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最后的三国2:兴魏>第202章 爽约

看看临近午时了,曹亮也不敢耽搁,于是和邓艾告辞,返回了中军。

这个时候全体征南军的将士已经休息完毕,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各营各部的军队已经是集结完成,就单等着夏侯玄最后的命令了。

曹魏的中军并不是一支养尊处优的贵族军队,而是真正的帝国精锐,他们曾多次参与对吴对蜀作战,每次都是在最为紧急最为关键的时候投入战场,力挽狂澜。

当年的街亭之战,魏国中军正是在张郃的率领之下,长途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利用蜀将马谡的扎营失误,一举攻克街亭要塞,让趁兴而来的诸葛亮是败兴而回,蜀国为之精心准备了数年的北伐,化为了无有。

曹魏的中军就如同是中流砥柱一般,每次在战况最为危急的时候,总会出现中军的身影,他们就如同是救火英雄一般,东线着了火救东线,西线着了火救西线,无往不胜。

此时到达淮南战场上的曹魏中军,不少的将士都参与过对蜀对吴作战,算得上是老兵了,大战在即,这些经历过战场厮杀的老兵不但没有半点的紧张情绪,反而是变得极为地亢奋起来,热血沸腾,激情四溢。

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难免会有一些紧张,但在这种情绪的调动之下,恐惧感很快就丧失殆尽了,代之而来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渴望。

曹亮在往回走的途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浓烈的气氛,越是临近战时,这种气氛就越发浓重,整支军队的气势都处于一种高涨的状态,古人说一鼓作气,魏军此刻就算没有鼓声的激励,同样也是斗志昂扬,士气如虹。

回到了中军,曹亮看到夏侯玄正在对任览说着什么,大概是最后的一些布署吧,稍后的冲锋作战之中,中军的长史和参军这些人是不会参与到进攻之中,不过后勤诸多事务,还需得他们来处理,显然夏侯玄就是交待后勤事务的。

看到曹亮回来,夏侯玄笑着和他打了招呼,万事俱备,单等司马懿那边的信号了。

“子明,你去了哪儿?”

曹亮答道:“我随处看了看,吴军连营数里,想必驻扎着不少的军队,这一战想必定然是一场恶战。”

夏侯玄哈哈一笑道:“那倒是未必,只要我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吴军阵势必定大乱,再想组织有效抵抗,恐怕也是难事。”

夏侯玄对此战是志在必得,言谈举止之间颇有几分自信。

曹亮没有再说什么,此刻夏侯玄正在兴头上,曹亮也不想扫他的兴,更何况,曹亮也无法断定战斗的走向,现在说什么也是言之过早。

其实这场战斗的关键在司马懿,如果司马懿能玄兵抢渡淮河,拖住吴军的主力,夏侯玄再从背后插上吴军一刀,这场战斗恐怕很快就能结束了。

任览令人取过一根木棍来,插在了地上,用来确定时间。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准确的时间观念,计时大多是看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辅助的工具有日昝和漏刻,精准是谈不上的,但可以大致计算出时刻来。

还好今天日光明媚,插上一根木棍就可以根据木棍的影子长短来判断时间了,当木棍的影子达到最短的时候,就正是午时时分。

前方吴军的营地隐约传来军队集结的声音,偶尔还可以看到尘土飞扬,显然吴军也进入到了临战状态之中,但淮河对岸久久地没有传递过来消息,让夏侯玄心情莫名变得烦躁起来。

按照他和司马懿事先的约定,双方举狼烟为号,只要夏侯玄看到安风渡方向升起狼烟,征南军就可以发起袭击了。

但木棍的影子越来越短,但淮河对岸始终却是没有动静,夏侯玄的脸色开始变得阴郁起来。

如果没有司马懿所率大军的接应,夏侯玄的这支军队完全就是孤军深入,以三万人面对吴军十几万的军队,谈何赢面,能不输个全军覆灭,就已经烧高香了。

其实夏侯玄所有作战计划,都是围绕着魏军主力来进行的,只要渡河的魏军主力吸引大部分吴军的注意力,夏侯玄才有成功的可能。

但现在司马懿那边是沓无音讯,这无疑让夏侯玄是踏入了左右维谷之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木棍的影子彻底地变为了最短,午时已至,但东北方向的天空中依然只是蓝天白云,丝毫看不到半点狼烟的影子。

夏侯玄眉头紧锁在了一起,双手紧紧地攥着拳头,脸色阴沉到了极致,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东北方向的天空,就连脸上的肌肉都轻微地发生了扭曲。

这恐怕是夏侯玄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了,整个征南军现在就单等着他的命令,可他偏偏无法下达这个命令。

任览宽慰夏侯玄道:“夏侯将军,勿要心急,说不定司马大都督那边有什么事给耽搁了,相信稍后会有结果的。”

夏侯玄轻轻地摇了摇头,只有他清楚不过司马懿大军的状况了,吴军此刻在淮南设伏,而淮水北岸,吴军根本就未曾踏足,所以司马懿在抵达安风渡之前,是不会受到任何阻碍的。

难道说真的是司马懿企图公报私仇,要置自己于死地吗?

一想到这里,夏侯玄就感到不寒而栗,司马懿对付自己在情理之中,但拉上三万魏兵陪葬,这样的手段是否太过歹毒了?

夏侯玄以前一直不相信司马懿会这么做,那怕曹亮当时苦劝于他,他都


状态提示:第202章 爽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