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再起>第三十一章 底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如浙江有上八府、下三府之别,各省皆有区域之分。之于广东,此间素来是以广州为中心,广州以东的潮、惠是为粤东、广东以西的肇庆及罗定州是为粤西,而那高廉雷琼则是更加遥远的所在。除此之外,便是粤北地区,按照当下的行政划分,便是韶州府、南雄府以及广州府最北面的连山、连州、阳山三县,这些地区构成了广州这个笠盔似的省份的盔壳儿。

素来,欲大举入粤,福建走闽粤分水关、湖广跨连阳、广西下西江、而江西则要翻越梅岭南下。南雄、韶州两府,正处于梅岭一线,得此二地,便可以直扑南康府,乃至是南赣地区的核心所在赣州府城,当年李成栋两次进攻江西就都是自此而进的。

五月中旬,陈凯返回香港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惠州府城。那里,素来是惠州府的菁华所在,有着大片的平原可以用于耕种,否则偌大的惠州府也不会选择在这么个不利于统治的西南角设置府城。

经过了几个月的镇守,郝尚久已经站稳了脚跟,虽说地方上有文官衙署,军中也多了些监营、监纪,但是这些人奉了陈凯的命令,对于郝尚久所部管控得都比较松,不似郑氏集团的嫡系部队那样的严谨。土皇帝三个字称不上,但那小日子也越加的惬意起来,尤其是新近获得的这片区域论起富庶远胜于程乡、兴宁、长乐那些偏僻所在,更让郝尚久满意于与陈凯之间的合作。

陈凯抵达惠州府时,郝尚久这边经过了几个月的休整,大军也已经得到了充足的恢复。随后,只是半个时辰的密议过后,郝尚久便留下了必要的城守部队留守城池,带着其他的近三千战兵随陈凯出发。

这一遭的目标,是为当初划分给郝尚久,但是后者始终没有余力发动进攻的那处长宁县。那里是惠州府的西北部,不过陈凯和郝尚久并不打算绕道河源县,而是一路北上,从广州府东北部的龙门县过境,直扑长宁县城。

此战,随同出征的不仅仅是一个惠州镇而已,陈凯在前往惠州府城的同时也向从化、东莞、增城、新安等县的明军下达调令,包括后冲镇、护卫中镇、护卫左镇、护卫右镇、护卫前镇、护卫后镇以及随后赶到的铁骑镇等大批明军沿着增江水道赶往龙门县,与坐镇在那里的中权镇汇合。

大军齐聚,没有浪费任何时间,立刻就启程出发,直扑长宁县城。清军原本的惠州镇已经覆没,甚至广东的清军也已经剩不下什么了,此间留守在长宁县城的无非就是一些本地的守卒,只待明军一露面儿,立刻就剪了辫子向明军投诚。

长宁县不战而下,大军穿城而过,直奔翁源县城那里。这时的翁源县治所在并非是后世的九仙镇,而是滃溪以北、九仙镇以西的翁城镇。明军大举出动,当地清军自然是不敢拦截,只得退守城池。

翁源县城始建于明天顺六年,此后历代多有加筑,至此时周围四百六十七丈,高二丈二尺开三门,东曰施化、西曰通韶、南曰阜民,三门均修有月城及城门楼,另建有子城全城建有敌楼二十一座,串楼四百二十三个护城河深二丈,宽一丈。这些在崇祯十一年时由当时的知县朱景运重新修葺过,倒也不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

这城池,已然是颇为坚固的了。奈何,空有坚固城池,本地绿营兵力薄弱,且士气低下,当近两万的明军直抵城下,强弱悬殊对比差距过大,几乎没费什么力气这座城池宣告易手了。

从来,再坚固的堡垒没有坚定的守御者也只如同是空壳子一般,而拥有坚定守卫者的所在,哪怕是通衢大道也会变成血肉磨坊。清军之中,绿营本就只是八旗的附庸,用来震慑地方尚且游刃有余,对上了寻常明军也有一战之力。可是当面对上那些前不久刚刚击败了八旗军和藩兵的明军的时候,胆气先就丧了大半,人数还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仗打不打也就两说着了。

拿下了翁源,大军稍作休整便顺流而下。滃溪自东向西,汇入一条名为浈水的所在,而这所谓的浈水,其实就是汇入珠江的北江,只是在韶州府城到英德一带的河道如是称呼罢了。

顺流而下,就是英德县城,这里是韶州府最南端的城池,滃溪和发源于连州的湟水在此汇入浈水,三江交汇之处,一如那梧州,素来是交通要道的所在。

陈凯率领大军直扑英德县城,士气本就不高的韶州绿营亦是龟缩城内,全然不敢出城拦截。大军渡过浈水,将城池团团围困,根据打探的情报显示,此间倒是集结了上千的绿营兵,比之翁源那里只有三四百人的规模已经要强上几倍了。但是,这一处城池比之翁源却大有不如,规模更小、城墙的高度也不及,另外诸如敌楼、城门楼、月城之类的防御设施也少了不知道多少倍,若非同样是崇祯十一年进行过修缮的话,只怕是那些绿营连龟缩入城的胆量都没有了。

“去,到城外吼一嗓子,问问里面的绿营兵,他们打得过打不过尚可喜、耿继茂,打得过打不过朱马喇吗?”

大喇喇的打了个哈欠,从惠州府城到龙门县,再从龙门县到长宁县,紧接着又从龙门县经翁源赶到这英德县城城下,一路上就没休整几日,仗没怎么打,精神儿都用在行军上面了,于陈凯而言,实在无聊得打紧。

话说出去了,言下之意也很是显而易见的绿营肯定自问是打不过藩兵和八旗军的,但是陈凯可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