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史上最强崇祯>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实的“武举”

“近期各处学子皆已到京,过几日便要会试,礼部准备的如何了?”早朝上,崇祯皇帝向礼部尚书李文选问道。

闻言,李文选立即出列禀奏道:“启奏陛下,礼部近日就此商议颇多,决议会试仍定于贡院,设翰林十九人为同考官,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

“会试第一场定于三月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又问道:“主考可有人选?”

“回陛下,经礼部议,拟设四人为主考官,请陛下裁定。”李文选说这话的时候,赶紧把上朝就拿着的奏疏交到王德化手中,再由王德化转呈御前。

“户部尚书倪元璐、庶吉士方逢年、东阁大学士曹溶、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

崇祯皇帝一一将这些名字念出来,却是凝眸看了一眼李文选,李文选心下似乎有些紧张,胆虚不敢对视,只是低头等待。

其余三人没甚么毛病,都是帝党,可这个曹溶就有些门道了,此人不仅在历史上是个投清贰臣,而且也根本没太大能力,想必又是一些东林余孽安排进去的。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冷哼一声,直接将礼部选出来的名单放到一边,说道:“这个曹溶,朕看不行,就换城冯铨吧,众卿可有异议?”

言罢,崇祯皇帝目光扫视阶下群臣,被看到的人无不是心惊胆颤,哪敢有什么不同意见,几乎都是唯唯诺诺,连说圣上圣明云云。

按理来说,历次主考、同考名单皆由礼部拟定,基本也不会出现什么驳回的事儿,更别提如今崇祯皇帝是直接说不行要换人了,简直太过任性。

冯铨脸皮极厚,见众人没有反对,当即站出来叩拜说道:“臣感激陛下信任,定恪尽职守,奉己为公,为国朝考量有用材!”

“朕还是相信冯爱卿的。”崇祯皇帝笑了笑,又故意看了一眼礼部尚书李文选,才是自顾自说道:“除却文科的事儿,朕还要与众卿聊聊武科。”

“武科?”

“武科今年也要举行?”

“没听说,按我说,武科早就该废除掉才是!”

其实大明建立至今就有建立武科,可从洪武年开始就时办时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用不说,更是成了天下人的笑谈,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传承下来。

还是成化年太监王植提出仿照文举,这才有了如今这形同虚设的武科。

听到这话,群臣们一下子炸开了锅,有人说压根不知道本朝还有武科这档子事儿,也有人说武科屁用没有,那些武夫都是脑有反骨之人,早该废了所谓武科。

崇祯皇帝越听越是紧皱眉头,心中冷笑连连,要是真的彻底取消了这子虚乌有的武科,你们怕是要高兴的做梦都要笑醒。

让他们难受的事儿,崇祯皇帝办起来自然更来劲,摆手示意他们静一静,才是说道:“朕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可能不看好武科,但是朕告诉你,大明不能没有武选,武科更要提上日程!”

“王德化,念!”

在群臣震惊的目光中,王德化得意洋洋的清了清嗓子,上前几步,将早准备在袖子里的圣旨取出铺展在半空中,高声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祖立国始运至今,武科时办时废,典章不统,法理不一,深为固弊!

兹令:自崇祯十九年丙戍起,定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每三年一次,令设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建州府武学院,皆与文举同。

本次武举,设同考十九人,主考四人,皆与文科同。

另设,武科先场试马射、步射、平射、马枪、刀剑、负重、摔跤、跑步、拳脚等一十二科;后场试营阵、地雷、火器、战车、守御等七科;末场试兵法、天文、地理、练兵等八科,取武科考生综合成绩。

令定武科三甲,殿试一甲前三名赐‘武进士及第’,二甲十二名赐‘武进士出身’,二甲以下皆属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殿试三甲之内,均可入顺天武学院就学,少则两年,多则四载。

武生学习《武经》《孙子兵法》《纪效新书》等,熟知兵法要略及各地兵争大小事,学院毕业后,按成绩加从六品“武骑尉”、正六品“云骑尉”、从五品“飞骑尉”武勋,各授将职,为国效力。钦此!”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圣旨自然是用内阁名义发出,在加上如今崇祯皇帝的威权势大,群臣们无论愿不愿意,所能做的,不过也是赶紧跪在地上山呼万岁接旨罢了。

......

武举是武周首创,宋代延续,有明一朝重文抑武,却并不受到重视。

除成化年仿文举定制以外,万历年曾有朝臣提出改革武举,神宗皇帝有意,下发讨论,可惜并未得到群臣和内阁议定通过。

即便成化年定制,也还是规定“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个人武艺则成了最次等。

武举起先举办的时候,各处还是有不少民间武者参加,可笑的是,武者在进行武举之前要先参加一次笔试,,甚至连武试都不能参加。

这些所谓“武策”的笔试看似是在考量兵法韬略,实际上却是在为难前来赶考的武者。

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居然连四书五经都要考,可以想象,当时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实的“武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