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军冲到距离雷鸣有二百来米的位置时,雷鸣的盒子炮响了,都是“啪”“啪”“啪”的点射。
而一枪响起便有一名是日军应枪而倒!
雷鸣并不管日军的反应,他连打了五枪,五名日军便已是撒手人寰!
日军的反应并不慢,在雷鸣打第三枪的时候,他们反击的枪声便响了起来。
只是那又有什么用?
急切之间,日军面对着整座山一时之间却根本找不到雷鸣是躲在哪里射击的。
二百来米去找一个以雪地为背景披着白色伪装衣头上也扣着白帽子的人何其难哉?!
一部份日军原地卧倒向山上山下射击进行火力掩护,而另外一半的人则是端着步枪拼命向山脚冲来。
就在那些日军又往前冲了几十米的时候,盒子炮的射击声便陡然增加了,那自然是于标和李海峰也投入了战斗。
他们两个一开始没有开枪那都是雷鸣事先设计好的。
他们两个用的又不是长苗匣子,用盒子炮打两百米左右的目标却是有些勉强了。
射击的道理那都是相通的,能把步枪打得很准的人,在将盒子炮抵肩射击的时候那枪法也绝不会差。
也只是片刻功夫,于标和李海峰又打倒了六七人,而雷鸣却是用盒子炮打死了两名开枪仰射的日军。
如此一来那些日军当时就慌了。
他们是上来不少,可也只是三十来人罢了。
可也就在短短的一分多钟时间里,那死的伤的就有十来人失去战斗力了!
偏偏那名负责指挥的日军曹长还先被雷鸣一枪给放倒了。
于是那雪野上的日军便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战斗方式来。
趴在雪地上的日军眼看找不到射击目标爬起来转身就跑,而已经冲上的日军却不顾生死的接着往山脚冲。
他们这样做那当然是各有各的道理的。
往前冲的那是因为他们离山脚近,山坡虽然很陡可是山坡上毕竟有树,有了那树的遮挡他们也就有了隐蔽物了。
往后跑的那是相中了开阔地上的那十来棵树,有了那十来棵树总是可以替他们挡一下子弹的!
而这个时候,雷鸣手中的盒子炮就变成了连发了,他冲着那往山脚冲的日军先是“啪啪啪”的清光了弹匣之中的子弹。
然后他弃掉手中这一支却是又把另外一支盒子炮抵肩了,冲着往山脚冲的日军就是“啪啪啪”的整整一个弹匣的连发!
雷鸣当然知道日军人多只凭自己三个人是无法阻止日军冲到山脚处的。
可是这山的山坡却比较陡,日军想爬上来是可以的,但想仰攻上来这个难度可就太大了!
在日军靠近的过程中雷鸣便已经注意到了,这些日军并没有短枪。
没有短枪那在倾角都有了五六十度的山坡上怎么仰攻?
山上有雪,如果不能用手攀住树木根本就上不来。
你让日军士兵左手扳树、右手一只手托着步枪、然后还要仰起身来射击吗?
雷鸣可不认为日军能做到这一点。
非但是日军,就是雷鸣自己也没有那个本事。
当然了,如果日军有短枪那就另说。
“冲进来了六个!”雷鸣喊了一声。
而这时那片开阔地上已经没有人了,不,也不是没有人了,而是都是死人或者被打成了重伤在原地上虽挣扎却已是无法起身的日军了。
“换步枪!打远处的!”雷鸣又说了一声便又把步枪抓了起来开始向那躲在树后的日军瞄准了。
至于那山下的日军雷鸣根本就没有管他们。
这座山雷鸣已经看过了,四面的山坡都很陡,日军一时半会儿那是冲不上来的。
而这山没有百米高却也差不多,日军也休想把手雷甩上来。
雷鸣他们看不到那六名日军,而那六名日军也休想看到他们!
所以那远处的日军才是雷鸣他们现在需要解决的。
三百米左右,稀稀疏疏的十来棵树,以雷鸣的作战经验,那树最粗的也就是二大碗粗细罢了。
按东北人对碗大小的定义一般是分成三类的,小碗、二大碗、海碗。
小碗碗口的直径在十公分左右,大海碗的直径在二十公分左右,至于中间那档的也就是二大碗了。
就以那些树的粗度和那树林的稀疏度是绝不足以掩饰住那些日军的身形的。
至于说在三百米左右用三八大盖能否把那二大宛粗的树击穿这个就不大好说了。
但是以雷鸣的经验却知道,以三八大盖子弹的穿透力纵使不能把那树干射穿却也绝对会吓日军一跳的!
“注意打死那些从树后跑出来的!”雷鸣交待了一声后,他手中的步枪就响了起来。
而于标和李海峰便也随之射击起来。
在雷鸣他们三个人的射击中,他们也只是各自打了四五枪,那树后的日军就已经扛不住了!
那日军士兵纵不是矮粗壮的地缸身形也绝不是什么窈窕淑女!
雷鸣他们射出的子弹未必能将那树干最粗的部份射穿,可要是打在那树干的边缘上呢?
那树干便会被子弹打豁的,而那树干一豁子弹自然也就射进了日军的身体之中。
并且由于那子弹打豁了树干后那飞行速度便降了下来。
飞行速度降了下来那穿透力自然就变得不足,在射进人体之后由于人体的阻力作用那子弹便会发生翻滚!
于是中弹的日军也只是在中枪处有一个弹孔,可是那翻滚的子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