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七也挥手向他们致意。
半大的娃娃们不懂这些。
他们看着一群陌生人出现,一个个就冲过来好奇的伸长了脖子在看。
有胆大的小家伙,还冲到杨七面前,问杨七是谁。
杨七一把抄起小家伙,扛在肩上招摇过市。
凡是看到这一幕的百姓,一下子就对杨七多了几分亲近感。
如此亲民的陛下。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了,还真没见过。
有人激动的吆喝杨七去他的铺子里尝一尝他祖传的手艺。
杨七则笑骂了一句,“你肯定是想借我名声去占便宜,我可不上你的当。”
一句调皮话,引来了匠人们哄堂大笑。
老者带着杨七到了自己的住处。
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
一进的宅子,就住了一家三口。
老者前半辈子颠沛流离,又一心扑在铸造技艺上,并没有成家。
直到到了南国以后,才讨到了一房媳妇。
老者的媳妇是个僚族姑娘,二十多岁,生的健壮,是海布林撮合了他们二人。
大前年的时候,还给老者生了个儿子。
老者带着杨七到家的时候。
他的妻子牵着三岁大的孩子,规规矩矩的给杨七施礼问安。
虽然是个僚族姑娘,但是她的礼数一样不缺。
老者家里也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
三岁大的小家伙身上穿的衣服干干净净,粉嫩粉嫩的,像是个富家小少爷。
看得出,这个僚族姑娘是一个好姑娘。
回到了家里。
老者激动的抱过了儿子,凑到了杨七面前,害羞的道:“前年的时候,小老儿铸出了火炮,陛下说要赏小老儿,小老儿推辞了……”
杨七缓缓点头,他记得有这事。
瞧着老者抱着儿子,杨七若有所思的道:“你不会是想把这个功劳用在你儿子身上吧?”
封赏功臣子嗣这种事,杨七虽然不赞成。
但是以老者的功劳,封赏一下他的子嗣也不为过。
老者一脸幸福的抱着儿子,眼巴巴的瞅着杨七,道:“小老儿奔波了半辈子,大字不识一个,后来跟了陛下以后,才被逼着学了一些字。
可是小老儿才疏学浅,还是不敢给儿子起个名字。
小老儿知道陛下是天下第一才子,所以就想让陛下给小老儿的儿子起个名。”
杨七瞪着眼睛愣在了原地,他已经做好了给一个三岁娃娃许官爵的准备了,可是人家居然只是要一个名字。
杨七难以置信的问道:“你确定?”
老者脸上堆笑,“金山银山,留多少给他,也不够花。高官厚爵,没有那个本事保住,到头来脑袋都得掉。小老儿能给他的就是一个好名字,以及这一身的本事。至于以后是富是贫,全由他自己去闯。”
围观的人一个个在那儿暗自骂老者傻。
可是老者却自得其乐。
杨七盯着老者愣愣的看了一刻钟,感叹道:“你是个聪明人……”
旁人觉得老者傻,杨七为何觉得老者聪明呢?
旁人只觉得高官厚爵、荣华富贵是好东西,可是他们却看不清那些拥有高官厚爵、荣华富贵的都是些什么人。
那是一群平日里笑呵呵的狼,吃人不吐骨头的狼。
只有狼才能在狼群里混下去。
一只肥嘟嘟的绵羊进入羊群,会有什么下场?
恐怕会被啃的连骨头都不剩。
所以老者只是帮儿子求一个名字,顺被在杨七心里帮儿子占个位子。
当他儿子长大以后,凭借老者传给他的手艺,是去燕京城混成狼,还是在雁门关内当羊,全凭他自己的本事。
老者能做的就是帮儿子先铺好路。
听到了杨七的夸赞,老者只是憨厚的一笑。
杨七盯着三岁大的小家伙看了一会儿,突然笑道:“我记得你也没名字,别人都叫你老汤头,以你的技艺,以后说不定还要被请到燕京城里去当一个教育。
这一次,我就帮你们父子两一并赐名吧。”
老者喜笑颜开,“那感情好……”
杨七笑道:“我记得你姓汤,赐你一个功字。你家儿子,就赐给一个臣字。汤功、汤臣……如何?”
汤功、汤臣……
合起来不就是功臣?
老者一下就明白了杨七的用意。
他放下儿子,躬身向杨七施礼,“多谢陛下……”
给汤功父子赐名以后,杨七就留在了他们家里,准备吃一次便饭。
汤功的媳妇做了一桌菜,汤功搬了一张大桌,摆在了门口。
一行人准备开吃。
由于附近的院子都不大,工匠们吃饭都喜欢摆在门口的青石路上。
所以等杨七准备吃饭的时候,就看到了连成了一条线的席面。
有憨厚的汉子端着自家的特色菜,过来献给杨七。
杨七不好拒绝。
然而有了开头,就有人效仿。
到最后,愣是把一顿午饭吃成了流水席。
席间。
杨七端着酒,陪着雁门关内最顶尖的匠人们唠嗑。
嘘寒问暖,一片和谐。
对于匠人们或缺的东西,杨七都让彭湃用小本本记下,等到回到了燕京城以后,立马补齐。
匠人们碰到的一些小问题,一些小疑虑,杨七也当场解决。
比如有一个姓吴的鞍匠,家中有两子,他想让两个儿子读书识字,将来考大同书院,可是雁门关内并没有学堂,里面的人又没办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