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话音一落,在场的赵国大臣立刻纷纷开始了献计献策。/46/46026/
最先说话的是赵国大将军廉颇。
只见廉颇咳嗽一声,对着赵丹说道:“大王,以臣之见,秦国地处西水偏僻之地,而且秦国子民素来不尊礼节,不服中原文化,不能为我中原诸国所用。因此继续征伐秦国,其实已无太大意义。不如和秦国议和,向东方发展才是上策。”
照理来说,廉颇的这番话似乎应该会有不少的反对者,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赵国大臣们都对于廉颇的这番话表示了同意,就连赵胜和赵豹这些素来和廉颇并不对付的赵国大臣们也不例外。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一直以来山东、或者说是中原诸国对于秦国都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在这些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臣们看来,秦国其实出身就不行,甚至都算不上是周朝正儿八经的诸侯之一,属于那种山村野人,怎么有资格被人看得起呢?
其实也不仅仅是秦国,楚国同样也处于中原诸国的这个歧视名单之中,只不过是到了后来秦国做大之后,各国不得不同楚国联合,这才让这种歧视无形间少了不少。
总的来说,中原诸国自认为是有底蕴的贵族,自然是看不起秦国这种“暴发户”的。
但说来好笑的是,其实中原诸国之中的魏韩赵三国论起建国时间来说远远不及秦国,可偏偏也就是魏韩赵这三国上到国君下到子民,对于秦国的歧视最为严重。
正是因为这种歧视,所以这些在场的赵国大臣们才不约而同的认为秦国其实就是一个鸡肋,不具备太多攻打的价值,让秦国龟缩在关中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赵丹闻言皱了一皱眉头,并没有开口说话。
来自未来的赵丹心中非常的清楚,秦国这个国家的强大其实并不是在于国民,而是在于制度,只要不摧毁秦国的制度,这个国家就还有着东山再起的可能。
但是不管怎么说,如今的赵国已经连续三次击败了秦国,如今赵国上下的自信心可以说如今已经完全爆棚,根本就没有将秦国当成一回事。
所以说就算赵丹想要说服大家秦国其实是很具有威胁的对手,那也没有人信啊。
于是赵丹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缓缓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寡人过两天设宴招待一下那阳泉君。顺便让他通知一下赵柱,寡人过些日子便和赵柱相会一次吧。”
其实暂时答应和秦国议和,也不是不行。
反正对于赵国来说,该拿的好处现在也已经都拿到了,接下来坐山观虎斗让秦国和楚国相互残杀一番,也是不错的。
而且赵丹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像秦国这样的国家是绝对不会放弃对外扩张的,可偏偏秦国向中原方向扩张的道路,已经完全被赵国给堵住了!
所以秦国和赵国之间迟早还会再次爆发矛盾。到了那个时候,赵丹就能够理直气壮的说服赵国的大臣们,继续西进灭秦了。
赵丹有一种预感,那一天应该不会太远。
赵丹咳嗽一声,继续说道:“既然要和秦国议和,那么诸卿以为,接下来应该以哪一个国家为重点进攻方向?”
虽然说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说在没有开始之前就应该确定个目标,然后重点侦查这个目标的情况,掌握目标国家的弱点,最终派出精兵良将一起击败目标国,这才是最科学的打仗方法。
而像那种真的到了要打仗的时候才一拍脑袋临时抱佛脚的,这就真的是输赢看天意了。
说实话,其实赵丹这个问题的选择并不算太多。
首先,楚国并没有和赵国接壤,那么楚国肯定是被排除在外的。
其次,秦国刚刚和赵国签订合约,接下来赵丹还准备和赵柱来一次会盟,那么秦国自然被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赵国所能够攻伐的目标自然就只有魏国,韩国,齐国和燕国了。
燕国地处华夏东北,虽然后世是首都所在,但此刻在中原诸国的眼中属于那种偏僻苦寒,比关中还要鸡肋许多的地方。
而且如今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其实还可以,算得上是半个盟友,虽然说燕国并没有在上一次的战争中对赵国提供多少帮助,但至少燕国也没有趁机在赵国的背后捅一刀。
所以无论是赵丹也好还是在场的赵国大臣也罢,对于燕国都没有太大的兴趣。
然后是韩国,韩国作为赵国的小弟,至少从这几场战争来看还是非常合格的,每一场战争都出兵帮助了赵国。
如果赵国真的攻打韩国的话,那就是让自己白白的损失一个看上去还足够听话的小弟,这显然很不合算。
这么一通排除法下来,赵国所能够选择的目标就只有两个了。
一个是齐国,另外一个就是魏国。
也正是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赵国的大臣们展开了一场十分激烈的讨论。
廉颇率先开口说道:“大王应当攻伐齐国。齐军战斗力薄弱,而且如今魏、楚、秦诸国都不会帮助齐国,大王只需要联合燕国,就能够轻易夺取齐国大片土地!”
赵丹有些惊讶的看了廉颇一眼。
像廉颇这样一门心思都扑在战争上的家伙,居然也会关注外交了?
但马上赵丹就醒悟了过来,这个联合燕国一起攻打齐国的主意,多半是虞信出的主意。
还没有等赵丹开口说话,另外一边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