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幽州军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晋阳,引得并州军内部高层一片哗然。
自从司马懿回归洛阳之后,并州军就处于了一种严阵以待的状态之中,所以不管司马军何时从何地发起进攻,都不会出乎并州军的意料,为了这场决战,并州军已经等待了两年多的时间。
但令所人的感到意外的是,率先发起进攻的不是司马懿的嫡系部队,而是丘俭率领的幽州军,并州军诸将有些摸不着头脑,搞不清司马懿的真正意图。
桓范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司马懿在洛阳组建新的骑兵,尚无能力发起全面的进攻,他指派丘俭率幽州军进攻并州,其用意不外有二,首先他令幽州军攻打并州,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进攻而是滋扰,破坏我军的备战准备,打乱我军的战略布署;其二是司马懿素来与丘俭不睦,丘俭也是暗藏反心,但惧于司马懿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故而不得不受制于司马懿出兵并州,司马懿此举,有一石二鸟之意,让我们并州军和幽州军相互厮杀,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曹亮对桓范的分析深感赞同,丘俭也算是曹魏宗室仅存的忠臣之一了,与司马懿并非是一丘之貉,历史上淮南二叛,就是由丘俭和文钦发起的,只不过时移事移,丘俭此刻并未调离幽州,他还掌握着幽州的兵马。
但丘俭这个人比起王凌来,缺一点果断,也缺一点自信,本来淮南叛乱是丘俭起兵的最好机会,但他却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致于丧失了最好的时机,如今司马懿灭掉了王凌,回到了洛阳,丘俭就越发地不敢轻举妄动了。
司马懿正是看中了丘俭的这一弱点,便以朝廷的名义下圣旨令他出兵进攻并州,司马懿此举打着一个如意的算盘,那就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不管伤的是谁,都是司马懿想要看到的结果。
曹亮道:“那先生认为我们当何以应之?”
桓范晒然一笑道:“主公勿忧,丘俭虽然举幽州兵而来,但他不过是受司马懿的胁迫,未必真有与我军决一死战之心,所以主公大可不必担心。现在幽州军从代县出兵,进攻雁门郡,主公只需派遣一将,凭险拒守,必要时,也可以让几座城池给他做战绩,相信丘俭也是一个识时务之人,雁门郡那边定保无虞。”
曹亮道:“丘俭倒是不足惧,而且他也未必肯上司马懿的当,不过听闻司马懿委派了卫做监军,这人可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到不得不防。”
曹亮之所以把卫视为狠角色,最主要的依据还是其历史上的定位,魏灭蜀之战,邓艾和钟会各率大军入蜀,二士争功,最后两人都不得善终,唯独担任监军的卫能在夹缝之中独善其身,可见其确实有独到之处。
当时的情况确实堪称是凶险之极,邓艾和钟会为了抢功,都有自立于蜀中的想法,手中无兵无权的监军卫稍有不慎,就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不过卫处理危机的手段确实很是高段,邓艾进入成都之后,居功自傲,引得司马昭大为猜忌,再加上钟会煸风点火,于是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
钟会极为的奸诈,只给卫少量的人马让他去执行命令,如果邓艾拒捕的话,卫定然成为邓艾的刀下鬼,这样一来,也就坐实了邓艾的谋反之事。
卫不得不接令行事,但他十分聪明,宣称只拿邓艾,余者不究,于是邓艾部属纷纷归顺,邓艾孤掌难鸣,只得束手就擒。
钟会谋反之时,胁迫众将,卫亦在其列,但他却是虚以委蛇,表面上顺从,乘机脱逃,召集部众,反攻杀死了钟会。
掌控大局之后,卫又派人追杀了邓艾,这手段,足见其缜密而狠辣。后来卫回朝,因功受封,位列三公。
不过这都是后话,此时的卫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刚刚过而立之年,名声不显,桓范自然也无法掂出他的斤两来,不以为然地道:“此人既然是司马懿所派,那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只不过幽州乃是丘俭的天下,他经营幽州多年,根基雄厚,卫就算是再有能耐,也未必能左右了幽州的大局。主公不妨修书一封给丘俭,陈说厉害,想来丘俭也是识时务之人,知道飞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路人马必无忧矣。”
桓范看不上卫,这倒也在曹亮的意料之中,毕竟卫现在还没有什么显赫的名声和战绩,而且丘俭在幽州也确实是一手遮天,卫的监军,也不过是起到敲敲边鼓的作用,未必能动摇丘俭的地位。
当下最主要的人还是丘俭,只要能说服丘俭和他站到同一条战线上,那怕不是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司马懿,只要他出兵不出力就足矣。
桓范给丘俭修书一封的想法不错,此前由于相隔较远,曹亮也没有与丘俭有过什么联系,现在丘俭都率兵打到雁门郡了,该是和他交流交流了。
于是曹亮便把写信的任务交待给了桓范,既然他有这么一个想法,那么想必他也早已想好了信的内容,由他来捉刀,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这种骊六骈四的书信,曹亮想想就够头疼了的。
桓范倒也没有推托,当下便应承了下来,不过临出门之前,桓范又提醒了曹亮一件事:“主公,除了丘俭之外,还需防范一人。”
“何人?”曹亮眉毛一挑,问道。
“镇北将军吕昭。此人镇守冀州,几次兵犯苇泽关,此次丘俭被司马懿胁迫进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