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末昭宗>35、大唐并不缺钱

“圣上,这样的策略能行吗?”张濬最先提出怀疑。

唐蕃战争持续了两百多年,朝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后的结果是给女人、给钱、给地。

就这样,长安还被吐蕃人给烧杀劫掠了。

闹得最严重的时候,甚至都要迁都洛阳。

这也是朝堂之上,杜让能等人一直反对收复陇右的原因。

现在皇帝虽然派军队进入陇右,但是黑水安防公司的官方背景却昭然若揭。

如果吐蕃以此为借口,再次对大唐宣战,那么朝廷就要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此举太过冒险,再说那些百姓没有自卫能力,如果贸然进入吐蕃的地界,恐怕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到那时候,清流又会沉渣泛起,猛烈的抨击朝政。”刘崇望不无担忧的说道。

徐彦若也说道:“圣上,陇右吐蕃虽然分裂,但大部有十数万,小部也有数百人。他们豺狼成性,最喜欢烧杀屠戮手无寸铁的大唐子民。贸然让十多万人涌入,恐怕是羊入虎口。是否让朝廷组织、宣传一下,也好让百姓有个心理准备,省得在猝不及防之下,蒙受重大的损失。”

李晔道:“宣传是一定要宣传的,但不能只宣传吐蕃、杂胡的凶狠,还要描述陇右的物产丰美,毕竟天下富庶无出陇右。而且朕还有归义军这个盟友,只要让他们出兵配合,不难把陇右吐蕃挤压出去。”

杜让能看皇帝都表态了,自然也不能再保持沉默,开口说道:“圣上,这么多的百姓外迁番地,实在是弱干强枝之策,倘若他们失陷在陇右,朝廷救是不救?如果不救,清流必然反对,这必然损失圣上的恩德。如果救,那又该怎么做?如果将军队调往清水盟界,会不会引起吐蕃的反弹?要是他们也举兵相抗,必然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威胁,到时又该采取何什么样的策略应对?”

老实说,李晔的这道旨意他是不同意的。

但是皇帝的威望太高,内阁的其他成员大都投了赞成票,才让这个旨意大票数通过。

现在,连总参谋部都开始质疑,这就有必要和皇帝商量一下了。

李晔笑道:“朕的百姓可不是嘴上激昂的儒生,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别说区区的陇右,就是真正的高原吐蕃,也不是他们的对手。杜相,百姓们只是缺一个机会而已,你们不用太多虑了。而且,有了河西走廊作为屏障,长安以西就彻底安全了,一旦恢复丝绸之路的贸易,长安的商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典时,税收扩大了十倍也不成问题。”

张濬连忙说道:“职下对圣上的谋划一向抱有信心,但陇右吐蕃的实力依旧庞大,如果让百姓直接面对,恐怕会力不从心,是不是调一些正规军巩固边防。这样一来,就算是吐蕃贸然攻打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不可!”刘崇望当即拒绝道:“今年军队的开支已经很大,再往清水盟界调派军队,朝廷的财政必然不能负担。就算是财政能够负担,粮食问题又怎么解决?今年草原遭受水灾,想就粮于敌也不可能啊!”

徐彦若接口道:“我同意刘相的意见,军队必须留在陕虢待命,毕竟当前的假想敌是李克用、朱全忠。如果他们争夺河阳,第一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统统赶出去。”

杜让能也说道:“张总参谋长,内阁无钱、无粮,你要执意用兵也行。自己掏腰包,或者把我给卖了!”

“诸位不要动气。”看气氛变得火药味十足,李晔笑道:“朕也是不会同意调兵,毕竟我们的主要敌人在东方,把宝压在陇右确实是本末倒置。但时不我待,如果不提前布局,吐蕃那边一旦有什么异动,或者出现一个雄主,我们就会白白错失这样的机会。所以朕才鼓励百姓进入陇右,先在清水盟界附近建立的据点。等站稳脚跟以后,再逐步的向内陆延伸。”

张濬有些失望的说道:“圣上,如此一来收复故土的速度就会很慢,恐怕要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还是稍微加强一下当地的军事力量,或许十多年间就能尽复故土,打通与归义军的联系。”

李晔道:“张总参谋长,这件事本来就急不得,先期的目标还是定小一点好。现在已经7月,在下雪之前,移民们只要修好土楼,朕就会补贴粮食、燃料、火药。如果过了这个冬天,朕还会给他们相应的奖励。至于明年,就不用我们操心了,那些百姓会给咱们一个惊喜的。商业部要跟上,必须以最好的价格收购他们的出产,并满足他们对日用商品的需求。工部也要规划一些小城镇,对建屋造房的百姓给予补贴。”

杜让能苦着脸说道:“如果这么做,朝廷的财政负担就会大大加重,甚至到寅吃卯粮的地步。如果挤占后年的财政支出,那么我们的所有工程投入都要停下来,影响最大的当属学校、医院。”

刘崇望也说道:“杜相所言甚是,当前最制约朝廷的不是粮食、而是落后的交通条件。如今只有主要城市修了弹石路面,其余的中小城市还是使用原来的土路,有些地方甚至不通道路。明年的财政继续吃紧的话,道路建设就要停下来,这对将来的布局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李晔笑道:“诸位是觉得大唐缺钱吗?其实你们错了,大唐从来就不缺钱,而是我们没有把钱调动起来。有谁看过这个月的货币报表?”

内阁官员相互看了一眼,茫然的举起了自己的手。

李晔道:“你们


状态提示:35、大唐并不缺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