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寒门祸害>第232章 玄机

考场中,大多数考生都还在苦苦地构思,眉头紧蹙。却不是文采不继,而是不知该持何种观点进行论述,陷于两难之境。

严北辰坐在紫光阁的南边,注意到了他老师吴山的一丝异样,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露出了自信且骄傲的笑容。

作为严氏族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是其他贡士无法比拟的,对朝政动态拥有更精准的渠道,故而更容易猜到圣上的意图。

对于重开市舶司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新鲜,从关闭之日起,就不断有人上奏请求重开。这次能够引起如此大的争论,主要是开海派唐顺之抛出了“倭寇之患在于市舶不开”新鲜的观点。

如果重启市舶司就能解决倭寇之患这个大问题,那圣上必然会采纳,相对于重启市舶司的让步,这解决倭患实在是太有诱惑性了。

要知道,这些年朝廷为了解决倭寇问题,每年都数以十万计的军饷输送江浙。若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国库的资金压力将得到缓解。

只是这个提议还是来得稍晚了一些,随着前年徐海伏诛,去年年底汪直从日本归来准备接受招安,江浙的倭寇问题得到了缓解。

如今江浙的倭患得到了缓解,现在若同意重开市舶司,那再生事端又该怎么办?

要明白,现在的大明国库早就不堪重负,甚至京官的俸禄都受到了影响。一旦好不容易缓解的倭患再起波澜,大明的财政定然受到巨大的冲击。

正是如此,圣上怕是不可能轻意松口,这里需要冒的风险实在太大。

何况,这次考核的对象都是夏言的门孙,如今题目出现在这里,无疑隐含了圣上的意图,那就是大明要继续实行海禁政策。

严北辰的嘴角翘起,提起笔在砚台上蘸墨,正要将心里那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写下时,一位巡考的礼部官员恰好从他身边经过,不着痕迹地撩了一下官袍的袍摆,然后便迈步离开了。

严北辰心里微凛,原本要提起的毛笔,这时在砚台上继续蘸着墨,然后装着犹豫不决地放下笔,脑袋开始快速地运转起来。

这个礼部官员是他族叔严世藩的人,二人还一同喝过酒。很显然,这人的举动别有深意,应该是受族叔委派过来的。

一念至此,严北辰再抬头偷偷望向坐在边上的族叔,看着他故意将眼睛眯起,心里顿时大定。

当明确了方向,当即便拿出毕生的才学,在纸上挥洒起来。

笔落惊风雨,策成泣鬼神。

严北辰将笔停下的时候,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已经是胜券在握,知道这状元是跑不倒了。心里很是得意,忍不住朝着那边的林晧然望了一眼。

殿试没有提前交卷一说,时间定在午时三刻统一交卷。

待三百五十七名考生停下笔的时候,命运似乎已然被敲定了。有人脸上流露出欣喜之喜,亦有人脸上显得沮丧,但更多是患得患失。

不管结果如何,自从北宋一个叫张元的贡士在屡次落榜,愤而投奔西夏进攻宋后,宋仁宗到如今,殿试就不再有淘汰制。

哪怕他们在这殿试考得再烂,都能得到一个三甲进士的功名,将会成为大明朝的七品官员。

卷子放在桌前,待试卷被收齐后,殿试的总监官徐阶和蔼地说道:“殿试已经结束了,结果会在大后天揭晓,诸位切记要按时参加传胪大典,呵呵!”

考生谢过徐阶,然后又朝着紫光阁上面那个宝座进行叩首,进行了谢师礼。

殿试的主考官是嘉靖,所以他们已经是天子门生,这亦是进士官为何瞧不起举人官的原因之一。单是身份而言,他们比举人高贵太多了。

随着礼部官员走出西苑大门,天色虽然尚早,但不少人脸上都出现了倦容,纷纷是各互离告辞,从等候在这里的马车离开。

他们的科举之路在这一刻,已经是走完了整个流程。只要经过最后的那些仪式,他们便会成为大明的一名官员。

在马车的车厢中,宁江忍不住朝着林晧然问道:“你选的是哪一派?”

“这还用问的,当即是开海了!”跟他们同乖一辆车的杨富田抢着回答道。

“你猪啊!”宁江当即怒斥,然后拿出理由道:“我们的师公是夏言,皇上考我们,肯定是想透过我们传递他的想要海禁的态度!”

“我看你才是猪!”杨富田当即睥了他一眼,然后又是继续道:“夏言是我们师公不假,但他却是钦犯,而且皇上一向独断专行,用得着透过我们传递他的意图?”

这……

林晧然和宁江瞪起眼睛,满脸震惊地刷刷地望向了杨富田。不是要质疑杨富田,而是恰恰相反,这货说的话太对了。

夏言是他们师公,但亦是钦犯,孰重孰轻?这自然是钦犯这个罪名更优先,他们不能再将这身份摆出,故而情况应当恰恰相反。

圣上的意图应该不是传递海禁,而是要支持开海。

二人却没有想到,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杨富田,竟然一下子就戳到了要害。

“你们不会是支持海禁吧?”杨富田亦是将眼睛瞪起,不可思议地望向他们二人问道。

林晧然和宁江顿时相视无语,知道这次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事情怕是选错了方向。如今细细想来,嘉靖极可能是支持开海,不然为何会将这个争论搬到如何重要的殿试上来呢?

啪!

林晧然伸手重重地拍了一下额头,心里不由得涌起了几分懊恼,怎么当时


状态提示:第232章 玄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