

所以境界又分为三层:有我、无我、本我。

有我之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只意识到他自己,固执地相信自己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一切从自己发出,被“贪、嗔、痴、疑、慢”所控制,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

无我之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开始学会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知道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

如果第一境说是以我观物,而这一境界就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就是佛陀说的,没有分别心,空就是有,有就是无的境界。

而本我之境,又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这却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达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绝圣弃智,顺势而为。”从而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境界。

这三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或者阶梯而上。就如安逸现在,就处于有我无我之间,但若一招得悟,或许不必经历无我,便可一步跨至本我。只不过像这种玄之又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六章 姑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